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编织出富民大产业 寿光草碾子村成立合作社打造品牌,“非遗”草编焕发活力

潍坊晚报 2021-12-21 09:08 大字

600多年前,寿光市侯镇草碾子村村民便世代从事草编产业。直到今天,这一民间技艺仍在延续。不过,如今的草碾子村已带动侯镇草编走出一条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老年人赚“养老金”的同时,“草碾子”品牌扬名海外,草编在新时代有了全新的寓意。

□文/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方文婷王翠

老人一双巧手,编出自己的“养老金”

12月19日,记者走进以草编产业扬名的寿光市侯镇草碾子村,发现这里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与其他村庄有点儿不一样。几个年纪相仿的老姐妹正聚在李素琴老人家里聊天,她们坐在马扎上,左手拿着顶针“戳洞”,右手捏着茅草灵活穿梭,一边聊天一边将一根根茅草编成一个“茅屯”。

不止李素琴,草碾子村家家户户都在从事草编行业。该村妇联主席王瑞娟说:“草碾子村草编原料随处可见,销售渠道也很畅通,收入相对可观,所以村里劳动能力较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基本上都在做草编。”

侯镇北仉村村民薛林蓉今年70岁,趁着草碾子村大集,她将自己编制的餐垫送到鲁平草编合作社。薛林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一个星期可以编13个餐垫,一个餐垫可以赚3.5元,这份收入够我吃喝,还能剩点钱给孙子买点零食。”他们村里像薛林蓉一样的人有很多,农闲时大家都窝在家里做草编,赚零花钱。

50岁至70岁的村民利用空闲时间做草编,能赚一笔丰厚的“养老金”。王瑞娟说:“村里的老人通过编草编赚到的零花钱还是很可观的,虽然没有具体统计,但像李素琴这种手艺特别好的人,一天能编一个‘茅屯’,一个能赚60元。”

打造草编制作基地,传承“非遗”技艺

草碾子村的草编技艺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明洪武二年,始祖从山西移来即以草编为业。”2010年,侯镇草碾草编入选潍坊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传承这项非遗技艺,草碾子村打造了草编制作技艺传承基地。今年57岁的草编手工艺传承人李学灿从小接触草编,“我父亲手艺很精,我没专门学过,这是一个从小耳濡目染的过程。”李学灿说,做草编是一个看似轻巧、实则非常费神的过程。他做的草编制品数不胜数,大多数草编制品存放在村里的草编制作技艺传承基地里。

记者在基地里看到,这里的草编制品与村头、合作社门前所见的那些大不相同,这里的款式更多,造型更新颖,有传统的“茅屯”,也有创新的“宠物窝”,这些都出自李学灿之手。

据了解,草编制品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草碾子村人,虽然村里的年轻人很少从事这个行业,但他们大都会做草编。比起其他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草编的发展尚未停止,且在新时代创新材料、增设花样,打造品牌,迸发出新活力,“只要手艺不失传,下一代传承人就会出现。”

建立合作社,牵头打造“草碾子”品牌

鲁平草编合作社门前的草编产品堆积如山,该合作社负责人邱秀平介绍:“这些餐垫是寒亭区定的,这些笔筒是要运到美国的,这些‘茅屯’散售。”

今年54岁的邱秀平从事草编行业30余年。2014年,鲁平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连接着加工者和外贸公司,加工者从合作社接到订单,明确花样、数量、时间,并购买相应原料,编制完成后,将产品送到合作社。合作社核实质量、数量后,将工钱发给加工者。这种模式让技艺“变现”,村民可专注于编制,不用考虑销售。目前草碾子村有三个合作社专门负责销售,打造“草碾子”品牌。

不只销售模式,草编原料也发生了改变,更加适应市场化的发展。传统的草编材料是“柳子”,现在有了专门的编织绳,也就是PP绳。这种材料的变化,让草编制品更加紧致、鲜亮,也加大了走出国门的可能。

如今,草碾子村年产草编制品数十万件,产品主要用于出口,通过外贸公司远销到西欧、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从事草编的人员也不局限于草碾子村一村,侯镇依托草碾子村链接并带动周边30多个村庄的草编生产户,从业人员达3000人。未来,侯镇将建立集产品、美工、包装、运营、客服等于一体的人才体系,力争形成一条专业化草编发展产业链。

新闻推荐

盐碱地里咋种出高端西红柿 寿光市卧铺村村民:无土栽培技术帮了大忙

“我们现在种的都是口感型西红柿,生长期要比普通西红柿长半个月。这种西红柿最大特色就是风味浓郁,适合鲜食,能吃出几十...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