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参加剧社展露戏剧才华

潍坊晚报 2017-11-26 11:20 大字

19岁的崔嵬在青岛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海鸥剧社,展露出艺术才华。国难当头,由他改编、演出的街头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引发全国轰动,因一篇揭露当局罪恶的稿件,崔嵬被迫逃往上海,他创作的话剧《察东之夜》,多个剧团争相演出,反响强烈。一时间,崔嵬被尊称为“国防戏剧家”。

创作导演进步剧目点燃岛城戏剧之火

1930年,崔嵬在原青州十中楮校长的指点下,考入了赵太侔创办的山东省立实验剧院。赵太侔在美国学过舞台美术,回国后任北平艺专话剧系主任。半年后,剧院因经费没有着落而停办了。崔嵬在王统照的介绍下又去威海找了一份工作。

1930年冬,国立青岛大学建校后,赵太侔任教务长,原实验剧院的杜建地、李云鹤都来青岛投奔。这时,19岁的崔嵬也从威海回到青岛,在青大中文系当旁听生,同时在《青风报》当记者。青岛大学建立了地下党支部,由王弢(后改名王林,解放后曾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任书记。

1932年,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左翼剧联青岛小组成立,对外叫“海鸥剧社”。崔嵬与杜建地、李云鹤都参加了,剧社由俞启威领导。

这年春天,海鸥剧社在青大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剧目有《工厂夜景》《月亮上升》,崔嵬担任两剧的导演。演出时,轰动了岛城,礼堂里座无虚席,上海的《文艺新闻》以《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为题作了报道。

演出不久,学校爆发了大规模罢课,一些学生遭到反动当局的逮捕和学校的开除,党支部书记王弢逃离学校去了北平。青岛大学被改组为山东大学,俞启威继任了山大党支部书记,他是当时中共青岛市委宣传委员。俞启威把海鸥剧社发展到社会上,在青岛最大的剧场“大舞台”(今永安戏院)公演了《SOS》《乱钟》等剧目。崔嵬针对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抵抗政策,与杜建地一起创作了话剧《命令!退却第二道防线》,他集编、导、演于一身,显露出艺术才华。

崔嵬还到一些基层单位组织业余戏剧活动,先后在文德女中、铁路中学、市立女中(今青岛二中)等学校辅导排演了《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父归》等剧。他还在电报局等单位协助组织职工剧团。崔嵬把戏剧之火点燃岛城,他辅导过的青年中不乏后来的名流大家。

改编《放下你的鞭子》街头出演引起轰动

1932年冬,俞启威准备到崂山农村去了解地形,并宣传抗日,他先找崔嵬商量。当时的崔嵬已经成了一个高大的青年,他收到上海的朋友寄来的一本杂志,其中有一篇是陈鲤庭写的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是反压迫、反剥削的舞台剧。

崔嵬等人读了剧本,觉得可以改编一下演出,不幸的是这本杂志在传阅中被弄丢,于是,崔嵬与杜建地重新构思,把两个主要人物——卖艺人改为父女,语言风格换成当地的方言俚语,内容改为抗日的。崔嵬把话剧改编为广场演出的活报剧,剧名改为《饥饿线上》。

1933年正月初二,崂山北侧的王哥庄街头来了几个卖艺人,引来了一群渔民围观。一个老汉拉着胡琴,一个姑娘唱着小曲,姑娘又冷又饿,唱着唱着倒了下去,老汉拿起鞭子抽打。观众中一个青年挤进去,拉住老汉的手说:“放下你的鞭子!”老汉泪流满面:“俺也不忍心打自己的闺女,俺在东北的家乡让日本鬼子占了,逃难来到青岛,靠卖唱赚几个钱吃饭。”青年领着老乡们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原来,这是崔嵬他们演出的活报剧。演老汉的是崔嵬,演青年的是俞启威。围观的渔民或痛骂或流泪,大家的心中被激起抗日的波澜,老百姓纷纷把花生、瓜子、年糕等塞到演员们手中。

此后,该剧在东北、广州、北平等地演出均引起轰动,剧名恢复为《放下你的鞭子》。抗战初期,崔嵬的故乡也到处在演这部街头剧。

含泪编写《察东之夜》获称“国防戏剧家”

1933年春天,由于叛徒出卖,青岛地下党遭到破坏,俞启威被捕。

这一年,青岛西镇(今青岛台西地区)的贫民窟脏土沟发生了一场大火。崔嵬了解到,是反动当局要撵走贫民,而贫民无处可去,当局便纵火撵人。他在报上发表了《脏土沟大火下不堪卒听难民口中语——呜呼!杀人放火者谁?》揭露了事实真相。反动当局大怒,刊登此文的《青风报》受到警告,崔嵬被开除,并上了抓捕名单。他又一次被逼离开青岛。这一次他去了北京,考入民国大学,为北师大导演《婴儿的杀戮》等,为唤起民众谋求民族的解放而奋斗。因演出效果强烈,崔嵬引起当局注意。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他趁乱逃过盯梢的眼睛,登上南下的火车去了上海,这是1935年的8月。

孤身到沪的崔嵬参加了月明影片公司旗下的东方剧社,任编剧和演员。该社由地下党金山等人领导,张庚、丁里、孙维世等都在这里,崔嵬与丁里同住一间狭窄的阁楼。

这年12月,从北平传来了“一二·九”爱国运动的消息,激奋之下的崔嵬写了《失去家乡的母女们》,上演后令观众悲愤心碎。1936年,崔嵬首次参演电影,在《十字街头》中饰卖糖小贩。当时,国民政府仍然采取不抵抗政策,允许汉奸组织“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这意味着华北五省名存实亡。消息传来,崔嵬涕泪长流,奋笔写下了话剧《察东之夜》,发表后,多个剧团争相演出,反响强烈。一时间,崔嵬被尊称为“国防戏剧家”。

崔嵬的导演才华和他的表演示范能力令大家佩服和爱戴。陈荒煤在回忆文章中提到:“排戏时他一人示范几个角色,忽而男角忽而女角,演到悲惨处,听讲的演员都流泪了。”有一次,崔嵬去给工人排戏,为了躲开盯梢的“尾巴”,绕一大圈路,一天没吃饭,女工们凑钱买了两碗面来,看着让他吃完。

新闻推荐

丁峕与《日照县志》《日照丁氏家乘》

丁履清丁英原丁峕,字及庵,另字羲人、忆慈,号钝斋,又号适园,涛雒人。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卒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康熙五年丙午科(1666)举人,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以优异成绩获取二甲二十四名联捷进...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