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次转型 成就创业梦王仲德

芜湖日报 2013-05-21 13:15 大字

位于繁昌县繁阳镇的兆信炉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本土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先后三次抓住机遇谋转型,唱出了一曲迎难而上、勇立潮头的激扬乐曲。

梦想驱动 

立足本土创大业

该公司创始人、现任董事长胡金宝,是土生土长的繁昌人。胡金宝14岁就走出家门,学过理发,放过群鸭,做过水泥包装袋,搞过仓库保管,办过小石棉瓦厂、竹地板厂,靠勤劳的双手一点一滴积累起创业的原始资本,磨炼出勇闯市场的本领。

1985年,刚满20岁的胡金宝看到繁昌乡镇企业发展如火如荼,萌生了要在这片故土实现创业梦想的念头。他冲出“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束缚,办起了兆信建材贸易公司。

经过10年苦心经营,至1995年,公司已经积累起1300万元的资产。胡金宝的底气更足了,通过市场调研,他发现当时市场上水泥供不应求,而繁昌具备既有生产原料、又有通江达海水运的优势。胡金宝当机立断,进行第二次产业转型,由纯经济型的贸易公司转变为生产型的“兆信水泥有限公司”,自筹资金上了三条4.4立米高炉的生产线,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

这一干又是10年。2006年,公司总资产已上升到4000万元。可就在这时,水泥市场出现了历史性变化:总量过剩,质量要求提升,小水泥厂能耗、环保都过不了关,拆除小水泥厂已是大势所趋。胡金宝把这次重大打击视为新机遇的开始,坚定地走上第三次转型升级之路,原企业更名为如今的“兆信炉料有限公司”。

实干兴企 

学习实践无止境

胡金宝仅上过四年学,多年来的创业实践,教会了他时刻紧盯千变万化的市场动态,以科学的态度精心谋划未来。每次转型,每上一个新项目,他都以临战的姿态,做到未雨绸缪,摸清产销行情和组织生产的全过程,一旦下了决心,便果断迎着风险上,决不动摇。

以第三次转型为例,他的第一个举措是沿长江西行,先到省内仅有的马鞍山、铜陵、安庆市三家炉料厂实地学习考察,接着又溯江而上到武汉,又经介绍赶赴山西太原市,一家家学习对照,各取所长。同时摸清从事炉料生产的设备、原材料矿石进口国及其采购渠道,摸清需要炉料产品钢厂的要求量,获得了“从上海到重庆市的50余家大中型钢铁厂对炉料需求量很大,炉料市场供不应求,近二十年内不愁销”的第一手信息。

就是这样,胡金宝一路学习调研,一路递增信心,一路谋划转型方案,用学习、调研、实干并举的做法,为企业发展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新契机。

政策支持 

传递发展正能量

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胡金宝说,之所以取得成功,靠的是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以及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胡金宝回忆说,2008年除夕正值炉料公司上马的关键时期,他正在为企业建设用地、贷款等忙得焦头烂额。当天晚上风雪交加,县委一位领导没有回家吃团圆饭,而是连夜与胡金宝商讨如何解决难题,让企业尽快建成投产。此后,该领导一直关注着企业筹备情况,直至炉料生产项目投产。

与此同时,胡金宝凭借其一贯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谊留人的做事风格,聘请到3位关键性人才:一是曾参加过全国炉料球团矿质量标准起草、负责过多家炉料厂设计的某外省钢铁公司刚退休专家,二是具有13年负责炉料生产技术经历中年技术骨干,三是刚从外地某炉料生产厂退休、熟悉生产全过程的老师傅。胡金宝委托他们负责现场设计施工、设备选购到职工培训全过程。对新工人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进行强化培训,为企业培养一大批技术人才。

不懈努力下,胡金宝的炉料公司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一次投产成功,并很快在市场上赢得了产品品牌信誉。2010年投产以来,企业产品除畅销省内钢厂外,重庆、湖南、湖北等沿江城市的钢厂都纷纷前来订货,产品供不应求。

目前,兆信公司已形成了年产优质炉料——球团矿和高品位铁精粉100万吨的生产能力,2012年实现总产值10.5亿元,向国家缴纳税金2500万元,跨入了安徽民营百强企业行列,同时荣获国家安监局颁发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证书。

新闻推荐

推进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发展李祎茂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决策,为粮食流通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工...

繁昌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繁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