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诗酒趁年华 ——品读苏轼诗词

眉山日报 2017-12-09 06:00 大字

山眉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今夜细雨嘀嗒,泡一碗盖碗茶,放一曲古琴弹奏,在安宁幽静中品读苏轼这首词,仿佛穿越到九百多年前,去感受他的喜乐悲愁,去体会他的人生感悟。这一段心旅,非常愉悦。

整首词中,我最喜欢“诗酒趁年华”这句。珍惜眼前,在有限的时光里做自己想做的事。苏轼的诗酒,是他抒发人生感受的一种方式,不只自己享受文字带给人的快感,还传达了一种生活理念、一种处事态度,感染着无数后人,抚慰着许多在现实生活中徘徊的灵魂。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第二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他的弟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超然台,一听这名字就让人喜欢。“超然物外,物我两忘。”这是一种道家境界,常人很难做到,但它却是我们心中的理想,是我们不断修炼希望达到的境界。尘世有许多让人烦心的事,小时候,得为读书努力,考好了,皆大欢喜;考差了,怕家长责骂同学奚落。长大后,得认真工作,况且工作的事,还不只是认真就够,还得处理好人际关系,干得好不一定就被认同。就像苏轼,纵有出众才华、报国宏志,还是被他人排挤,一次次贬谪,所以,超然的人生处事态度是必须的。笑对人生起伏,淡看风云变幻,得意之时不忘形,失意之时不颓废。有诗有酒,真是快意人生啊!

苏轼登楼写诗,正好是寒食节。寒食节是指清明节前一至二天。据传,这是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清明节后人们才重新生火做饭。

清明,人们祭奠先人。苏轼登楼刚好遇上这个节气,不免想到回不去的家乡——四川眉山,那里有他已故的父母亲和妻子王弗。可思念又有什么用呢?也只能在心里哀悼。还是来一杯新茶吧。

清明之前采摘的茶,承天地之甘露灵气,清冽爽口,回味悠长。初入口时微微苦涩,“头道水,二道茶”,第一道泡茶的水是要倒掉的,第二道开始喝,品茶的过程,也像品人生,佛家的慈悲,道家的超然,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各自去慢慢体会。

今夜窗外的雨声为我伴奏,敲着键盘在古琴声中品“东坡”,感受他的精神世界。夜色中,万家灯火演绎着各不相同的故事,东坡先生豁达超脱的襟怀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是我一直在学习的。品读东坡先生的超然台,我也从中领悟到“超然”的力量。

新闻推荐

老奶奶走失?假消息

照片是同一人走失地点却不同,警方提醒不要随意转发“在福寿街新华路大润发站牌这里,一位老奶奶找不到家了”、“在诸城利群站牌这里,一位老奶奶找不到家了”、“在淄博市张店利群站牌这里,一位老...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