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谱气儿的农村“经纪”人

潍坊晚报 2016-10-25 17:41 大字

枳沟镇乔庄社区书记刘正光,带农民致富过上滋润日子

去诸城西南15公里,国道北侧,枳沟镇乔庄社区所在地。路过的人看现象:楼宇林立,厂房四起,崭新的学校、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商业区等一应俱全——俨然一个热闹的城市生活区;了解的人竖大拇指:5600口人的四个自然村,有4个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有16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驻,3000名劳力,85%以上的村民就近打工,近50%的家庭有轿车,人均年收入4万多——的确是一个热闹的小城市生活区了。

这一切与52岁的社区书记刘正光紧紧联系在一起。于是,我们了解到了这位朴实的退伍军人,一位土生土长、对这片土地充满炙热亲情的人,一位做起事来先把老少爷们装在心里的人,一位执着于创新、致富路上极负责任的人,一位“很会打谱儿”的农村“经纪”人。

黄土头上搞农业创新

时光荏苒,又划着了2013年的尾巴。这些天,枳沟镇乔庄社区书记刘正光挺高兴,他刚刚获评“山东省优秀农村经纪人”,潍坊唯一的一位。不过,对于荣誉等身的他来说,高兴的倒不是又多了个荣誉,而是高兴“农村经纪”这个词儿,以及词儿背后的酸甜苦辣咸。

“经纪”这个词儿农村人都知道。有蔬菜经纪,有牛羊经纪,干的活不同,类似城里的房产中介。“经纪”大都有头脑,有眼光,心里有谱气儿,灵活,好像也有那么一丝狡黠,但对于时机的把握很准,有赚钱的魄力,一旦瞅准机会,果断出手,往往出手必得,失误很少。

2000年,刘正光干上了当时的乔庄村支书。于是,这位会打谱、心里有谱气儿的壮年汉子,首先出了个“三作三收”的谱。乔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自古有“金巴山银枳沟,比不上乔庄黄土头”的说法。但世易时移,刘正光领着老少爷们首先改变了单纯靠种粮食过日子的做法。

于是,他创新性地搞了个“粮菜间作立体种植”。他和村民们搞反季种植,地里的玉米收获了,却不是金秋,玉米于是被当成“水果”卖到了市场、饭店里,棒子论个卖,值钱;玉米卖完了,玉米秸秆留着,地里长出了芸豆,芸豆蔓顺着玉米秸秆往上爬,芸豆一收获,每亩6000斤,销了个好价钱;等地里的玉米秸秆刨了,再种上菠菜,一出来,绿油油的,上市就抢。就这一个谱儿,村民一亩地从三四千元的收入,一下子涨了三倍。

农民过上城里人日子

“年轻的支书,不老的谱儿”,村民富了,心里服了,走到哪愿意夸奖年轻的支书有谱气儿。可这个千亩“粮菜间作立体种植示范园区”搞的有规模了,刘正光闲不住的“经纪”劲儿又来了,他又在土地上做起了文章。

乔庄社区位于206国道两侧,区位优势明显,比其他偏远的农村具备发展优势。于是,他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发动社区能人招商,自己积极对接引资,不久,由最初的一两家企业进驻社区,发展成为拥有新润食品、友利制衣等16家投资千万以上的工业企业入驻。乔庄社区就又竖起了一个响牌子:乔庄工业园区。如今,这个工业园区用着社区3000多名劳力,很多中专生、大专生慕名而归,回家乡打工。社区村民靠家门口打工,年收入人均过了4万。

不过,成立工业园区说来简单,其实难处多的很。不必说一个个“佛爷”般财大气粗的企业老板们难见、难游说,就说村里的老少爷们儿,沟通起来也是难上难。“怎么,你刘书记刚打了个谱儿让我们种地增收了,就想卖了我们的地?”村民们意见来了。

刘正光从来不怕老少爷们有意见,他有办法,有耐心。开始分期分批地给大家讲乔庄的“中国梦”。一圈谈下来,老少爷们又都认了:喔,原来刘书记给咱讲了个大事儿,土地流转,咱千年农民变工人,土地除部分不好地段售出外,有租有入股,农民坐在家里收钱,出门去厂里干活赚钱,富裕的生活就在眼前。

六七年下来,刘正光当初的游说没有变成“画饼充饥”,如今的乔庄社区4个自然村,人人都尝到了甜头。

生活富裕腰里不差钱

村民邬铭阳,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也是个爱看书的人,如今,他有了便宜,因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有社区图书阅览室。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为乔庄社区5600名村民提供着尽可能全面的周到服务。

投资1650万的一期社区聚集融合区已经建成,腰包里“不差钱”的村民们一哄而上,全买了,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村民搬进聚集融合区,搬进1万多平方米的社区村民楼,昔日的农村生活发生了彻底变化,楼上煤气、暖气、热水器,楼下放着个大车库,家家户户少不了。

高兴的还有社区的新爸爸妈妈、老爸爸妈妈们,他们的儿辈、孙辈们就近上学,幼儿园和社区小学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抓教育更是刘正光的心头大事,他给学校增加软硬件,书法班、音乐班,城里孩子身边有的,乔庄孩子也该有,乔庄社区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告别土屋、破桌椅,像城里孩子一样,在不断发展的良好环境中自豪地成长。

夜晚路灯霓虹照耀下,广场上爱好唱歌、跳舞的村民聚成了堆;社区4000多米的道路硬化了,社区环境绿化、美化了,“乱扔垃圾书记不让,制度不许”,村民们都知道了;2000多平方米的沿街商业服务楼竣工,成百上千的打工男女,得让他们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下班超市购物,餐饮店儿里品尝特色美食,晚上又能不出社区看场电影,舒舒服服地过着城市生活的各种瘾。

“社区收入用于社区建设和发展”,刘正光说,社区60岁以上老人共有800多位,今年,社区对80岁以上老人又重新摸底,建立了健康档案,他们过生日,社区两委干部要送蛋糕、带上慰问金陪老人过。社区还在筹建敬老院,70岁以上的老人,将来要统一和谐赡养,让他们享受富裕后带来的幸福生活。

乔庄要办自己的企业

刘正光真的是个会打谱的人,心里的谱气儿很实诚,谱气儿打得正,六七年时间,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气儿也打得远,永远想在老少爷们之前,这不,最近一个半月,他又打了个“大谱气儿”。

“目前,靠着工业园,土地有租有入股,农民生活无忧;粮菜间作立体种植,也是块有把握的收入,可以后要想再富怎么办?社区每年给老人们发的钱也不是很多;真正富裕了,能不能在社区村民们买车的时候也给贴点补助?”这些,都是村民没有想到的,刘正光却又一次为这些打起了谱儿。

所以,当记者问社区未来发展的大动力在哪里时,与刘正光的打算不谋而合。他说,一个半月前,党员会议上,像以前提出盖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盖社区教学楼一样,出乎党员们的意料,他创建性地提到“社区要有自己的企业!”

刘正光很不赞成的一件事儿,就是有的农村干部五十岁上下就整天说老。刘正光说自己52岁,从来没觉得不跟形势,“形势就在那里,你努力追赶了,就跟上了”。所以,刘正光在为已经富裕了的1591户村民想着下一个五年、十年。

“都是卖茶碗,大部分生产陶瓷的,企业一多,买卖不好了;人家有的企业就想到了用贝壳做茶碗,灯影里一照,透亮,有收藏价值,于是卖得好!所以,市场永远有需求,就看你的生产是否对销路……”企业还没办,刘正光就已胸有成竹。聊天中,刘正光多次提到人才,提到盘活人力资源,引进能人,所以,他笑着说,哪天我这里的企业来两个博士,我们也就跟着富了。

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问刘正光为什么这么多年咬着牙把自己累病了也要不断出新招,和村民一起走致富路,动力来自哪里?他反问是说实话还是假话,当然说实话,“说实话,是责任感”,七个字一出口,声音哽哽着,连记者的心口都一热,他眼圈里分明有了一层雾水。

吃多少苦,他自己最明白。他说自己爷爷的爷爷就在乔庄,当兵回来,再没有离开过乔庄。如今乔庄也是诸城市有名的富裕社区了,外来2000多口人打工,很多人想落户,没允。社区里外的人都觉得富了,他却还要往远里奔,动力就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沉大爱,对老少爷们的情。因为爱,因为情,所以也就有了责任。

刘正光刚干书记的早些年,每次开党员大会,村里150多名党员聚在不大的会议室里,会议室坐不开,有年纪大的党员就拿个马扎在屋外的檐下坐着,也不说话,一个小时的会议开完了,老人们安静地听了一个小时,一个抽烟的都没有,因为刘正光不抽烟。会议结束,老人们点点头离开,有的绕到主席台处,和刘正光有力地握握手,也不吱声就走了。

为啥?因为刘正光的谱气儿在理儿,大家听了这些在理儿的谱气儿,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所以,当年那些一幕幕永远在刘正光的眼前闪烁,老少爷们信任,他就得继续往前走,继续他的乡村“经纪”,把这片沃土“经纪”好!

文/图本报记者臧岳

新闻推荐

翰墨飘香整十年推广普及尚道远

翰墨飘香整十年推广普及尚道远本报讯中国龙城,宝地灵秀;舜帝故里,翰墨飘香。2013年12月28日上午,诸城市书法家协会成立10周年暨“红星家园杯”名家书法邀请展在诸城市超然台开幕。诸城...

诸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诸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