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学结缘在那几年
电视剧《知青》中,赵天亮和其他知青在大日头下“虎口夺食”;在比人高的粮食地里浇水锄草;寒冬腊月在刺骨的雪地里架设电线;暴风雨夜里坐在床上用脸盆、饭盒接雨……参与剧评的读者中,很多人都谈到剧中的劳动场面最能勾起他们的回忆。
今年62岁的赵文放是老三届的知青,插队生涯可谓最具代表性,“我是芜湖较早的一批知青,在那里整整呆了10年,时间可谓较长,直到1978年才回去,后来考上安徽大学法律系。”
1968年,才17岁的赵文放,还是个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中学毕业后前往南陵九莲公社插队。
在南陵九莲公社,赵文放和同伴们一起学习养鱼、种菜、种水稻、养家禽,下放期间,年幼的赵文放还承担了大量艰苦的体力活儿。特别是在“双抢”时,烈日下背弓弯腰插秧,酷热下汗如雨下,现在想起来还是让人生畏。一番劳作下来,衣服被汗水打得湿漉漉的。晚上回去累得腰酸背痛的,吃也不想吃,喝也不想喝,就直接躺下去。繁重的劳动压垮了赵文放正在发育的身体,遥遥无期的插队生涯更是让这些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困惑。
当时住房环境也比较差,他们这个大队共有6名知青,村里特地给他们盖了一间土房子,六位知青都住在这间低矮的草房中。“每到夏天,那蚊子就在我们宿舍的帐子里安营扎寨,那不是一只两只的问题了,那是乌压压的一片,六人帐子里的蚊子加起来比一个连的知青还要多,屋里闷热,我们有时候就直接把竹床蚊帐搬到室外就睡,夜里一阵暴雨,我们就赶紧再搬进去。”
好在乐观的赵文放学会了苦中作乐,“那个时候精神生活几乎为零,报纸看不到,也没有书籍,闲下来我们就吹吹笛子和口琴,再翻翻几本从芜湖带过去的旧书。”
下放农村的那几年,有一点特长的知识青年,都参加了村里组织的文艺宣传队。排练了《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也排练一些自编自演的小节目,赵文放创作的剧本《换粮》,演出后很受群众欢迎,还获得了南陵县黄梅戏剧团的认可,剧本被推荐在《安徽省工农兵演唱》上发表。名声大振的赵文放又被推荐到县里参加创作培训班,在这里他们很多知青以后都走上了作家之路。
如今是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的赵文放,回忆起自己的知青生活,感慨万千,当年的艰辛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也开启了他的文学之路。
新闻推荐
图文无关11月...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