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昔日“老大男” 今日“香饽饽”

芜湖日报 2013-06-12 13:08 大字

□ 本报记者 潘晔

“现在,本村的小伙子可成‘香饽饽\’啦。”谈到南陵县许镇镇马仁村的变化,村民潘亦群乐得合不拢嘴。

谁曾想到,为村里的男青年说媳妇,曾经是潘亦群最头痛的事情。过去,村子里房屋布局凌乱,配套设施不齐全,农民生活条件和城市差距较大。“村里的姑娘陆续嫁出去,邻村的姑娘又不愿嫁进来,村里的小伙子因此成了‘老大男\’。”潘亦群回忆,一听说男方家只有土坯房,村子里也没个像样的水泥路,很多女方家人一口就回绝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记者走进这里,探寻“老大男”成为“香饽饽”的根本原因。走进村口,一幢幢色彩明快、风格独特的新房在青山碧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再往里走,只见家家户户庭前院后花树丛生,卫生室、幼儿园、学校、老年活动中心、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正在文化广场健身的村民们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生活环境改善,是姑娘们改变心意的直接因素。”马仁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去年芜湖市启动了美好乡村建设,一年来作为示范点的马仁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村里是一片“灰色”:灰色的墙壁、飞扬的尘土、泥泞的石子路,生活设施乏善可陈;如今,这里是一片“绿色”:绿色的草坪,清新的空气,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

为了“留住”姑娘们,更为了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美好乡村建设之路注定要同时做到抓“面子”、顾“里子”。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年来,所有居民楼外立面都进行了整体“美容”,石子路也通通换成水泥路,还增加了绿化、公厕、垃圾屋、文体设施,村子的“面子”越来越美。同时,该村没有忘记那些事关百姓生活的“里子”,雨污水分流管道、自来水管网等相继落户配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已不再算奢求。

在村民冯玉松看来,姑娘们之所以选择马仁村,还因为人人走上一条致富路。他自己的经历,亦是马仁村发展现代农业,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缩影。在家门口经营花卉养殖基地之前,冯玉松曾在外地打工数年。如今村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也渐渐看到家乡的发展前景。“过去在外地打工,收入只是刚够一家人生活。”冯玉松说,村子“隔壁”就是205国道,对外交通日益便捷,基地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年能挣三四十万呢!

改变的不仅仅是收入:现在的马仁村人,闲暇时到超市和菜场逛逛,傍晚在文体广场健身、打球,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咱村子越来越幸福了,姑娘们自然愿意嫁进来。”冯玉松感慨道。

新闻推荐

烈士后代数十载拖着残腿做好事

□本报记者 孟鸣 实习生 郭云涛今年已经67岁的彭金凤老人,是赭山公共服务中心小官山社区老党员、革命烈士后代,也是首批社区&nbs...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