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五化”发展战略
在前不久诸城市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诸城提出以深入推进“三区一城”建设为统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品牌化引领、园区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融合化发展”的五化战略,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再创诸城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发端地,诸城农业的最大特点是农业龙头企业多,农产品加工和出口量大。近年来,诸城立足这一优势,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了农业规模化、企业化、专业化发展。今年,诸城又提出发展现代农业“五化战略”,全方位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完善支撑体系,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农业品质,放大富民效应。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立足诸城实际,加快推进“三调两提”,年内新增果茶瓜菜等高效作物10万亩以上,新建现代化畜牧业养殖项目10处,创建潍坊市级示范场5个以上。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坚持高点定位,树立大农业观念,科学编制全市现代农业总体规划。引导发展一批以农业为依托的田园综合体或乡村农业综合体、生态循环型农业园区、“六不用”生态农场、农家乐型农业园区、休闲养生型农业园区等农业示范园区。新建农业园区全部实行“五统一”管理,规划建设一批高效果茶瓜菜大棚。二是建设农业园区。要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模式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建设产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吸引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运营产业园。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进行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三是做强特色产业。坚持市场导向,实施“一镇一特色、一社区一品”工程,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把地方土特产培育成区域特色产品和产业,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强化典型引导、示范发展,筛选树立多个层面的特色农业发展典型,在政策、项目上予以倾斜,整合资源要素,重点支持,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发挥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对农户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培训,持续提升特色产品质量和价值。
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打造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
坚持质量兴农,突出优质、安全、高效、绿色导向,擦亮农产品质量安全“金字招牌”。一是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所有高效经济作物及主要畜禽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和规程,全市新建农业种植、养殖园区要全部达到标准化示范园区要求,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全覆盖。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健全完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特别是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盯住国外认证标准,着力突破种质优化、标准种植、适宜采收、风味保鲜、规模养殖、产地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力争通过ISO系列认证,积极争取各项国际认证,获取国外市场通行证,提升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市、镇、社区、自然村四级农业监管体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从生产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推进农村社区农产品检测站建设,加强农产品收储、运输环节监管,不断扩大例行检测的品种和范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探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二维码追溯制度和农产品生产安全指数发布制度,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提升农业执法能力和效果。三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扩大配方肥使用范围,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承载能力,推行“养殖—沼气—种植”、林菌共育、林药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推广生态养殖、沼液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等技术,实施秸秆还田、畜禽粪肥还田。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制订农业园区节水节肥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加快推广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促进农业节本降耗。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治理力度,扩大种养业面源污染治理规模,严格执行畜禽限养区、禁养区规定,稳妥推进散养户“退村进园”。支持发展畜禽粪污第三方治理和社会化服务,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四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把创品牌、打品牌贯穿生产营销全过程。突出抓好蔬菜、果品、肉制品、茶叶等产业的“三品一标”认证,加大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省农产品名优品牌创建力度。在搞好“诸城绿茶”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营销的同时,抓好“诸城味道”“诸城板栗”“诸城特菜”等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掀起全域发展品牌农业的热潮。
突出培育农业“新六产”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强调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实现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使传统意义上的“一产”变为“新六产”。一是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把培育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引领未来高端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扶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主动拓展产业链,围绕生产、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向产业链延伸要空间,向价值链提升要效益。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鼓励非农企业投资农业,吸收群众入股,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采取“社区+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农民合作社扩面提质工程,积极推进国家省市示范社三级联创。完善家庭农场培育机制,认定并重点扶持一批示范家庭农场,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发挥资源、资金、技术等比较优势,推动涉农企业集聚集群发展,打造集生产加工、科技研发、物流储藏、商务会展、信息咨询、乡村旅游、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综合体。二是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业态。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会展、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以农业优势资源为基础,围绕关联产业发展,将种植业、养殖业连接在一起,形成农业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发展的生产方式,拓展农业增值空间。依托优质生态资源,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文化农业、创意农业,培育建设休闲农庄、农业公园、农业庄园、特色农场等新型业态。三是加强融合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金融部门开展支农政策和业务创新,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担保公司+银行”等贷款模式,推动“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推动农业企业上市,打造涉农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诸城板块”。着力搭建“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推动诸城农业融入国家、省市大数据平台。着力搭建农业孵化服务平台,推进农林科技孵化器建设,打造矮化密植苹果、大樱桃、茶叶、草莓等科研示范推广基地。着力搭建营销交易服务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建设果菜茶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打造区域集散基地。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诸城的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瞄准高精尖技术,扶持和鼓励农业产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农业科技研发能力。推进果树品种、蔬菜种子种苗等技术研发,加快建立集农业科技研发成果库、农业科技公共资源库、农业产业科技需求库、农业科技专家库等于一体的综合信息中心。二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结合诸城农业农村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农业科技推广的长远规划和有效措施,加大对科技推广、培训、示范、试验和应用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组建股份制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经营公司、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面向需求、面向农民开展技术服务,通过课堂授课与田间指导相结合、培训与参观相结合等方式,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培养发展一批科技示范户,带动全体农民开展科学种田,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着力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加快培养一批能够快速转化先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收益机制、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人才、院士团队人才主动到现代农业园区创业兼职,延伸研发及产业化链条,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根据需求导向,聘请特色农业技术员指导农业生产,加快培养种养能手、农机作业能手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能人等农村急需的科技实用人才。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形式,以农业大户为主体,变集中培训为入户培训,变课堂说教为现场答疑,逐步形成专家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科技群体模式。
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促进产销高效顺畅对接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只有构建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推进信息共享,降低流通成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一是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坚持规划引领,紧密结合实际,科学编制完善全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明确市场布局和重点发展方向,防止重复建设。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状况、农产品特色、市场辐射带动能力和销售方向的调查研究,选准选好市场位置,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多元投资等方式,加快新建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直销网点,构建起产地市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相配套的市场网络。二是优化压减流通环节。大力推动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企对接、农旅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支持引导连锁商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生产”,为农产品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农产品定制,形成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模式。加大农业对接青岛力度,融入青岛市农产品直采直供、订单销售等营销体系,把诸城打造成青岛的“菜篮子”“果盘子”。三是培育发展流通主体。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培育发展农民经纪人组织,引导农民经纪人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共同开拓农产品市场。扶持发展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提高企业“远程购销”能力,带动农业产业链发展。依托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基础,扶持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公司建设农产品销售集配中心。加快建设适度规模冷冻冷藏库,实现农产品保鲜增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着力构建全程一体化、低损耗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商贸企业、农村大户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构建集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流通业。
本报通讯员徐春光张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诸城男子张某下班没事干,动起歪心思干起偷窃,而且专偷电动车车筐里的物品。短短不足半年时间,作案70余起,民警在其家中缴获200余件赃物。4月20日,记者了解到,警方已提请检察机关逮捕...
诸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诸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