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皖南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型式分析(三)

皖南晨刊 2012-12-27 14:15 大字

(3)夔纹

夔纹是商周青铜器纹饰中的一种重要纹饰,一般指张口、一足、卷尾的动物形象。《说文》曰:“夔,神魖也,如龙一足。”容庚在《商周彝器通考》及《殷周铜器通论》中将“像龙的形态,又一角和一足”的动物纹样称为“夔纹”。可见夔纹与龙纹极为相似。而后的学者们或认为夔纹即龙纹的一种,或认为夔纹是相像于龙纹,但均承认夔、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曹峻先在其文《“夔纹”新识》中将传统定义中的夔纹与龙纹、虎纹从口唇齿的形态、口部以外的体态细节、头身的大小比例及完整单个纹饰间的构造特点分别逐一比较对照,得出通常所说“大口、卷唇、獠牙、无角、有耳、短躯、双足、卷尾,以及常两两相对的形象应近乎虎的形象而非龙的形象”的结论。

商周铜器上的夔纹多作头尾横列状,身下有足,脑后有角,卷尾向上,多两歧、顾首。夔纹在殷代中晚期至西周早期盛行,常作为主体纹饰饰于器物口下颈部或饰于器物圈足上。皖南商周铜器所饰夔纹据其整体形态特征可以分作以下三型:

Ⅰ型 张口卷唇,顾首有角,短躯卷尾,身下有足,常两两相对、头尾横列,即传统意义上的典型夔纹。

标本:铜陵县顺安镇所出土的鼎、铜陵县西湖轮窑厂出土的鼎以及繁昌县黄浒乡大冲村出土的鼎。其中前两者均为立耳垂腹、柱足微敛口的西周早期器形,后者为敞口浅腹、中细端粗足。再结合《皖南商周青铜器图录》将前二者时代定为西周、后一者时代定为春秋,可知前两者(顺安鼎、西湖鼎)表面的此型夔纹时代当在西周早期,后者(大冲鼎)时代当在春秋早期。

另外,池州贵池青阳县墩上杨冲出土的一件鼎的耳部也饰有此型夔纹。墩上组器物时代为春秋中期,故知春秋中期此型夔纹在皖南地区仍然存在。

Ⅱ型 短躯卷尾,圆目突唇,爪已简化不见,角、足简化难辨,卷尾多作两歧状,即《皖南商周青铜器》图录中所谓的变形夔龙纹。纹饰单元方正划一,作双线条构图。

标本:铜陵县顺安镇铁湖村出土的鼎、南陵县戴镇方家村出土的鼎、铜陵市区谢垅出土的鼎。《皖南商周青铜器》图录将这三件器物的年代均定在春秋时期,其中谢垅组器物的年代根据出土遗物可判断为春秋早期,故此型夔纹也可推断为春秋早期。而与顺安镇铁湖村鼎同出的Ⅰ型有目窃曲纹匜时代为西周晚期,故可知此鼎腹部夔纹时代为西周晚期。

新闻推荐

皖南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型式分析

(4)龙纹在商周青铜器纹饰中,龙纹是最常见、地位最重要、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纹饰。商周铜器上龙纹的形态结构变化较大,仅角就有长颈鹿角、尖状角、多齿角、螺旋形角等名目;根据躯体结构又有爬行龙...

繁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繁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