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雕塑代表作
《干将》塑像《秋分》《风帆》《纤夫》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雕塑《长江鱼》
创作背景:
1912年10月30日上午,孙中山先生乘军舰由九江到达芜湖,在大马路大舞台(今大众影都)发表《群策群力尽心国事》演讲,芜湖各界人士聚集现场,场面十分隆重。后来,孙中山在其1917年所著《建国方略》中曾对芜湖建设提过一些设想,其中使芜湖成为工业中心,以及建设芜湖长江大桥的两个愿望如今已变成现实。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了纪念他的芜湖之旅,芜湖人民特地将他当年走过的桥命名为中山桥,将他当年走过的大马路命名为中山路。2007年,为纪念中山先生在芜湖演讲95周年,在中山路步行街先生演讲的旧址附近设立了孙中山演讲雕塑。
赭山公园 纺织女雕像
创作背景:
芜湖裕中集团即原来的芜湖纺织厂,该厂始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是近代芜湖工业发展历史中著名的“两个半烟囱”之一。2011年,由于芜湖城市发展的需要,裕中集团启动整体搬迁工作。随着拆迁的推进,厂区内一座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纺织女汉白玉雕像,引起了原纺织厂职工及诸多芜湖市民的关注。
纺织女雕像立于1989年9月11日,时逢芜湖纺织厂建厂七十周年。为了纪念,厂方决定在厂区内竖立一座能够反映当代纺织女工精神风貌的雕塑。为了确保雕塑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思想性,厂方的工作人员,特地去南京请了一位雕塑工作者进行设计。雕塑几易其稿,最终敲定方案。这座纺织女雕像左手拿纺锤,右手举纺纱,形象地反映出当代纺织厂女工爱岗敬业、勤劳朴素的职业精神风貌。
2011年4月6日,4米多高的汉白玉纺织女工雕像终于在赭山公园西门附近的草坪上竖立起来。20多年前,纺织女雕像在纺织厂惊艳亮相,如今,在城市建设变迁中,她再安新家。作为芜湖城市雕塑的一个缩影,“纺织女”从某种意义上,记录了芜湖的历史,也彰显了芜湖对城市雕塑的态度。
五一广场 风帆雕塑
创作背景:
“风帆”雕塑原址于芜湖市五一广场中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曾是芜湖第一座城市雕塑,也是芜湖市区主要交通枢纽九华山路和赭山路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江城芜湖“乘风破浪” 、“一帆风顺”向前发展,含义深刻。许多老芜湖人至今仍将其视为芜湖的城市象征之一,对其有着特殊的感情。由于年久失修,雕塑主体铁结构多处生锈。2007年初,市政府拨出专款对其进行了最后一次修缮。2009年4月,五一广场大转盘的“风帆”雕塑,被移至繁昌县荻港镇板子矶,成为红色旅游景点的一部分。
鸠兹广场城市雕塑群
创作背景:
鸠兹广场位于芜湖市中心区。她面临碧波荡漾的镜湖,背依青葱翠绿的赭山,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承载着江城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展现了芜湖改革开放后的最新风貌,也是这座美丽城市最富艺术魅力和文化品位的风景区。广场整体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象征着长江由西向东的奔流趋势,也强调了整体向阳的开放性。中心处拔地而起的高达33米的青铜雕塑,以芜湖古名“鸠兹”鸟为原型,九只姿态各异的鸠兹鸟振翅欲飞,顶端托起一只金球,寓意深刻,如同托起芜湖金色的未来。雕塑四周是几十枝喷出的水柱,是著名的城市景观—— “鸠顶泽瑞”。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广场北侧的历史文化长廊。它由24根石柱支撑,每根石柱的四壁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这些石刻,荟萃鸠兹的人文历史:有欧亚人类起源“人字洞”的动人描绘;有西周时期南陵大工山古铜冶炼情景的浮雕;有干将莫邪在赤铸山炼剑的恢弘场面;有大禹炸石开山、利导中江的美丽神话……
滨江公园城市雕塑群
创作背景:
作为最新的城市雕塑代表作,芜湖滨江公园内大批反映近代芜湖人文历史文化内容的人物群雕、长江鱼类等雕塑。芜湖滨江公园的众多人物雕塑,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较为充分地展示了芜湖的码头历史文化内涵。芜湖滨江公园位于城市西部的长江沿岸,滨江公园内的米市雕塑题材,形象生动展示了芜湖的历史文化内涵,真实的表现出当年芜湖米市热闹喧天、商贾云集的繁忙景象。滨江公园人物群雕、长江鱼类等雕塑,形象、动态的展现了江城人民日常生活场景,同时从环保的角度对长江特有鱼类资源亟待保护的现状发出无声倡议。滨江公园城市雕塑充分利用城市历史的个性,努力寻求地方文脉,赋予滨江丰富的想象,着力塑造不同年代的历史烙印。
新闻推荐
5月13日,繁昌县公...
繁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繁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