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授牌仪式在西安举行
授牌仪式现场
记者 曹晏 范启彬
6月10日,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承办,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惠民演出暨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授牌仪式在西安易俗大剧院隆重举行。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出席活动并为传承人授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陕西省共有西安鼓乐、中国剪纸、华县皮影戏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省已建立了非遗国家、省、市、县(区、市)四级代表作名录,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74项、省级520项、市级1415项、县级4150项,全省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6人、省级398人、市级1281人、县级3977人,命名设立了两批5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单位)。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秦腔是陕西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秦腔等地方戏曲在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殿堂中的重要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既是秦腔历史发展的鲜活见证,又是宝贵的艺术财富,秦腔艺术的传承发展得力于具有深厚造诣、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坚持在授徒传艺中多方借鉴,取其精华,融会贯通,立足于传承发展,努力做到师承名实相符,保护继承优秀传统。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省文化厅以“文化陕西”为统领,创办《国风·秦韵》文化品牌,积极开展“传递陕西声音,讲好陕西故事”为主题的陕西传统文化系列展演(播)活动,彰显陕西精神,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陕西,全面塑造陕西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新形象。
省文化厅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举行授牌仪式,就是要发挥老艺术家的传承示范作用,以非遗传承为切入点和抓手,积极做好抢救传统文化、保护文化生态的工作,宣传普及代表和体现秦腔等地方戏曲艺术成就的精品佳作,积极探索戏曲保护传承模式,对加强陕西地方戏曲传承保护工作起到引领作用,推动全省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记者获悉,省文化厅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从6月9日至11日,将给观众呈现陕西民族管弦乐音乐会、陕西戏曲音乐新创作品音乐会、陕西稀有剧种优秀折子戏、陕西秦腔传统音乐会等《国风·秦韵》文化品牌诸多艺术门类的精彩节目。同时,全省各地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宣传活动,包括西安市的鼓乐进校园、渭南市的黄河金三角面花邀请赛、榆林市的非遗法规宣传、安康市的陕南民歌大赛等近百场活动,给全省城乡群众送去丰富的传统文化大餐。
新闻推荐
“沉睡的资源”是如何活起来的 ——国家级农村产权交易示范县的华州经验
本报记者韩秀峰屈荔鹏 “我今年准备养100只羊,但手头还差3万元,看到村里有人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贷到了款,我也想把自家的6.9亩地作抵押贷款搞养殖,这样每年就能增加3万多元的...
华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