在蓄势中崛起 2018年芜湖小说创作综述

大江晚报 2018-12-31 03:06 大字

为写芜湖市年度小说创作成果综述,和能够联系得上的小说家大多有了不同程度的沟通,掌握了一些情况。芜湖小说通过近百位小说家矢志不渝勤奋耕耘艰苦探索,终于摆脱了黯淡的沉寂,开始崛起了。李凤群和许冬林,由于成绩突出已签约外省作协,或调至省城专业从事创作,不再纳入芜湖市统计,但芜湖市小说创作整体实力今年仍然抵达蓄势待发的临界点。

长篇小说是小说创作中最难驾驭的体裁,是衡量作家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有作家终身不写长篇,但他取得再大的成就都会因此项空缺而成为憾事。芜湖市今年长篇小说收获颇丰,我知道的有近十部,数量上未必超过往年,质量却是上了台阶的。

谈正衡是芜湖首位以文化畅销书扰动全国书市的作家,人们对他本月出版的纪实体《芙蓉女儿》充满期待。这位中国江南田园纪实散文大家创作的长篇小说,运用这一叙事文体向人们展示了他对江南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深沉理解,极其丰富的风土人情元素的聚集,乃至淹没了他所要表达的主旨。这是一部散文化了的小说,或小说化了的散文,文学和存世价值毋庸置疑。

在省政府今年公布的社科类(文学)成果奖中,许祚禄和张尘舞赫然在列。许祚禄今年推出了《青弋江儿女》和《在迷茫中寻找》。从进入阅读状态上讲,我更喜欢后者,开篇就以企业家李辉豪当县长的爱人双规为切入点,渐次展开情节,引人入胜。大致浏览之后,再对比一下前者,不难发现许祚禄偏爱宏大叙事架构,解析他经历过或思考过的社会与人,并且素材储存丰富。他有着很多年轻小说家没有的阅历,这是他今后创作的一大优势。

李幼谦由省作协重点扶持的《血证》出版,让我发懵,记不清这是她第几部长篇小说了,也惊异于她对这一绝难驾驭的文体的乐观理解,更羡慕她能够从长篇小说这项可以称得上是“体力活”的创作行为中获得享受。《血证》是以一九三八年抗战为背景的长篇,以码头工人江龙遭遇厄运为线索,逐步揭开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涉及人物众多,场景庞大纷杂。渗透着爱国主义精神,和鞭笞非正义战争的普世情怀。

围绕长篇还有收获。一是元月出版的少儿小说《幻想王国大冒险》,作者是市港航管理局的徐慧莉,该书版权已被买断。这部少儿科幻小说,文笔流畅,想象力丰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她还有签约买断的作品待出。二是龚有良的《走出双塘》,作者以纪实笔法,逼真地再现了有过的经历,获得朋友们的高度赞扬。我看过其中的片段,也有眼前一亮之感。他的名字很陌生,如同他的书。他也无意正式出版,却传递出了这样的讯息:民间还会有人继续采取这样的手法去剖析人生和社会,这是一种不应该被忽视的文学现象。

衡量小说创作成果高下也有金标准。除获茅盾、鲁迅,以及省级文学奖外,多以被国家省市文学核心期刊选用多寡论成败。各省对签约作家都有这方面的指标要求。核心期刊编辑多是“专家”,对作品优劣的审定更具权威性。没人相信哪家杂志编辑喜欢采用平庸的稿件。芜湖市今年的佼佼者是李为民、张尘舞、何世平。

李为民是一位让我感到神秘的小说家,他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据笔者统计,他今年已经发了七个中篇,其中《中江塔》被部分杂志转载。这么大的量,很多专业作家都难达到。我读过他的载于《芜湖文艺》和《镜湖》的作品,感觉笔法娴熟,偏于题材猎奇,有空中架桥和流水线作业之感。作为芜湖最具实力的中年作家,他在省外名声渐响,我看到的可能只是他的背影,并对他能够走出更远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张尘舞有“三中”、“两短”问世。《门牙》《转世》和《大雪横飞》我都看了,这位八零后女作家潜力巨大,她的小循环叙事手法已为众多杂志当代年轻编辑认可并接纳。南陵作家何世平终于“出头”了,这位道地的草根小说家,以恭谦地昂扬姿态迈进皖军实力派小说家的阵列里。今年推出的六个短篇,其中四个被用作头条,一个被转载。我对他比较熟悉,他一直据守传统叙事手法,对小说的表达形式有着平实而又朴素且独特的理解。他接地气,善于在寻常生活中发掘题材。被转载的《把一块钱给我》,写的就是小人物,篇幅不长,却跌宕起伏。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最终沦为乞丐,在这样的跨度里,衬着国情,人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有些模糊的问号。

小小说的成绩也不容忽视,领头人是周蕖。小小说或闪小说有着更为广泛的读者群,不仅有专刊,多地报纸还辟有专栏。他今年共发表三十二篇,太不容易了。我拜读过他的作品,认为他的小小说创作已达驾轻就熟的创作境界。此外还有罗光成、吴云峰、万山红遍(网名)、黄在玉等,均有作品问世或被选刊转载。

2018年是芜湖小说家应该记住的年份,这个城前所未有地举办了首届芜湖中短篇小说大奖赛,让我们欣喜地认识了一批新的同道。主办方本着对参赛者负责的态度,采取匿名参评方式,首轮由市专家组初选,再送至省里终评。一等奖花落秦超。秦超今年势头不错,叩开了《四川文学》大门,另一作品入选《青岛文学》。获奖作品《我们都在苦苦挣扎》写了两小人物的恩怨情仇,最终达成和解的故事。这篇作品即将被省级核心期刊登载。这次大奖赛,也让我认识了白中玉、刘晓燕和赵拴拴。和那两人比,白中玉小说的更注重追求情节的颠簸,他原本就是故事高手。要是短期里能够解决结构方面的问题,他应该能更有所作为。刘晓燕和赵拴拴两人起点相当,叙事风格相近。从今年状况看,刘晓燕略微迈前一步,有小说被杂志采用。赵拴拴虽有长篇小说签约,但正式出版尚需时日。这几个小说家的优势在于执著和年轻,对小说“不是一般地喜欢,”刘晓燕这么说。这次大奖赛有位获奖者尤其耀眼——年逾七旬的沈光金。在职时是国家级血吸虫预防专家,退休后兴趣转向文学,《落日》可能是他的中篇处女作,一举夺奖,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浏览过这个中篇,是写与作者同时代人的坎坷经历,以及这种经历对他们性格形成的影响,果然厚重。

对王建华的中篇《狗子放了一把火》也有印象,该作品在省里一次评奖中获三等奖。老作家吴兰波11月推出的小说散文集《将军与红颜》,我正在浏览。李圣祥《李木匠的春天》热闹了快两年,都让他周围的人感到疲劳了,本月终于出版。周环玉《四面出击》数易封面,现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发行,以后有机会一定拜读。小说大奖赛三等奖得主吴文宁、优秀奖得主谷永庆、伍万里、潘侨宁等,名字是熟悉了,惜在未能读到作品。还有一位网络写手苏南,今年在掌阅手机端推出450万字的小说,浏览量高达1050万人次。

芜湖小说界好比镜湖,可以一眼望得到边,却又很难摸清哪里深一些,哪里浅一些。我的这篇综述不会挂一漏万,却定然存在遗珠之憾。如董金义、子薇、姚祥等,手头都有进行中的作品,张尘舞、何世平、李为民等,也都有作品杂志留用待发。建议今后本土小说家多多交流,彼此放低姿态,要知道小说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群体,都是小众,成功不算个啥,失败也没个啥。大家若是抱团形成气场,不论互相欣赏还是批评也都有乐在其中之趣。

敲字至此,今冬最冷的一天到来,室外降至零度。小说是智慧和阅历的结晶,虽无定法,却离不开学养、积累、想象力、眼界和毅力。年轻小说家要多看多访多学多想多写,立一个适当的名利目标,让努力有确定的方向。人生苦短,一旦老了,有气无力,后悔晚矣。

崛起中的芜湖小说,不久将来定能跻身全省小说创作第一方阵。半江

新闻推荐

四十年砥砺奋进 谱写精防事业新篇章

四十年的砥砺奋进和栉风沐雨,成就了时代的辉煌。在芜湖乃至安徽省,提及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史,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在诸多的时...

南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