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有两处“上马石”

芜湖日报 2021-12-13 00:39 大字

上马石,即古代用来垫脚上马的阶梯形石墩,繁昌以“上马石”命名的地方就有两处。一处在繁阳镇的范马村,另一处在平铺镇的五华村。关于两处上马石的来历却有不同的说法,都有着传奇的故事。

相传明代中叶,在繁阳镇范马村的八角园自然村,有位青年名叫姚奇,而马冲有名青年叫马武。这两人居家相离不远,自幼一起玩耍、学习。特别喜爱习武,舞枪弄棒,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武艺超强。这年朝廷武举招募武林英才,两人同时赴京应试,不仅文才好,两人双双武举上榜。据史料记载,中国的武举制度,创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废止于清末,这项考试制度前后存在了1200年。整个明代有武状元52人,其中籍贯可考者45人。这45名武状元中,江浙两省分掉一半,其中,江苏13人,浙江10人,我们安徽只有4人,这4人当中有没有繁昌人未能考证。

皇榜告示发布,两人声名远扬。繁昌的这个村庄也因此名声显赫。听说朝廷要派人带马来繁昌城西的八角园接武状元进京,家乡的乡亲们非常高兴和激动,立即派人到赤沙的戴亭村,找老石匠打造了一块阶梯形上马石墩,放在村口。一是让来接人的官员下马方便,更重要的是为两位进京赴任新官表达家乡人民的敬意。之后,他们每次回家进出乡里,都是骑着高头大马,在村口的上马石旁下马上马。此块上马石一直流传若干年代。久而久之,上马石就成了这里的地理标志,也成了这里的地名。时间久了,人们为了顺口方便,就将“上马石”后面一个“石”字省略,就叫“上马村”。今天的“范马”村名,就是取范冲、上马两村的前后两字集合而成。

平铺五华山佛教历史悠久,相传明代最为兴盛,庙宇连绵十余里,和尚僧尼达千人之众。由于五华山庙宇众多一直向东南延伸,寺庙总山门建在长山头东端山嘴处(今平铺村山门村民组)。山上庙里和尚每天开关山门必骑马来回。在离五华山不足1公里的地方有一口大塘,是来往马匹饮水的地方,叫“马塘”。在马塘西端不远处,有专门养马的马厅,和尚为了上马方便,凿制一块阶梯形石墩,放在一棵黄连树旁,供上马垫脚之用,拴马也很方便。此石和黄连树仍在原处。

到了清代咸丰年间,湖北阳新县迁来一户石姓农民,落户于此,1903年,第三代男丁石宗孝出世,于1939年春参加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后化名“王文石”,后一直沿用。 1941年后,分别担任过中共繁昌县敌前工委书记、南(陵)芜(湖)工委书记、南陵工委书记、南繁芜县委书记、泾宁宣县委书记、芜宁工委书记,宣城县委书记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皖南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安徽省检察厅副厅长、上海新城区区长兼区委委员等职。一个小山村,出了一位“大领导”。从此,五华姓石的名气就大了,上马石这个村庄,就有了双重含意,一是那块上马石墩所在的地方,二是指姓石村民居住的地方。“上马石”,也就成了这小村庄的地名了。

伍先华

新闻推荐

履新“立状” 上任就干 繁昌经开区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本报讯繁昌经济开发区6村1社区已圆满完成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上任后,以“一刻不耽搁”的状态,迅速进...

繁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繁昌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