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驿站”让“浪子”回归社会

安徽法制报 2018-06-29 12:41 大字

本报讯 南陵籍山司法所创意制作杏黄色马甲,前后印上白色字体“阳光驿站”和“志愿者”,寓意在法治的阳光下,接受教育改造。一年多来,南陵县籍山司法所累计接受社区服刑人员139人,期满解除矫正124人,走访帮扶20余人,实现社区服刑人员无漏管、无脱逃、无重新犯罪、无群体性事件。

该所克服人少事多的矛盾,积极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法,采取“12345”工作模式—“1”是上好入矫第一课;“2”是把控审前评估、制定矫正方案两个环节;“3”是实施好日常监管、分类分级管理、考核奖惩三项监管措施;“4”是开展好思想、法治、心里辅导、道德感化四项教育;“5”是落实好结对、济困、就业培训、创业指导、法律援助五类帮扶。每月集中教育由司法所一家“独唱”变公检法等单位“合唱”,实行“1主演+n演员”机制,“1主演”指司法所筹划法治讲堂和道德讲堂的时间和内容,邀请出席会议人员,提出监管要求;“n演员”指公检法、妇联等单位人员上法治课,讲身边的道德故事,提出监管要求,严明监管纪律,同时以道德感化的泉水浇灌枯萎的心田。建立“1+x”社区服务机制,“1”指在镇敬老院设立社区服务固定基地,要求社区服刑人员每月提供不少于8小时的社区服务,“x”指与镇文明创建、老年大学义演、农村清洁工程等合作,不定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与其中,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张孝清记者黄莺)

新闻推荐

树林、小区开赌场 13名被告人受审

本报讯在村庄的小树林、山坡茶场及小区居民楼里开设赌场,组织村民聚众赌博,抽头渔利,参赌人数超过200人次,严重败坏乡风文明...

南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