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方法创新 科学决策

江淮时报 2011-07-22 10:35 大字

五年来的工作成绩令人可喜,这些成绩的得来着实不易,成绩的取得,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这与孙村镇得党政领导班子的智慧与努力是分不开的。

抓班子,增强领导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 镇党委始终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增强班子整体战斗力的根本,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党委政府议事规则》,做到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党政主要领导经常以碰头会的形式,研究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凡属干部推荐、任免、奖惩、项目建设、经济决策等重大问题严格执行集体讨论决定,避免了决策的随意性,促进了班子的团结,增强班子凝聚力。镇党委经常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结合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做优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班子自身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班子成员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先后邀请县联系镇领导、县委党校、县农广校教师为镇党委中心组授课,努力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

带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镇党委选好配强村级班子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来抓,把一批发展能力强、奉献精神强和公道正派理念强的“三强”型干部被选进村级班子。积极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推荐、考核和任用工作。以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愿意为群众服务为标准,每个村(社区)确定2—3名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后备干部。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对基层党员进行教育培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鼓励镇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村干部中已有64人参加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学习,其中17人获得大专学历。坚持标准,重点在村组发展党员,重点在生产一线发展党员,重点在35岁以下的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从率先致富又能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的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

建机制,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制定了党政班子成员联系村制度,每人联系1个村、2户困难户,每年到点指导工作不少于4次,访户不少于15户。按照《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06—2010年规划》和 《繁昌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五年(2006—2010年)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孙村镇“五个好”党委创建活动届期规划》。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对村(社区)的综合考核中。对责任制落实差、工作起色不大的,纳入重点管理单位,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为重点管理对象的村书记予以调整。

活载体,不断丰富党建活动内容 一是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内容丰富。全面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基础上,通过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建立了优用劣汰、动态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流动党员岗”、“岗位党小组”等活动载体,加强对“设岗定责”活动的管理。

二是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成效显著。制定了“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引导、鼓励广大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培育了芜湖金丰粮油、华伦麻业、传宏葛粉加工、红花山苗木、兴旺养猪厂、鱼禽综合养殖等“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建设,培养60多名党员示范大户,涌现了一批经济发展能手。目前,全镇共建立“双培双带”示范户726户,示范基地69个,共有26名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3名党员致富能手被推选进了村级班子,19名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全镇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176人,带动74户农户致富。

三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得到加强。建立流动党员镇、村两级管理台帐,完善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实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确定流动党员联系人,做到了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作用,使农村党员队伍保持蓬勃的生机活力。

重创新,扎实推动基层党建上水平 一是探索党组织设置新模式。在村党组织建设中,打破按区域设置支部的传统方式,结合设岗定责和村级组织五项职能,重新设置了引领发展、为民服务、维护稳定和宣传教育四个特色党支部,明确各支部职责,通过党员自愿选择和支部确认方式,将党员划入各特色支部,增强了党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实效。在非公党组织建设中,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要求,探索出镇党委统一领导,工业园党工委集中抓园区企业党建、龙头企业(红花山集团)党委抓所辖企业党建、依托村(社区)党组织抓零散企业党建的“1+3”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是深入开展“五送”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镇党委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创新工作方法,抢抓党建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积极开展为企业送信心、送服务、送政策、送信息、送资金等“五送”活动,选派20名机关干部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兼副总经理,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三是切实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将村级组织建设向村民小组延伸,通过调整村民小组规模、依法选举村民小组长、赋予村民小组长 “五员”职能、提高待遇等措施,切实加强了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

四是建立健全党员关爱机制。制定出台了《孙村镇实施村干部“四保”激励保障机制办法》,将在编和离任的村干部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对在编村干部除报酬保发外,还办理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离任的217名镇管干部,镇政府出资580多万元为他们办理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定了《关于对农村老党员实行生活补助的意见(试行)》,对年满60周岁且党龄10年以上的孙村籍农村党员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30元,目前有550多名老党员享受到这一政策。

新闻推荐

近日团省委书记李红一行冒着烈日来到繁昌县孙村镇汪冲

近日,团省委书记李红一行冒着烈日来到繁昌县孙村镇汪冲村,进行由团省委组织开展的“集中走访帮扶月”活动。李红一行首先看望了汪冲村1户年老体弱困难户和1户为女儿读大学学费发愁的困难户;随后大家...

繁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繁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