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江南第一茶市“三十而惑”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与义乌小商品市场齐名的峨桥茶市,却在“而立之年”遭遇发展的困惑。当专业化大市场成为实现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的不二之选,传统的

芜湖日报 2012-12-28 13:57 大字

□ 本报记者 王磊

峨桥,曾与义乌小商品市场齐名,是国内茶叶市场的重镇。12月底,记者从芜湖市茶叶商会获得的数据显示,峨桥茶市年茶叶交易量3500万公斤以上,交易额达17亿元。“虽然成交额继续保持高位,但以往各自为战的小商户已难以应对市场挑战。峨桥茶市需要一场变革。”商会首任会长王树宏说。

买卖全国茶:“江南第一茶市”的辉煌过往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西湖龙井、四川竹叶青……走进茶市,叫得出名字的茶峨桥都有,什么时候来都能买到上好的茶叶。

这里自明清时期就有经销茶叶的传统,凭借徽州茶叶水路必经地的优势,自发形成了一个茶叶市场。上世纪80年代,峨桥茶市迅速繁荣,芜湖茶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使峨桥这个不产茶叶的地方成为名副其实的“不产茶叶的茶叶之乡”,而“买全国茶、卖全国茶”的豪迈,使得峨桥茶市在全国与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并驾齐驱,获得了“江南第一茶市”的美誉。

经历1993年和2002年两次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后,如今的峨桥茶市总占地14万平方米,拥有固定摊位1000多个,经营茶叶及系列产品达650多种,带动经营户35000户,散布在全国各地的营销人员达12万人。与茶叶相关的包装、杯业、印刷业等产业也纷纷入驻,一系列数字都彰显了峨桥茶市在国内茶叶市场的显赫地位。

然而近年来,随着北京马陵道、山东济南、江苏苏州等地的茶叶批发市场迅速崛起,峨桥茶市一家独大的局面受到冲击。一些零售终端如茶叶专卖店等,绕过交易市场和批发商直接从茶叶主产区拿货,也削弱了茶叶交易市场的作用。峨桥茶市的前进步伐慢了下来。

传统产业转型:第二代茶商的非典型故事

茶市的入口处,远远就能看到“江南第一茶市”的仿古门楼高高耸立,记载着茶市的辉煌,数以万计的茶商在这里追寻着梦想。

在峨桥茶市二路144号,记者遇到了茶商强世山。2000年,就在朋友都安于“买卖全国茶”的时候,他买了一个600多亩地的茶林,要销售自己种的茶。而这片位于繁昌县东北部浮山深处的茶林也成为他日后做大茶叶市场的资本。

“我也吃过亏,同样的品质,价格却卖不上去。为啥,没有自己的品牌!”强世山介绍说,2001年,国家开始进行有机食品认证。他意识到这是市场发展趋势,主动邀请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的教授研究开发了有机茶,并在全市率先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直到现在,这还是芜湖市茶行业里唯一的有机茶。2007年,公司研究开发的“有机名茶规范化高效栽培和加工技术示范”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如今,他的公司已拥有绿茶、花茶、茶制品、茶叶包装及农副土特产品等六大系列的产品。

2010年以来,强世山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开始推行连锁经营,如今已在上海、宁夏、连云港等城市开设了90家连锁茶叶经销店。今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2千万元。

“峨桥茶市销售额200万左右的商户占大多数。这样小打小闹,很快就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在强世山看来,要适应现代市场的竞争,就要走品牌、规模竞争之路。打通产业链,向集聚要效益是关键一步。“峨桥茶市有基础,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主动转型的茶商还有不少。茶商俞洋在做了10年茶生意后转行到茶叶包装制品生产,在为茶商配套的同时,还成为不少高档酒的包装供应商。“想要打通茶产业的上下游,放大规模效应,单靠一个商户很难承担。”俞洋说。

内外兼修:“第一茶市”的变革之路

面对外界“市场在逐步萎缩”的传言,王树宏认为,进入“而立之年”的峨桥茶市,确实面临不少发展瓶颈。

今年上半年,以峨桥茶商为主体的芜湖市茶叶商会正式成立。一个有着30年茶叶交易历史的大市场,成立商会却经历了颇多曲折。在王树宏看来,原本敢闯敢干的创业精神,如今变成了各自为战、难以团结一心的劣势,茶商们的创业精神在减弱。

王树宏给记者举了一个实例:峨桥茶市能够买卖全国茶,一个重要依托就是这里的茶叶保鲜仓储功能。茶市有大小冷库500余家,总容量在6-7万立方米。折算下来,一次性可储存1440-1680万公斤茶叶。这曾是峨桥茶市的优势,如今反而成为一种制约因素。因为每个店都自建冷库,成本高不说,还带来了恶性竞争。

“最大的问题是茶市该往哪里走我们心里也没数,茶商意见往往无法统一。”事实上,以服务茶商为宗旨的茶业商会刚刚成立,就为市场的茶商争取到一笔额外的“红利”。2011年, “西湖龙井”获得了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峨桥茶商想要打出“西湖龙井”的招牌都属于侵权行为。茶业商会成立后,积极与浙江省农业厅对接。今年8月份,该厅对茶市的七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颁发了《龙井茶证明商标准用证》。“这是给我们的商户上了一课,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要学会遵守规则、用好规则。同时,我们也希望茶商都能打出自己的品牌。”王树宏说。

除了茶商的创新精神,峨桥茶市的硬件条件不足也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了解,峨桥茶市成型比较早,如今交通、物流、市场环境等很多方面都已经严重滞后。比如,茶市每天的货运量平均近10万公斤,即使是淡季,每天出入市场的大型货运车辆也有20辆,然而出入市场却没有畅通的道路。淮九公路、龙湖大道在进入峨桥茶市时都遇到了瓶颈,大型货运车辆无法出入。因为缺少有规模的客运站,不少货运车随意停放,给原本就拥挤的市场更添一份“堵”。

30岁的峨桥茶市下一步如何走?王树宏希望尽快打通进出峨桥的交通瓶颈,真正做到物畅其流。引入物业管理,彻底改善峨桥茶市的市场环境。最好有政策支持建设茶产业园,吸引各类茶产业生产、加工和配套企业入驻,打造更专业的产业集群。

“如果能规划建设一个集展示、交易、物流、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产业平台,提高茶市规模档次和竞争力,峨桥茶市一定能延续历史辉煌。”68岁的王树宏依然心怀憧憬。

经济

观察

新闻推荐

60万元执行款送至偏远地区

本报讯(记者 向陈宏)徐俊好是不幸的,因一场交通事故导致重度残疾;他又是幸运的,就在他为巨额医疗费用犯愁时,三山区法院的法官将他申请执行的60多万元执行款送到了他家。...

繁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繁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