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脱贫,诸城靠什么
本报通讯员唐艳李芳
按照省定标准,诸城市有20个省定贫困村,分布在南部山区桃林镇和皇华镇,9300多户、26000多名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随着扶贫效益显现,贫困人数日益减少,今年,诸城确定了年底前率先脱贫的任务目标。
6月25日,皇华矮化苹果扶贫产业园顺利签约交接,管理方由皇华镇政府转为诸城市金盛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产业园扶贫主体中,政府把管理移交给企业,这是为何?带着疑问,记者一探究竟。
扶贫者要有思路和担当
沿马耳山环山路行至小庄沟村北,路上就看得到连片种植的果树苗,这里是今年刚刚栽植的矮化自根砧新型苹果,山岭上起起伏伏500亩,是该镇运用8个省定贫困村192万扶贫资金投资建设的。
去年,在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中,皇华镇确定以产业扶贫的方式进行。征得大部分群众同意,扶贫资金买成64000棵矮化苹果苗,分配给贫困村村民栽植。为提高村民积极性,避免新苗被毁,镇上要求挖出坑后免费领苗,各村下任务,统计了两次,上报树坑却不足9000个,这让扶贫者吃了一惊。
“贫困户没有管理技术,栽种后结了果还怕卖不出去,守着几亩薄地宁愿种点不一定有收成的粮食。”皇华镇镇长李刚告诉记者,分苗子分不下去,那就规模化栽种,让扶贫专项资金折股量化共建扶贫产业园。
在选址中,又遇到了难题,矮化苹果产量高,但山岭地土层太薄成活率不高,机械化应用也难。最初找的几块连片地,不是山石太多没有水,就是“牛槽子地”排不出水。临近植树节,李刚听说小庄沟村北连片地块,有承包大户愿意流转。此后,小庄沟、金巴沟、尚庄、官庄等村的部分岭地又被流转了出来。
3月16日土地流转完,只用12天的时间进行梯田改坡田、修建道路、深翻、打井等土地改造,最终苹果苗成活率在95%以上。诸城第一个500亩的矮化苹果园建起来,让李刚有了方向。
“园区要有更好收益,需要专业的实力公司进行管理,而且扶贫资金需要回收,动态帮扶村民。”李刚说。经过3个多月的筛选对接,正在向生态产业转型的金盛元公司被李刚找了过来。金盛元此前一直运行竹山生态产业园,有粮食、果树、中药等种植经验,并进行有机食品加工。
双方一拍即合,经过反复商讨,确定交接代管后,金盛元每年按扶贫资金10%的回报率返还20年。“当时也考虑使用固定分红的形式,但是果树前三年不结果,不少村民并没有同意这个方式。”李刚说,每年回报返还8个村,继续用于产业扶贫。
转变扶贫工作方式方法,是诸城市做好扶贫开发的要求。“通过扶贫开发的工作实践,广大干部可以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中磨练意志,在解决复杂问题和矛盾中增长知识、提升本领。”诸城市委书记李峰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干部有没有能力和担当,从***工作的实践中就能检验和体现出来。
贫困村有5个帮手
平日路在桃林镇淹没在大山里,一条条连接平日路的小路,都通往一个山里的村庄。数不清拐了几道弯,马路东侧有一条油漆小路,通往卜板台村。路边的惠发果菜基地、正大果菜基地把游客引往片片果园。
卜板台村三面环山,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在北山修建了3000米的园区道路,南山的路修了4600米。沿北山园区路上山,一垄垄旺盛的花生田里套种的茶树已经长出了几个叶子。这是惠发公司免费发放给贫困户的茶树种子,播在了北山阳光好的梯田上,不少村民为了保湿还撒上了麦秸。
南山因为光照稍差,被规划成了果树片区。村支书孔善勤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种的就是看天收的小麦、玉米、花生,因为车辆上不了山,只能靠肩扛肩背,几年下来,都成了撂荒地,现在路修好了,村民抢着种。
今年,诸城市提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思路,建立“五个一”省定贫困村扶贫包靠责任制,即由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市直部门、一家企业、一名镇级班子负责人、一名社区第一书记共同帮扶一个省定贫困村,带动全市贫困户脱贫。惠发公司出钱出物,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给出优惠政策,镇级班子负责人和社区第一书记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村委会和卫生室旧址20间房子,我们打算引进一家服装企业加工点,初步已经确定,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招工。村边废弃的大坑填平建一个农贸市场。”桃林社区党委书记孙中军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皇华镇王戈庄村,也有了一条1800米的“美晨幸福路”,山东美晨科技有限公司与政府补贴修筑。
6月23日中午,天下起蒙蒙细雨,记者路遇村里经联社会计盛怀仁骑摩托车往社区居委会报材料。盛怀仁说:“以前没修路,一下雨要蹚着泥北绕贾戈庄,南绕桥上村才能到镇上,多走5公里。”
重要的是,幸福路一修,村里引来了投资者。做挖掘机和物流生意的姜则龙,在村前流转了500亩土地,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岭地栽种樱桃,沿河平地规划出60亩建设30个蔬菜大棚。记者来到他的银领樱桃生态园时,他跟工人正在铺设自动喷淋管道。
“贫困村普遍存在集体经济基础弱、底子薄,农业产业规模和效益不高的问题,但是部分村庄要脱贫并不难,只要打开致富路,基础设施扶持修建,就能增加致富渠道。”诸城市扶贫办主任王晓华介绍说,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要把脱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考虑脱贫攻坚需要和贫困人口的服务需求,统筹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的困难、矛盾和瓶颈。
让村民关注发展
桃林有个“龙门口”,“盘踞村头数千年”。在桃林镇管家沟村,新修建起的旅游开发指挥部后有一棵200多年的大栗树,树下抬头看前方断崖处,状若龙头,后面的山涧犹如龙身,龙口处四季水流不断。
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二年的村庄,正在依靠深山环境和大面积的果树,发展龙门口生态旅游。“以前村前只有一条硬化路,通往环山路连通山外,现在我们村后正在修一条,600米的河道也在治理,做景观河。”管家沟村村支书丁青振告诉记者,有了发展的目标,村民干劲很足,村前山上的樱桃管理得井井有条。
今年开发公司上项目,村支书领着村民找商机,村容村貌有了大改观。这些变化,带来了小小知名度,来收购水果的商贩多了起来,周末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游。“以前烂掉一半的樱桃,今年卖了个干净。今年樱桃收入过万元的有五六户人家,过5000元的也有20多户,茶叶也有了销路。”丁青振说。
72岁的刘同青是卜板台村村民,南山上种着2亩花生,因为种得久,花生结果就开始腐烂,年年挑下来的花生秧带不了多少果,村里事务也不关心。南山路修起来后,村支书孔善勤去做工作,“孩子不在家,地还得种,日子也要过好,南山开发果园,果树苗免费发,你选个品种。”
刘同青听后心动起来,粮食不收,要是能种上2亩核桃,既能卖又能留着给孩子吃。如今,刘同青出门多了,看到人堆就往里扎,他要多听听村里接下来怎么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秋德通讯员李芳)“我在食品厂打工一月2000多元,对象在学校食堂打工一月也有1600多元,再加上土地出租费,一年收入差不多5万元了。”日前,家住诸城市昌城镇芦河花园的李大爷...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