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 宣讲不止——记红色经典宣传员何志城
在芜湖市南陵县有这样一位老人,每逢春、秋季学校开学的时候,他就会拎着事先准备好资料的提包,到外地宣讲革命先烈事迹。有些熟人看见他时关心地问:“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到外地去宣讲呀?何不在家歇歇呢?”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我要实现我的‘315’梦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说起这位可敬的老人,他就是中共党员、南陵县何湾镇关工委副主任、88岁高龄的红色经典宣传员何志城。40年来,他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976个县(市)义务宣讲革命烈士事迹,共9770场,听众500.7万人次。
老兵何志城,1929年4月出生于南陵县何湾镇丫山村。他1950年参军,曾3次立功。1958年,他随“十万大军开发北大荒”,从此脱下了军装,在黑龙江铁力林场工作到退休。
何志城与红色宣讲结缘,还要追溯到43年前。1974年,何志城出差到江西南昌,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参观了南昌革命烈士纪念堂,他被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深深地感染,一连几天,纪念堂还没开门,他就早早守候在了门外;晚上要关门了,他还痴迷地趴在墙上,抄写着烈士事迹。何志城泪流满面地对纪念堂的工作人员说:我一看到这些烈士的相片和事迹就激动,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毛主席一家牺牲了六位亲人,江西牺牲了26万革命烈士,有些烈士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何志城的今天。我要更多地抄录下先烈的事迹,回去讲给孩子们听,讲给全国的青少年听,要让后来人知道,并且永远铭记江山是怎么来的。这位工作人员被何志城一席话深深打动,于是把家中珍藏多年的革命先烈英雄谱和几张先烈的相片送给何志城,并祝他宣讲成功。
从南昌出差归来,何志城埋头两个月,将带回的革命先烈英雄谱与抄录的革命先烈资料一遍遍阅读,一遍遍整理,完成了他平生第一篇宣讲稿。他怀揣这份宣讲稿,带着烈士相片,在铁力市附近的小学进行试宣讲,从此开始了在全国各地义务宣讲革命先烈事迹的漫漫征程。
在宣讲中,何志城不断总结,找出不足,完善、丰富自己的演讲稿。为了掌握更多革命先烈的事迹材料,在单位和家人的支持下,他自费来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等地,一呆就是10多天,参观、抄录、揣摩、思考,走访当地的革命老干部老战士,咨询陵园工作人员,人消瘦了一圈,革命先烈的历史资料增加了一摞。何志城对这些材料视若珍宝,整天埋头其中,梳理挑拣,批阅勾划,最终形成了更加生动的宣讲材料。
1981年,52岁的何志城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回到南陵老家。此时,离他第一次宣讲已整整过去了七个年头。退休归来,行装未卸,何志城又在家乡周边的学校开始了宣讲。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何志城已学会针对不同的宣讲对象,使用不同内容的宣讲材料。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部队和机关干部等不同层次,演讲素材也不尽相同,演讲稿的字数也分别为4000字、5000字、6000字和7000字。宣讲过程中,他还穿插大量现实材料和鲜活图片,使宣讲的效果更加生动。
对于何志城到处义务演讲,有人说他是疯子,老伴说他是傻子。有一次,何志城准备到自己孩子读书的学校去宣讲。平时早早就上学的孩子,这天却七拖八挨赖在家里不去上学。何志城问孩子是什么原因,孩子赌气地对爸爸说:“你要是到我们学校宣讲,我就不上学,外面好些人都说您有神经病呢。”何志城望着孩子,心中翻涌着一种说不清的滋味,他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那些人不知道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不理解我进行革命传统宣传的意义,可你不听爸爸的演讲,怎么能下结论我是神经病呢?今天你不仅要去听,还要用心去记。儿子是腮挂泪水听完爸爸演讲的,打那以后,儿子对一些风言风语理直气壮地给予回击。
何志城开始就给自己的宣讲定下了目标,要实现“681”工程,即在有生之年行走全国600个县市,宣讲革命先烈事迹8000场,直接听众要达到100万人次。何志城还给自己确立了初步的宣讲路径,这就是“一练兵,二进京,三省会,四县城”。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以及在家乡附近学校、单位宣讲锻炼,提高自己的宣讲功底和宣讲水平。然后从首都开始,进行革命先烈事迹宣讲,再到省会城市、县城,把革命先烈的事迹宣传到全国的每一个地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十年如一日,何志城在全国各地不间断地奔波、演讲,一步一步地向“681”工程目标迈进,76岁那年,何志城实现了“681”工程。按说何老应该休息了,但他没有止住脚步。在建国60周年之际他又提出要实现“885”新目标,即要实现行走全国800个县市,宣讲8000场,直接听众超过500万人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何志城夜以继日地在全国各地演讲。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践行无悔的诺言。
绿军装、黄军帽、军挎包、解放鞋,这是何志城的标志性装束,成为红色经典的一部分。啃馒头、吃方便面、睡车站、住通铺是何志城大部分的生活规律,成为身体力行向革命先烈学习的具体体现。在北京四个多月的宣讲中,何志城以170元的月租在城郊租下一间8平米的旧房,以40元一张的价格买下了四张公共汽车月票。在青海,高寒气候使他鼻孔出血,几次晕倒,但醒来后洗净血迹,又奔向学校的讲台……
春去秋来,令何志城欣慰的是,宣讲总是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共鸣。何志城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在深圳市某中学作宣讲报告后,家乡原芜湖一中的老校长知道这一消息后,主动邀请何志城为该校学生作报告。何志城不顾旅途劳顿,马不停蹄地赶到该校为1000多名学生作了一场革命传统报告。在北京科技大学,听完何志城的报告,十几个大学生联名给何老题字:“我们永远爱你!”安徽省肥西县肥光中学的一位高中女生听完报告给他留言:“愿天下人都像您一样有一颗红心”。南京航空大学的一位大学生听了报告,给何志城写纸条说:“在这个时代,我服您!”在黑龙江省铁力县一位家长听了报告后写信给何志城,说儿子正在上中学,请你再来铁力县讲一场,让我儿子也受教育。何志城在新疆哈密市宣讲时,哈密市下辖的一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教委主任,驱车一百多公里赶来哈密市,请何志城去他们县宣讲。于是,何志城又到该县为几千名中小学学生宣讲了7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像一首首动人的旋律,伴随着何老走过几十年的红色征程。
“885”目标实现以后,何志城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315”梦想,即到全国1000个市(县),宣讲10000场次,收藏10000件红色纪念品和到500所高等院校、500支军警部队作宣讲,听众达到500万人次。在何志城数十年如一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下,40年来,何志城用坏了12个军挎包、穿破了70余双解放鞋,终于在2015年实现了他的梦想与目标。
何志城的义务宣讲,受到地方党政和各级新闻媒体的热切关注。2009年,他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南陵县何湾镇党委曾10次将他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还荣获芜湖市“双拥先进个人”“安徽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安徽省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等荣誉,被授予“南陵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贡献奖”“芜湖市国防教育特别贡献奖”。中共芜湖市委、市人民政府、芜湖军分区授予他“新时期红色经典宣传员”光荣称号,22次受到县以上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人民日报》《中国火炬》杂志、《安徽日报》等45家报刊、央视《金土地》《讲述》《夕阳红》等15家影视媒体报道了何志城的先进事迹。
在何志城那不足70平方米的家中,珍藏着全国各地赠送的超过一万一千件纪念物品。这里有何志城在全国各地高等院校、中小学为师生们宣讲的大量照片图册,有各学校、部队等单位的宣讲签名。还有各地赠送给他的大量革命烈士纪念册。何志城把这些看作无价之宝。他的家里衣物十分简单,大大小小的橱柜里面珍藏的都是革命烈士的纪念册。这套两居室的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一幅全国地图,上面满是标记着何志城宣讲过的城市的小红旗。40多年来,何志城的宣讲足迹遍布全国除西藏、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他是去了哪里,就把党的信仰、宗旨与革命传统宣讲到了哪里。
视信仰为生命,红色也带给何志城无穷的力量。面对这位身材瘦小但浑身充满力量的老人,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八十八岁的老人。他说:“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要靠一代又一代有志的青少年接班奋斗。我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宣讲革命先烈的事迹。做到生命不息,宣讲不止!”
李道龙
新闻推荐
本报讯喝了几瓶啤酒,行驶中看到交警检查,慌忙掉头想逃离,不料,撞上停在路边的轿车。日前,南陵县这名驾驶员受到相应处罚。8月10日晚,南陵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五中队交警在籍山镇利民路设卡,对过往车辆进行...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