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检验数千管样本 只为城市早日“康复”
邓昊敏正在进行核酸检验
有这么一群人,来时疫情汹涌、临危受命,以实验室为阵地、加样器为武器,日夜奋战;走时情势趋缓、病毒受控,拂衣而去,深藏功与名,他们就是直面新冠病毒的PCR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33岁的邓昊敏就是这群逆行者中的一员。
邓昊敏是芜湖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副科长,今年3月8日“出征”,先后支援安庆、马鞍山、铜陵、繁昌等地。记者采访时,他人在六安,正在准备培训会议。一个多月里,从未返芜。
3月26日,邓昊敏到达繁昌,负责重点人群的核酸检验。他们需要在PCR(基因扩增)实验室里,从咽拭子上提取病毒核酸片段,对其进行扩增,最终辨识阴阳。“我们三班倒,工作全程都需要穿着防护服、戴N95口罩和面罩。一般8小时里,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吃饭也是延后吃。”邓昊敏工作的地方是一间移动实验室,平时就停在繁昌区疾控中心的院子里。整个实验室约一个集装箱大小,人员一旦进入工作,中途是不能离开的。不同于建筑里的实验室,这里空间狭小压抑,在太阳下非常闷热。“屋内的空调调到9℃,但实际温度可能有23℃,防护服不透气,内里的温度能达到28℃。”邓昊敏说。
天气一热,检验员们的身上、脸上全是汗,邓昊敏的鼻梁上贴着创口贴,因为沁着汗被口罩的金属边条磨破了。但他们最“怕”的不是挂彩或疼痛,而是面罩“花掉”影响检验,“每次碰上这种情况,我就和自己说要保持镇静,越急躁就会越乱、越容易出汗,平静下来过一会,水汽就没了”。
核酸检验的前期关键步骤都是检验员们纯手工操作的。他们需要将病毒采样管的管盖一个个打开,千万别小看这个加样本时的开盖动作,一般都是左手单手操作,标本量少的时候,看不出有什么大不了,当标本量达到几千上万时,开盖开到手软,双层手套都能被管盖上的螺纹给磨破。右手手持加样器,不停地汲取、滴入,手指反复摁键吸、放液体,“8小时满勤,能检验3000至4000管样本,结束后拇指和肩膀都会酸痛,有时候甚至有种两只手都不是自己的感觉”。
邓昊敏说,时间紧、任务重,他们讲究快、稳、准,进了实验室关起门一干就是大半天,“实在太累的话,就坐在地上盘腿歇一小会儿”。核酸检验不能有丝毫疏忽,邓昊敏和同事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结束后经常是疲惫得连饭都吃不下。
每一周,邓昊敏会抽空给家中的父母打一两个电话,让他们注意身体、不用担心。采访结束时,他告诉记者:“我所从事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我来时,城市‘病重’,等我走时,城市已在‘康复’中。这里面就有我的努力,我的付出收获了回报。”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我不累,我熟悉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明天的疫情督导还是我去吧。”3月29日,驻市卫健委纪检组临近退休的老同志王翠霞斩钉截铁...
繁昌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繁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