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南陵得门生
自屈原以来,中国的文人很少有不关心政治的。如李白希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杜甫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如李商隐希望“欲回天地入扁舟”;他们的文字里,都充满了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期许。可惜的是,得偿大愿的文人少之又少,命运蹭蹬的文人多如河沙,导致不少文人的一生常常以悲剧收场,诗文里描写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内容随处可见。明朝大文学家归有光也是如此。
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他是江苏昆山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当年,恃才傲物的徐文长目空四海,看谁的文章都觉得是臭狗屎,不值一哂。一次,状元郎诸大绶衣锦还乡,摆下盛宴邀请徐文长吃饭。不料,他和一帮宾客从黄昏等到凌晨一两点钟,徐文长才姗姗来迟。一问,原来徐文长在一个书生家里看到一卷归有光的文章,读了几行就特别喜欢,忍不住一口气读了下去,把宴请的时间都忘掉了。诸大绶看见从不服人的徐文长竟然如此推崇名不见经传的归有光,感到特别吃惊,就赶紧让人找来归有光的文章。两个人在灯下开卷欣赏,把其他宾客晾在一边,都忘记了宴会这件事情;读到好处,他们不时拍案叫好,直到通宵达旦。
归有光得到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的徐文长如此钦佩,他的文学成就之高,自然不用多说。归有光的文章《项脊轩志》在我读书的时候就收进了高中课本,他的作品善于描生活琐事,通过一幕幕生动的画面打动了当时年少的我。他的祖母、母亲和妻子三个女人,被他用寥寥数笔栩栩如生地描画出来,声情并茂地活在一代代读者的心里。
归有光出生在昆山的大族,在当地有“县官印不如归家信”的说法。也就是说,归家在地方家族势力非常强,归家人办事打个招呼,连县里的官员都要给面子。可惜的是,归家祖上没出过什么显赫人物,只有归有光的曾祖父当过几年县长。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平头百姓,从《项脊轩志》里我们知道,连他的祖母都寄望他光耀归家门楣!归有光背负着家族的重望活着,他考啊考啊,想考个一官半职。不料,直到六十岁才考上进士,当了一个小县长。六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得罪了上司和当地豪强,被明升暗降调任顺德府(今河北邢台)通判,管理马政。一个志在救世济民的文人被边缘化,成了管理马匹的“弼马温”。归有光自然十分愤慨,他在诗里写道,“号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就是说,自己和屈原的处境没什么差别。六十五岁的时候,他总算升为正六品的南京太仆寺寺丞,如在今天,也算厅级干部了。当时的首辅李春芳非常赏识他,留他在北京掌内阁制敕房,代皇帝草拟诏书,纂修《世宗实录》,身列文学侍从之位。归有光总算在仕途的泥泞里看到了光明,不料,不到六十六岁他就染病离世了,留下了未尽其才的遗憾。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志,但文学上的成就让他光芒夺目、声名远播。他还收了不少门生,扩大了他文学上的影响。从《震川先生集》我们可以知道,南陵县的何煃、何燮两兄弟,就曾经慕名不远千里,到昆山拜归有光为师,成为归有光的得意门生。
归有光对二人极其器重,在二人学成返乡时,特地给他们两人写了一篇送行文章《送何氏二子序》,里面写道,“(二子)自芜湖浮江而来,千里而从予于荒野寂寞之滨,予常以是告之,二子未尝不以予言为然也。岁暮,辞予而去。惜二子亦方有事于进士之业,而未暇于予之所云。然二子要为知予,而其志意非苟然者”。归有光以谆谆善诱、依依惜别的口吻,留下了老师对学生的深情言说。归有光在文中,写了自己身处荒野、不受重视的处境,对两位得意门生熏陶以孔子之道,希望他们牢记圣人之言,将来成就一番事业。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何煃、何燮在昆山呆了近一年时间,到年底才离开。当然,他们离开也是为了应科举考试。归有光认为,何氏兄弟志存高远,不在乎苟且钻营,将来会名标青史。
从民国年间修的《南陵县志》我们知道,何氏兄弟果然不负恩师厚望,在史册里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何煃从小品德高尚,只爱读书一件事;虽然家里穷,但在村里人都去争抢从地窖里挖出的大堆银子时,他不屑一顾,只是一个人坐在书斋里里高声读书。中进士做官后,敢与当时一手遮天的权臣严嵩斗争,还经常直言力谏皇帝。在皇帝准备重用他的时候,不巧因病去世了。何燮则喜欢读书做学问,特别爱好王阳明的心学。他不喜欢功名利禄,曾经有大官赏识他,想破格提拔他为贡生,他都婉言谢绝了。王阳明的弟子对他评价非常高,称他性情“温良和顺”、心地“光明淳实”、才干“果决练达”、操行“孝友廉洁”。
南陵县文联的杂志《春谷》里,有文章提到归有光有一篇《横山挽诗序》,说是写给何煃祖父的。不过我翻遍《震川先生集》,没看到这篇文章。可能是这本书的编者,把这篇文章遗漏了,毕竟过了五百年的时光,自然有不少明珠蒙尘啊。
古人重师道,归有光的教育、归有光的榜样,让何氏兄弟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取得了各自的成功。为官者不畏权贵,为民请命,青史流芳;为隐者不恋荣华,安守陋巷,安贫乐道;可见归有光教育的成功,也给我们后人培养人才提供了思路,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道路,不是只有功成名就才叫成功。
徐春芳
新闻推荐
潜山县黄柏镇大水村一读者反映:我们当地进行农村危房改造,村里让没有危房的5户顶替危房户,套取国家危改资金。套取后,村里还给这5户500元、1000元不等的“好处费”。反馈:该村支书解释,他们当...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