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随 想

大江晚报 2018-07-04 02:30 大字

早晨,我在跑步锻炼,忽见前面路上有一只蝉!于是,我蹲下身看个究竟。原来,它透明的薄翼还是润润的,竭力做出张开的努力!可能是我的行为惊动了它,只见它突然张开双翅,一飞冲天。此刻,我一阵感动。我被这只蝉感动!

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告诉我,每一只蝉至少需要七到十五甚至二十年才会从土壤中破土而出蜕化成蝉,雄蝉以叫声吸引雌蝉进行交配后,雄蝉不久就死去。就算不交配的雄蝉,展翅翱翔的日子也只有短短的两周左右!多么悲壮,我的蝉类朋友!多年的蛰伏,只为一夏,甚至更短时间的绚烂!更何况,我所在的这地方,原来是一片倚山的村庄,拆迁后,又是机器的推拉平整,再后来,是搞基建盖高楼。这里面还有顽童们仲夏挖洞掏蝉蛹的风险。足以想见,这只蝉,在地下多少年,一路走过来,何其艰难!

“槐树阴中野径斜,草深无处不鸣蛙”,在这夏日长长,梅雨连连的季节里,田间的劳作,不甚紧张。刚插下不久的禾苗,只要田间的水足够,并不需要多少打理。人们正可以得闲在家,品尝时令瓜果,“瓜分琼玉趁时尝”嘛。此时的西瓜正当时。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品种8424。这种瓜也确实是好,个头大,皮儿薄,籽儿稀,瓜瓤甜水分多,深得夏日人们的喜爱。

网络时代,新品种一旦出现,瞬间普及。可是,在夏日炎炎下的村庄林荫路上,你依然能看见一二老汉或老妇不辞劳苦地蹒跚向前,你猜他们去干什么呢?原来啊,他们曾答应人家,为老朋友送种子。为了一个承诺,而不顾年事之高和炎热酷暑,这是何等的纯朴。到了对方家,也不坐一下,也不吃一片解渴的西瓜,对自己培育的种子略作介绍,便找一个借口,往回转。我不禁要问,再发达的科技,能取代这种割舍不断的乡风民情吗?

由此,我怀念起那已故多年的小奶奶。小奶奶为了防止我们偷她家门前的毛桃而对我们表现出来的“狠”,并不影响我对她老人家的怀念。我更记得,每年夏天,早稻栽插的同时,她先在地里上苗(我们家乡对播种的一种说法),其种子有辣椒、瓠子之类。等到这些小苗长出来,她拔起这些小苗,码在篮子里,在上面盖上一块蓝布或湿毛巾,走村串户地叫卖。由于她勤快能干,她的瓜豆苗在我们这些邻近的村子,几乎成了一个品牌。甚至有些人家,每年都指望着她的瓜豆苗。我想,如果老人现在还健在,对于网络种子,她会发什么感慨呢?她那独特的南陵乡下人的撇子腔,我们竞相摹仿,也因此遭到大人的训斥,理由是,这是对小奶奶的不尊。至今记得。

夏日,阳极而阴生。人世的事物总是这样,花开总有花落时。就如这蝉吧,多年的埋没,只为这夏日的几天嘶鸣便终生无憾。就拿激战正酣的世界杯来说吧,我写此文时,已有两支队伍提前出局。可是,我们对于提前出局的球队,也要心存感激,毕竟他们多年的准备与付出,才会有我们今天精彩的观赏!大力神杯是那么耀眼,可那也不总是花开一家。体育竞技场上,不会有永恒的赢家。人生亦如一场球赛,起起落落属正常。

这一阶段,正是刚刚参加中高考的孩子们最情绪化的时候。有人说,这段时间,他们最轻松。其实不然,他们忐忑着呢。少年壮志当拿云。可是,这云,是什么,到了一个要见证的时候了。我说,还是想想蝉吧,孩子们。

夏日时节,我怀念我的小奶奶,以及她的瓜豆苗。我希望正在辛苦磨难的人们,能过上醇美宁静的生活。

□ 周吉富

新闻推荐

同心助困见真情 红色七月免费乘

本报讯日前,安徽运泰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和南陵客运分公司党委决定联合开展“同心助困见真情、红色七月免费乘”党建...

南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