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陵:多元化模式助力乡村脱贫攻坚
央广网芜湖7月9号消息(记者 徐秋韵)在南陵县三里镇新义村农户黄成钱家中,房前屋后都围起了栅栏,老黄正在“伺候”养殖蟾蜍的饲料黄粉虫。他告诉记者,蟾蜍肉能食用,皮能做中药,有很好的销售前景。目前,他还养殖4亩多水塘的鱼虾,一年下来收入可观。早年因母亲生病、爱人身体不好,导致因病致贫,但是在县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凭借特种养殖业,步入了脱贫行列。黄成钱是南陵县脱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南陵县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力实施脱贫攻坚“九大工程”,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脱贫攻坚深度、广度、精准度上均取得明显成效。
致富不忘乡亲 回乡创业助力脱贫
在南陵县工山镇,有一位名叫李家余的朴实农民,外出打拼致富后,不忘桑梓,回乡兴业,致力于帮助贫困户脱贫,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
上世纪八十年代,家住南陵县工山镇象山村蒲塘村民组农民李家余,与妻子一道加入南下打工行列。具有闯劲的他在广州租用了厂房,办理了“蛇类经营许可证”,做起了蛇肉生意。面对全新的领域,他虚心向在当地经营蛇生意的家乡人请教,一来二去,生意规模越来越大。2008年7月,李家余大胆走出国门,来到印度尼西亚,与当地人一起办起了“蛇类加工厂”。他克服了语言不通等诸多困难,终于将经营局面打开,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家余深知农民的冷暖,心里时刻惦念着家乡那些贫困户。2017年,当他得知南陵县委、县政府正在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作时,年过半百的他决定把握时机,回归家乡,帮助贫困户摆脱困境。
去年3月,李家余回到家乡,开始人生的二次创业。象山村属于丘陵地区,气候温润,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李家余在前往浙江宁波等地学习考察后,决定从种植火龙果、元胡入手。说干就干,在当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家余合股投资5000万元,创立了“南陵嘉宏农业有限公司”,流转本村4个村民组700亩土地,仅此一项,使被租地农民每年增加收入30多万元。为能给广大贫困人群提供最大的帮扶,李家余还聘用了本村汪塘、南港、中村、南村等村民组78户贫困户到公司就业,仅去年3月至12月,就付给农民工工资40余万元,为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下转4版)
新闻推荐
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餐饮行业改革开放40年纪念大会,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为中国餐饮行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
南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