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启动

安徽日报 2013-07-22 00:4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跃波)让基层群众不仅有书看,还能常看新书、常看好书。安徽省近日启动了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金寨县、太湖县、繁昌县、青阳县、五河县和当涂县成为首批试点县。试点县将建立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县域图书资源建设、流通、服务网络,着力提高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和图书资源利用率。

截至2012年年底,安徽省累计建成18952个农家书屋,提前三年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目标,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在书屋日常运行中,藏书量不足、书目更新慢等新问题随之产生。为了有效盘活图书资源、更好满足农民群众阅读需求,省委宣传部会同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在深入一线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部署实施了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

根据安排,今年,金寨县等6个县先行试点,有条件的县可自行试点;2014年,将在全省铺开。

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县总馆负责图书统一采购、统一编目和统一配送工作,乡镇分馆负责日常管理维护、读者服务以及本乡镇各村之间的图书流转交换工作,村农家书屋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和读者借阅服务。原则上,县总馆每年选择20%左右的基本藏书参与流转,乡镇分馆和村农家书屋现有图书作为基本藏书,可不参与流转;县总馆与各乡镇分馆之间,每半年流动配送图书1次,每次流动图书不少于新配置图书总数的30%;各乡镇分馆可将辖区内各村划分为若干个图书流转交换组,每4个村为一组,每半年流转交换一次,每两年为一周期,以确保流动配送的图书在各农家书屋间循环流动。此外,到2015年,试点县总馆纸质图书藏量应提高到15万册以上,以保证流动配送图书的规模。

据介绍,该项目建设经费从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经费(每村每年1万元,其中2000元用于农家书屋建设)中列支,其中,1000元由县总馆集中采购配送图书,1000元用于各农家书屋订阅报刊杂志、日常运行和开展读书活动。省有关部门将研究制定“以奖代补”办法,对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开展较好的县区给予奖励。

新闻推荐

繁昌姑娘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9月13日,在空军总医院,中华骨髓库总库派员向汪飞燕 (左一)颁发中华骨髓库荣誉证书。繁昌县人民医院护士汪飞燕日前赴京为一位韩国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援外捐献第一人。汪飞燕9月1...

繁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繁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