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跨入大交通时代
□本报记者孙冯燕
改革开放40年,黄山交通精彩展现。
高速公路穿群山、越沟壑、跨平川,在青山绿水间蜿蜒迭起;
国省道、县道、乡道、农村公路密织成网,串连起城市乡村,致富之路在脚下延伸;
高铁在铁轨上飞驰,满载速度和激情,黄山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无限;
飞机越过黄山之巅,掠过新安江两岸,举“翼”助推经济腾飞。
陆空纵横,四通八达,优美的线条在徽州大地上交织成网。黄山,跨入大交通时代。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再行六七里,八九十人推。”“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这是黄山市改革开放前交通运输情况的真实写照。据统计,1978年徽州地区共有公路2118公里,其中通车公路仅有865公里,年客运总量不足500万人次。黄山风景区对外只有5条班线,年客运量仅3万人次左右,且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行车难。
“39年前,邓小平来黄山的时候是乘坐专列到达芜湖的繁昌站然后换乘汽车到黄山的。一路风尘颠簸,240公里的路程足足耗了6个半小时。”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程光华告诉记者,交通不畅成为当年黄山旅游发展的掣肘。
40年来,黄山市大打交通翻身仗,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黄山市公路总里程达到7077公里,公路密度72.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实现通沥青、水泥路。
2004年,黄山市第一条高速公路——徽杭高速黄山段建成通车,这是对小平同志“将来要能开快车”嘱托的一份重要答卷。
徽杭高速全长123公里,连接着黄山与杭州两个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使黄山到杭州的行车时间由原来六个小时缩短至两个半小时。徽杭高速改善了黄山的交通“瓶颈”现象,拉近了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载着古老的徽州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接着是合铜黄、黄塔桃、绩黄、黄祁……全市高速通车里程352公里、居全省第6位,其中国家高速公路250公里、省级高速公路102公里,高速公路密度3.59公里/百平方公里,达到长三角发达地区平均水平。目前,在建高速公路1条,芜黄高速公路2017年开工。拟建高速公路3条,黄千、德上高速公路力争今年开工建设,黄山市北外环高速公路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高速公路辐射网的形成,为加快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有效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旅游业发展和多种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对于广大农村来说,公路就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改革开放前,黄山市农村公路全市通车里程不足1000公里,大多数农村公路泥泞难行。现如今,一条条整洁平坦的公路让农民兄弟出门有路、抬脚上车。(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十一五”时期,以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为主要建设目标,完成新改建通村公路3797公里、689个建制村通水泥(油)路、通乡油路146公里,完成渡改桥62座、危桥加固改造14座、渡口改造37个。
“十二五”时期,以实施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为主要建设目标,完成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216座、升级改造县乡公路508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628公里、路肩硬化1320公里、村级道路471公里。
“十三五”时期,以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为主要建设目标,目前已完成畅通工程2583.67公里、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36座、生命安全防护工程756.94公里。
农村,因路而变化;发展,因路而提速。
2015年6月28日上午9时46分,黄山北站准点迎来历史上第一趟正式运营的高铁列车;上午10时40分,黄山北站发出首趟始发高铁G7452次列车(黄山北-合肥南)……150万黄山人民翘首以盼的高铁时代终于来了,在和谐号动车时速300公里的穿行中,黄山人的梦想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合福高铁途经黄山市歙县、徽州区、屯溪区、休宁县4个区县的11个乡镇(溪头镇、桂林镇、富堨镇、郑村镇、潜口镇、岩寺镇、西溪南镇、奕棋镇、万安镇、商山镇、五城镇),在黄山市境内长70.1公里。合福高铁的全线通车,使黄山至北京只要5个多小时、至福州只要2个多小时、至合肥只要1个多小时。沿途与多条快速铁路相衔接,融入全国快速客运专线网,成为沟通华中与海西地区的一条大能力客运通道。
黄山昂首阔步迈进“高铁时代”。
如今,一条连接黄山、西湖两大著名旅游景区,被誉为“颜值超高”的杭黄铁路即将开通运营。它穿越皖、浙两省,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延伸,沿途将名城(杭州)、名江(富春江、新安江)、名湖(千岛湖)、名山(黄山)串连起来,形成一条黄金旅游通道。
从徽杭古道到徽杭公路,从徽杭高速再到杭黄铁路,一代代开拓者突破重围,筚路蓝缕,为缩短黄山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不懈努力。
2018年8月10日,东航空客A320/B8563飞机顺利完成全部公共RNPAR试飞科目后,安全平稳降落在黄山屯溪国际机场。这标志着该机场在运用国际先进技术、优化机场安全运行模式、提升机场运行保障能力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
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是黄山市唯一的空中门户,是安徽省第二大民用机场和第二个国际机场。
对外开放之初,黄山航空口岸为不完全开放口岸,仅限于国内航空公司执飞境外和地区航线。2009年8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黄山机场口岸扩大对外国籍飞机开放,2011年7月28日,黄山至首尔国际定期航班投入运营,标志着黄山机场实现了对外国籍飞机常态化开放,已具备设立国际机场并对外开放的条件。2014年6月30日,黄山屯溪机场完成4D级改造并升格为国际机场,成为皖浙赣三省交界区域唯一可定期运营国际和地区航线航班的机场。
自1989年复航以来,先后开辟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厦门、西安、合肥、昆明、桂林、成都、重庆、武汉、青岛、长沙、大连、太原、海口、呼和浩特等28条国内航线以及韩国、日本等国际航线和旅游包机航线,共保障飞机起降133662架次,完成货邮吞吐量57982.2吨,旅客吞吐量9926012人次。尤其2017年运输生产创历史最高,旅客吞吐量为725948人次,各项指标均为机场开航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架起了一座黄山和皖浙赣三省交界地区通向世界的空中桥梁。
四十年砥砺奋进,黄山内外交通环境全面改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黄山连南通北、承东启西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随着池黄高铁、昌景黄高铁、芜黄高速、黄千高速、德上高速的加快推进,黄山市正加速成为全国高铁“八纵八横”主骨干网络的重要节点、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国际空港城和皖浙赣闽四省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大时代呼唤大交通,大交通助力大发展。发展迅速的黄山交通缩短着时间与距离的长度,更缩短着黄山市振兴发展的进程,黄山的美好明天,正向我们走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旻今年以来,繁昌县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常态化工作,整合县“四送一服”领导小组、“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导小...
繁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繁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