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双联系”让工山村涌现新风景

芜湖日报 2014-02-07 10:34 大字

□ 本报记者 付君兰

时值寒冬,走进工山脚下的工山村,村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波光粼粼的水塘旁,洗衣的主妇,打闹的孩童,忙碌的村民,不时抬眼向人粲然一笑,让人温暖愉快。

“通过‘双联系\’工作的开展,工山村这个偏远村就像黑暗中的水手,找到了方向。大伙儿都相信,在‘双联系\’单位市委宣传部的帮助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山村的未来肯定会越来越美好。”省第五批选派干部、工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吴兵满怀信心。

“工山村是一个合并村,也是一个工作落后村。”吴兵告诉记者,在没有开展“双联系”工作前,这里的干群关系紧张,村里各项工作在镇里排名比较靠后。尤其在涉及征地拆迁、计划生育等问题上,群众的不满情绪比较大,结果不仅村级组织涣散,各项工作也处于被动局面。

做为省第五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的选派单位,市委宣传部与工山村结成“对子”。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工山村未来发展上,部领导多次来村调研、召开座谈会,帮助部选派干部理清工作思路,指导村“两委”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并帮助落实困难群众补助资金。

“刚来村里,势单力薄,工作开展难免力不从心,而‘双联系\’开展以来,市委宣传部成了我的依靠,他们不仅帮助我理清工作思路还帮助我协调相关资金。”据吴兵介绍,2013年工山村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得到上级机关的表扬和群众的肯定。

“双联系”户徐玉权是双目失明五保户,谈及市委宣传部对他们家的帮助,他激动地说:“前几天市里领导特意给俺装上热水器,让我们暖在身上,也暖在心里。”

如今的工山村,处处都是新风景。在市委宣传部和南陵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近两年先后争取了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组织实施了山头杨大塘等水利兴修项目。在2013年大旱中,水利设施发挥的抗旱保苗作用保证了村民增产增收。去年该村利用项目资金建设了村级公共厕所及其附属下水工程,村容村貌有了大变化。与此同时,冲毁的桥涵被重新修复、居民点线路裁弯取直,解除了群众安全隐患。村党员活动中心和童村自然村桥涵修建也已改造完成,“未来工山村肯定会越来越有看头!”吴兵说。

新闻推荐

南陵县对违建“零容忍”

□  本报记者 江晟一片“废墟”堆积,碎砖石块散落一地,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几幢总计达到9000余平方米的违法建设。这是昨日记者在南...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