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李新宇

芜湖日报 2014-03-19 10:19 大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拓展了新思路,明确了新目标,指明了新路径,注入了新动力,创造了新机遇。结合实际,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发展质量上下功夫。

一、创新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和首要任务。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一手抓农村转移人口的素质培养,一手抓吸纳和保障能力提高,让新转移人口能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一要提升素质。全会指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户籍制度改革即将“破冰”。户籍制度是“看得见”的门槛,还有一个“看不见”的门槛,就是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的生存、发展能力。只有跨越“看不见”的门槛,农村转移人口才能真正成为“市民”。近年来,南陵县集中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技能培训,让其掌握一技之长,社会创业就业热潮激荡。仅2013年全县职业技能培训8700余人,发放创业贷款2亿元。为迎接“城市化潮”到来,仍须不断完善项目孵化创业、岗位引导就业、素质稳定就业的扶持措施,打造“草根”创业就业成本洼地,积极营造充分就业和劳动权益保障的良好环境。二要产业支撑。“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工业化、城镇化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南陵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工业短板。历届县委、政府一直将产业强县作为重要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既做好二三产吸纳就业的“加法”,又做好通过发展现代农业释放农民的“减法”。持之以恒地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基础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加快旅游、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发展。开发区吸纳就业人口近2万人。围绕打造“白色”、“蓝色”、“彩色” 三大农业产业链工程,推动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继续集中优质资源要素,加快产城一体、社会农业(CSA)建设,提升产业配套服务功能。强化挑商选资和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三要完善保障。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统一城镇住房体系、养老医疗制度并轨,提出了新要求,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破解“进城不开门、农村不断根”难题,提供了新举措。要按照中央部署,积极探索人口居住证制度,完善政府托底政策,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做到同规划,同实施,同享有。

二、创新以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为核心的土地管理体制机制

全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同时慎重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这些重大改革措施,既有利于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农民带着资本进城;又有利于为城镇化提供土地要素支撑。要以全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契机,建立新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完善土地经营流转服务机制。农村土地要素的流动,有效吸引了工商资本进入,鲁班集团投资的大浦现代农业试验区,已成为探索工商资本下乡入农的成功范例。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逐步界定耕地等级,建立健全农用地经营权、股权让渡交易平台,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住房所有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村土地资本化新途径,进一步激活农用地市场。

三、创新以开发型合作关系为重点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城镇化重点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人往哪里去,二是钱从哪里来。城镇化持续大量投资需求,仅靠有限财政资金难以为继。全会指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城镇化的投融资将迎来新的春天。近年来,南陵县在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载体方面进行探索,如组建新农村土地整理公司、生态旅游资产运营公司,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南陵县被省政府列入与国开行合作的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县,编制了新型城镇化规划,并通过市里统一上报一批申贷项目。当前,国家市政债发行政策即将出台,资本市场又传递出利好信号。要继续保持与金融机构对接,抢抓新一轮改革机遇。同时,实施农村公共建管体制改革,推进公共投资民主化进程。广辟渠道,探索运用SPV、PPP等模式,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合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四、创新以形成合理布局和分工体系为核心的城镇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全会提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要求,推进城镇化,既要优化宏观布局,也要搞好城市微观空间治理。市委、市政府要求南陵要作为中等城市进行定位谋划发展。当前,重点要做好两个方面融合。一是加强外部融合。按照市委提出的跨江发展、打造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部署,实施北向发展,加快构建与主城区、江北形成规划、交通、产业、社保一体化发展体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错位发展,打造皖江生态宜居城市。二是加强内部融合。高起点编制城乡总体规划、集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坚持高标准组团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突出生态南陵、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发、美好乡村“三大工程”建设,推进县城和许镇、弋江新市镇联动发展。加快大浦试验区扩区和实体化工作,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力争打造为农村综合改革先行区、现代产业体系样板区、农业科技创新集聚区、新型城镇发展示范区四大优势区。围绕大浦扩区、县城新区、合福高铁站商圈等新兴板块,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丰富生态特质,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组团体系。

五、创新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城镇建管体制机制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绿色崛起已成为社会广泛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共识。南陵属典型的山水人文城市,千峰竞秀,江河萦绕,湖波镶嵌,青铜文化、三国文化、太白文化交相辉映,这既是南陵独特的比较优势,更是大芜湖的核心优势。应保持高度的战略自觉和文化体认,继续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严格落实生态建设规划,健全科学合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推进漳河、奎潭湖两大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丰富城市内涵,恢复历史记忆,彰显文化质感。

全会提出,要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这是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新要求。目前,要在推进数字化城管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大城管体系,推行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改革。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群众主体作用,全面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会化治理水平。

(作者单位:中共南陵县委)

新闻推荐

让家庭农场分享普惠金融红利南陵“三农”金融创新试验区项目启动

本报讯(记者 向陈宏)前不久,南陵县许镇镇从事肉猪规模化养殖的农民孙水根,从邮储银行申请到了10万财政贴息再就业小额贷款。截至3月底,该行围绕“三农”信贷扶持项目,让...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