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许孟镇怎样撬动瓜菜产业升级
春寒料峭,但走进许孟镇大珠子村农民封金利的第4代新型冬暖式大棚里时,迎面扑来一股暖意。老封指着绿叶黄花和即将采摘的油瓜兴奋地告诉笔者,栽植短短4个月,收入高达3万元,投入的9万元已经回收了三成。“一个高效温室蔬菜大棚,抵得上一座小工厂!”
据了解,一个占地面积2亩的第4代温室大棚油瓜产量可达3万公斤,年收入最高可达9万元,是普通冬暖式蔬菜大棚收入的4倍。目前在该镇,像这样的大棚已建成83个。以推广建设第四代蔬菜大棚为切入点,许孟镇拉开了推动瓜菜产业升级的序幕。
路子怎么趟?订单农业来帮忙
许孟镇是“中国西葫芦第一乡”,有种植传统瓜菜大棚的优势,但传统大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效益偏低的问题困扰了瓜菜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如何进一步向有限的土地要效益?如何推动瓜菜产业升级?成为镇党委、政府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件大事。去年秋,该镇从解放思想入手,先后4次组织镇村干部、群众代表到寿光市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孔家胡子村“取经”,用成功的典型来引导群众更新观念,并与寿光蔬菜公司确定了发展“订单农业”的合作关系。由蔬菜公司包建棚技术、包管理技术、包产品销售,实行全程技术指导,种植品种以油瓜、西红柿等为主,产品全部出口俄罗斯。
确定发展方向后,该镇率先在大珠子村调整规划了300亩土地作为高效温室大棚示范基地,目前已经建成68个。通过典型带动,高效温室大棚已辐射周边村庄发展,朱家老庄村已规划 300亩,建成12个;东瓦窑沟村规划200亩;大茅庄、九凤村等村的规划也已完成。全镇计划三年新上500个新式高效温室大棚,大棚总量达到5000个以上,瓜菜总收入突破3亿元。
资金哪里来?四措并举解难题
有钱好办事,没钱能不能办成事?该镇在大珠子村规划建设的一期工程68个大棚总投入700万元,而大部分建棚农户没有多少存款,如何突破资金“瓶颈”?
为解决这个难题,该镇采取集体补一块、企业垫一块、银行贷一块、群众借一块的办法。建棚前期投入,包括削高填平、整理土地以及水、电、路配套费用由村集体统一承担;通过与蔬菜公司协商,由公司先期为每个大棚垫付2.8万元的种子、化肥、材料等款项,垫付款从产品回收中分期分批逐步偿还;争取县农业银行支持,并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其中,由合作社对贷款社员初评并做出担保,银行集中审核,给予每个初建棚户2年期限3万元的小额贷款,形成了镇党委、政府牵线、农民合作组织搭台、银行和农民同受益的资金供给体系;另外,由建棚户自行筹集3万元。这四项措施的实施,有力保证了新型冬暖式大棚的顺利建设。
市场如何闯?科技推动创品牌
第四代蔬菜大棚投入高,但如何保证蔬菜质量,使高投入得到高回报?为解决技术保障和产品销售问题,该镇与寿光蔬菜公司签订包技术、包销售协议,并从寿光市科协聘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传授技术,指导栽培管理。
为提高品牌带动作用,大珠子村组织成立了绿丰瓜菜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规划建设瓜菜交易市场、工厂化育苗大棚、综合服务社区等配套设施,有效解决农业增效难题。
通过点上突破、面上提升,加速了许孟镇瓜菜产业升级步伐。目前,全镇瓜菜专业村发展到20个,蔬菜大棚4000多个,瓜菜轮作面积达3万亩,年交易量6000万公斤,交易额达1.65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张吉梅)今年以来,叩官镇坚持一手抓劳务输出,一手抓就地转移就业,实现了劳动力转移新突破。今年以来,该镇对外输出劳动力4000余人次,县内就地转移3000余人次,增加农民收入过亿元。...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