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染翰墨香 文化名市溢彩流光 潍坊市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市民得实惠城市添底蕴
中国画都、刺绣传习课堂、年画免费培训班、文化惠民演出……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潍坊市全面保障改善文化民生,打造潍水文化城市品牌,做强做大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全市文化事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文化名市”的口号,潍坊市推出一系列公益文化活动,让文化惠及市民、走进乡村,为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书画产业
青年画家人才辈出,作品频获各类大奖
潍坊书画名家辈出,文化传承脉络鲜明。近年来,潍坊市涌现出了一批有作为、有影响力的青年画家,并频频在省内、国内荣获各项大奖。2013年,潍坊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华杰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荣获山东省第六届“泰山文艺奖”美术类作品一等奖;2015年,潍坊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勇的作品《民生——第一时间》荣获山东省第八届“泰山文艺奖”美术类作品一等奖(“泰山文艺奖”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省文艺界最高规格的政府奖)。
10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勇位于高新区的工作室看到,他正在构思创作“潍县集中营”系列作品。在画室一角,记者看到《民生——第一时间》的底稿,作品描绘了记者蜂拥在一起拍摄的场景,十几名记者分四个层次,有的跪着,有的半蹲着,还有的站着,最后一排踩着板凳站在高处。尽管他们的角度不同,但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前方同一个事件。
王勇说,他格外关注民生,这幅作品从记者对民生报道的角度入题,为了更好地表现记者报道时的神情,他特意找了身边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朋友当模特,观察他们采访时的表情,展现作品的真实性。“这幅作品花费了三四个月时间完成,最难的要属记者们的前后排位,为了画面更加完美,我先用电脑一点点排位,在经过反复修改后,最终确定方案。”王勇说。
在去年的中国画节上,王勇还用水墨画形式展现身边的潍坊好人王乐义、刘晓清,用艺术的形式弘扬社会美德,传播社会正能量。作为市政协委员,王勇曾多次提出与文化有关的提案,部分提案还得到了市领导的签批,为潍坊市建设“文化名市”贡献了一份力量。节会经济红红火火,“中国画都”成色足
十八大以来,节会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潍坊市文化交易的红火。潍坊国际风筝会、中国画节、文展会、翰墨青州书画年会、诸城大舜艺术节、高密红高粱文化艺术节等众多文化节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文化产品的展示交流提供了优质平台。
潍坊作为有名的书画之乡,在文化改革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来创新举办中国画节,极大促进了书画艺术市场的繁荣。
2013年4月21日,第三届中国画节在鲁台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中国画都山东潍坊”揭牌,潍坊市被中国画学会命名为“中国画都”,这标志着潍坊的中国画产业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画节的总交易额和到场参观人次从2013年的8.63亿元、约42万人次,2014年的9.63亿元、45.1万人次,2015年的8.5亿元、48.5万人次到2016年的6.7亿元、48万人次,这一串串的数字记录了盛会的一个个突破,“中国画都”称号实至名归。
今年2月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市”的任务目标。4月14日,第七届中国画节开幕式上,市委书记刘曙光为刘大为、杨晓阳、卢禹舜3位艺术家颁发“文化名市”建设高级顾问聘书,他们成为潍坊市首批“文化名市”建设高级顾问。
经过多年发展,潍坊逐渐成为书画艺术市场重地,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潍坊当地书画收藏家队伍不断壮大,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群体也加入到书画鉴赏与收藏队伍中。据潍坊市画廊协会会长田纪文介绍,目前潍坊市共有画廊400多家,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年交易量高于100张的中型以上画廊就有五六十家,其中不少在全国都相当有知名度。
非遗传承
从报纸上看到消息,赶来免费学习刺绣
10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奎文区佳成大厦803室的潍坊刺绣传习课堂看到,“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负责人徐宁正在教如何构型和搭配颜色,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理论课结束后,学员们有序地坐在绷架前开始穿针走线。
今年31岁家住润地凤凰城小区的张淑君上个月从《潍坊晚报》上看到免费学刺绣的报道后,特意赶来报名。经过学习,她已经基本掌握了刺绣的针法,开始上手练习。“要不是看报纸,我还真不知道有这个免费课堂,虽然是免费学,但老师们都很用心,一些老学员也经常指导我。”张淑君说。
当天,张淑君3岁的儿子也跟着来了,小家伙看到针线后,忍不住伸出小手去摸,走起针来也是有模有样。“从小让孩子接触刺绣,了解潍坊的非遗文化,对他的成长很有帮助。”张淑君说。
在位于潍坊市美术馆的潍坊年画艺术人才创作培养培训班,记者看到学员们正在认真学习年画创作,28岁的于正园正在创作潍坊年画《钟馗》。于正园家住奎文区,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版画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少儿美术培训行业。“我们也有传统民俗课程,教孩子们学剪纸、风筝、年画等潍坊民俗。”于正园说,他一直很想全面学习一下潍坊年画,苦于没有找到适合的机会,今年经学生家长介绍,他报名参加了年画培训班。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了潍坊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看到了老一辈艺人对文化的执着,更学到了很多年画知识,对我的美术教育很有帮助。”于正园说,此次培训后,他会把年画培训班学到的知识教给孩子们,让他们从小了解潍坊传统文化,为潍坊市的“文化名市”建设注入一股新鲜力量。
对60多个非遗濒危项目进行有效抢救
记者了解到,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潍坊市不断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如今潍水文化已成为潍坊市的一张城市名片。
近年来,潍坊市成功创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收集整理非遗资源线索2万多条,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6项、省级72项、市级232项、县级102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38名、市级233名、县级901名。
潍坊市积极推进非遗活态传承,举办“九千绣花女”潍坊刺绣培训等多个项目免费技能培训,对诸城派古琴、潍坊核雕、高密茂腔、青州八角鼓等6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项目进行了有效抢救,让这些项目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大力开展非遗特色场馆建设,建成17处高标准非遗专题博物馆、300多个非遗项目传习所、14个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和8个校园传承教育基地,规划建设了30处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建成一批镇、村级非遗展示室,打造了杨家埠民俗大观园等20多个以非遗展示传习为主题的大型文化园区。
另外,潍坊市还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编著校园非遗传承教材,在1000余所中小学开设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教学,每年有近5万名中小学生参加非遗学习教育活动。
影剧创作
《大掌门》《红高粱》热播“李二嫂”系列吕剧获大奖
近年来,各大影视剧制作公司纷纷来潍坊挖掘制作具有地域文化元素的影视剧作品,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以年画为题材的“民族文化”抗战大戏《大掌门》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强档播出,获得较高收视率。《红高粱》电视剧在全国多家省级卫视播出,广获好评。
10月10日上午,高密首部茂腔戏曲电影《红高粱》在东北乡景区“十八里坡”红酒坊举行开机仪式。该电影具有浓浓的高密传统文化气息,歌颂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勇于战胜一切侵略者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高密人勇敢、淳朴、善良的传统美德。该电影将在单家大院进行为期20天的拍摄,上映后将更好地宣传红高粱文化品牌和高密红高粱之乡。
值得一提的是,《李二嫂后传》是潍坊艺术剧院系列大型现代吕剧之一,与《李二嫂改嫁》、《李二嫂的新故事》等均是在潍坊本土吕剧的优秀剧目基础上,结合时代新气象改编的“李二嫂”系列大型现代吕剧。《李二嫂后传》曾创下演出千场的纪录并进京演出,《李二嫂的新故事》在2013年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导演奖、山东省第七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和十艺节优秀演员奖等多个奖项。
新创作的吕剧《板桥县令》现已签约2017年度大型舞台剧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将在2018年2月1日首演。
另外,潍坊市还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挖掘中国古代、近代及当代的优秀文化资源,抓好优秀传统文化题材艺术创作。新创作大型茂腔戏《王尽美》、大型现代京剧《舒悦妈妈》和《十字路口拣个妈》、《破镜重圆》等一批小戏。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工作取得好成绩,实现了新突破,潍坊市共有4个项目入选,资助金额450万元,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文化惠民
每年演出3000多场,第二届市民文化节受众50万余人
近年来,潍坊市推出“文化惠民大舞台”公益演出、“薪火相传”展演以及“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下乡系列公益文化活动,让文化惠及市民、走进乡村,为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今年9月份,潍坊艺术剧院承办“文化惠民大舞台”公益演出,上演了传统吕剧《墙头记》、传统京剧《凤还巢》、儿童剧《海的女儿》3场公益演出,深受市民喜爱。家住祥瑞家园小区65岁的刘先生是一位吕剧迷,公益演出期间他到现场观看了《墙头记》。“很多年没有现场看戏了,很过瘾,还不用自己掏钱,希望这样的公益演出每年能多举办几场。”刘先生说。
近年来,潍坊市每年组织文化惠民演出3000多场。2017年,潍坊市重点组织举办了第二届潍坊市民文化节,搭建全市文化展示交流载体平台,打造省内知名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本届市民文化节以“讲潍坊故事,赞美好家园”为主题,活动从6月开始一直延续至9月底,总共举办、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200余项,活动范围辐射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内容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创意、朗诵、非遗等多个门类,参演人员5万余人,受众50万余人。下步目标
确保“文化名市”建设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到位
据了解,下一步,潍坊市文广新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四个城市”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确保“文化名市”建设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市文广新局将着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市县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市级博物馆群规划建设。积极推动各县市区建设完善美术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性展馆,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高标准建设好镇(街)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全面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总分馆制建设,深化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文化志愿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创新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公益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重点举办好第二届市民文化节和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
另外,还着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工程。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重点抓好坊茨小镇、大英烟旧址、松园子街旧居等重点文物修缮保护。
落实好《博物馆条例》,推动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创新发展。实施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及“乡村记忆”工程。深入推进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把保护区建设成为文化与旅游、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打造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样板工程”。加强非遗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组织举办第二届潍坊传统工艺设计大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一人一艺”试点。
新闻推荐
青州经济开发区扎实推进两新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以“学”促“做”,建立健全一系列长效机制,激发党组织在服务发展、服务人才、服务文化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助推非公企业加...
青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