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80后创客的草莓致富经

农村大众报 2016-01-28 00:34 大字
“我种的草莓之所以受欢迎,不光是口感好,而且绿色无污染,‘吃货\’们通过微信扫描就可知草莓的整个种植过程!”1月23日,记者在定陶县陈集镇连集村草莓采摘大棚,采访了正在忙碌着的刘宏。

今年33岁的刘宏,从2012年开始种植草莓,目前已发展采摘大棚4个,一年纯利润近30万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无公害种植,微信扫描可知种植过程

“在草莓整个种植过程中,我一粒化肥都没用,主要‘喂\’芝麻饼和鸡粪。”刘宏说,为了达到纯天然无公害草莓的标准,他在种植草莓时,并没有用化肥,喷农药,生长出的草莓都绿色无公害,口感好,受到采摘市民和消费者青睐。由于不喷农药,许多草莓都让虫蛀了,但刘宏认为这是值得的。“虽然草莓被虫子蛀坏一部分,但是却赢得了许多客户,同时价格也上去了。”刘宏介绍,经过他“照料”“出生”的草莓,在包装盒上会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身份证”,“吃货”们可以通过手机扫描的方式,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草莓的“成长”全过程,让大家买的安心、吃的放心。

记者看到,在刘宏每个草莓采摘大棚里,都放养有一箱蜜蜂。“这是为草莓授粉的。”刘宏说,蜜蜂授粉比人工均匀,而且安全无公害,省时省力。去年草莓开花时,刘宏专门花10万多元从寿光市购买了20多万只蜜蜂为草莓授粉。

目前,刘宏的四个大棚种植了两个品种的草莓。他介绍,又红又圆的草莓叫“红颜”,上个月刚上市时卖50元1斤,现在30元1斤;瘦长的草莓叫“香蕉”,现在能卖100元1斤。

微信群推广,草莓终于不贱卖

刘宏告诉记者,前三年,他种的草莓长势不错,却没能挣到钱。“像伺候孩子一样伺候草莓,年年获得丰收。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大部分人不知道我这里有草莓采摘园,最后只能低价卖给超市、商场。”刘宏说。

眼看草莓都要烂在地里,刘宏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只好挨个商店、超市推销自己的草莓。不过大多数不买账,不是嫌他的草莓熟得过了,就是嫌太生了,总之受到的刁难数不胜数。

“去年流行微信,朋友圈的朋友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是平时联系的企业负责人,我就在微信里发一些草莓的图片,介绍我们草莓是无公害的,很多朋友就订货或者自驾游过来采摘。”刘宏介绍,他一开始先是在微信里发图片,后来想到这些好友都是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就建一个微信群把他们聚集到一块,在群里推广无公害草莓。

创新推广方式后,刘宏再也不用愁卖草莓了。“去年,我组织了手机微信推广活动,元旦期间来采摘的人数超过1500人。卖草莓比以前方便多了,轻轻一刷,销售信息就能发出去了。”刘宏说。

未来还要再种35个新品种,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今年是我种植草莓的第四年,草莓长势比往年都好,顾客也非常多。”看着满园采摘草莓的顾客,刘宏喜上眉梢,他说,临近春节正是草莓采摘旺季,他的草莓采摘大棚每天都会迎来许多客人,“尤其每逢周末,一天就能收入好几千块钱,预计今年至少能收入30余万元。”

草莓园火了,同样红火起来的还有附近村民的日子。今年65岁的李红梅在草莓园打工已经快4个月了。来打工前,她已经将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生活主要靠在外打工的子女寄钱。从未外出打工的她,如今每月都能按时领到2100元工资。“每天就是给草莓疏苗,这段时间采摘,活不累,挣得还不少。”谈到这份工作,李红梅十分满足。

在草莓园,像李红梅这样的工人还有20个,他们大多是附近的村民。每天70元的工资,让他们成为领薪的“上班族”。

“未来草莓园计划再种植35个品种的草莓,明年还要在流转的土地上扩大规模。当然,这并不是我的最终目标。我希望能够依靠草莓园的示范带动效应,让附近村民都能通过种草莓致富。”刘宏说。

新闻推荐

以壮士断腕决心降低GDP“碳强度”

日前,寿光有关部门在街头宣传低碳环保理念。□本报记者戴玉亮石如宽本报通讯员张永升11月15日15时,寿光侯镇项目区大地盐化集团寿光金太阳热电有限公司厂区内,大地...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