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农民画画挣钱
青州农民画形成完整产业链,年交易额6000余万元
最近,青州市弥河镇的“马大姐农民画专业合作社”刚接了几个订单,理事长马秀花赶紧将命题发送给合作社会员,几天后,会员们创作完成并通过审稿后,可以如约拿到报酬。这些会员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农忙时种地农闲时作画,而像这样的合作社在青州有多个。7月7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在“中国农民画之乡”青州,农民画作为发展大众书画的突破口,与农民增收、旅游发展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该市农民画从业者3万余人,年创作农民画达50万幅,年交易额6000多万元,具有中等创作水平的青州农民画画家年人均增收2万元。
农民马玉萍的农闲生活
一有空就跑去学习创作农民画
42岁的马玉萍是青州市弥河镇中黄村人,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眼下正值农闲时节,以往到了这个时候,像村里大多数家庭主妇一样,聚在村头大槐树下聊聊家长里短是马玉萍的主要消遣方式。如今,她只要一有空就往几里地外的镇政府跑,跟这里的老师们学习农民画创作。
7月7日,记者来到弥河镇农民画创作培训中心时,马玉萍正手持画笔,专注地描绘着一幅中秋题材的农民画。画面上一家人围坐桌前,正其乐融融地吃着团圆饭,一轮金黄色的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中,就像农家中秋团圆的场景,用色鲜艳、画面饱满。
常年在地里劳作,马玉萍的肤色被晒得黝黑,双手也变得粗糙,不过这双常年握着锄头的手拿起画笔来也是有模有样。她正在创作的作品是一位客户刚预订的“农家乐”主题中的一幅,这幅画创作完成后她就能拿到两三百元的报酬,这比她在地里劳作、打零工要挣得多,最重要的是,她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工作。
画画不仅圆了她的梦,还能增收
马玉萍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她自小就喜欢画画,但那时候的农村家庭没法提供专业学习美术的条件,家里勉强供她读完了初中,之后她就开始四处打工,画画对她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结婚之后,设计几个鞋垫新花样、给孩子衣服上做点装饰,是她能够施展自己画画天赋的仅有的机会。
听说镇上请来了专门的老师教村民们画农民画,在外打工的马玉萍忙完手上的活立马赶了回来,但培训班已经结束了,她便跟着参加过培训的学员学习画画,很快她画的画便能拿得出手了。
如今,她加入了镇上马秀花的农民画专业合作社,只要有订单她就来帮着画。“从没想过有朝一日可以真正拿起画笔画画。”马玉萍说,现在家里还种着几亩果园,农忙时她在家种地,农闲时来帮忙赶订单,画画收入要比种地高不少。
青州农民画产业发展
成立农民画专业合作社,接到订单分给会员干
马玉萍所在的“马大姐农民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去年8月份,成立以来,全国各地的订单接踵而至。创立者马秀花是弥河镇闫刘村人,与马玉萍一样,在接触农民画创作之前,她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如今已经是青州小有名气的农民画画家。
村里土地流转之后,马秀花把画农民画当成了自己的主业,经常参加省、市组织的农民画培训班。作品创作出来了,如何让别人了解?除了参加青州市组织的各乡镇农民画展览,在镇政府帮助下,马秀花通过淘宝店、微信宣传当地的农民画。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找到马秀花购买农民画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她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她有了成立合作社的念头。
马秀花说,他们合作社平均一个月就能接三四单,一单二三十张画作。“我刚接了一单,客户要15张‘农家乐\’主题的装饰画。”接到订单后,马秀花根据自己记忆中的童年趣事画了一张样稿给客户发了过去,对方看后很受触动,双方很快确定了画作内容。她根据命题将任务分派给合作社会员,会员们既可以到镇上免费提供的农民画创作培训中心创作,也可在家中绘制完成。创作完成后交由马秀花统一审稿,最后交给买家。如今,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四十多人,每人每年增收至少3万元。
让马秀花高兴的是,他们的作品如今还得到了一些专业画廊的青睐,她刚接的“农家乐”订单就是青岛一家画廊订购的,这意味着她的农民画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建画院和博物馆等平台,还开发农民画衍生产品
不仅每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民画创作培训中心,为了全面规范、提升农民画的创作质量、激发创作者热情,青州市积极搭建平台,在当地建起了中国青州农民画画院和青州市农民画博物馆,既为农民画培训、创作提供了场地,也为农民画展览、交易搭建了一个平台。
走进中国青州农民画画院,在这里不仅能够了解青州农民画的历史,也能够近距离接触画家现场创作,还能够买到极富青州特色的农民画作品及衍生品。山楂、柿子、银瓜等青州特产,宋城、云门山、偶园等青州风景名胜,也成为青州农民画的主角,极富地域特色。
在这里,各个乡镇、街道都有各自的农民画画院,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创作者可以在这接受培训、进行创作、展览、交易,真正实现“一张画,一亩田,农忙种田,农闲挣钱;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描绘农民梦,建设新农村”。
在黄楼街道农民画画院里,71岁的马季青拿出了不少代表作品在这展销,他是青州市唯一一位“全国十优农民画家”。在他的影响带动之下,他的儿子、女儿全都从事农民画创作,今年9月份,还将在山东艺术学院举行全家作品展。“我就是个农民,真正是农民画农民画。”马季青说,农民画的主题是自己的身边故事,人人能看得懂,不但能获得收入,还能实现自身价值。随着知名度提高,买家慕名而来,马季青如今专职在农民画画院进行展览创作。
“我的这幅《盼》已卖出去40多幅了。”在云门山街道农民画画院,画家刘艳华说,自己从2014年开始来到这里进行专门创作,这里为青州农民画走向市场、实现艺术价值搭建了重要平台。
在画院,还能看到服装、瓷板画、杯垫、包等各式农民画衍生品,成为农民画创作者盈利新渠道。
借助“互联网+”,开设网店30余家,微店200多家
对于农民画的定义,中国美术书法家(青州)创作服务中心展览部主任宋晓说,它并不是单纯字面上体现的农民画的画,凡以三农为题材创作的作品都可称为农民画,它的创作主体是农民,也包括一些专业画家。具体到青州农民画,它的特点是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鲜明,富有地方特色,青州市也在去年被授予“中国农民画之乡”荣誉称号,是山东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市。
近年来,青州市把农民画人才培训作为发展农民画产业的关键措施来抓,积极组织培训,目前全市农民画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其中协会会员2080人,省级农民书画美术研究会会员50人,创作骨干360余人,1人被评为“全国十优农民画家”,山东画院农民画创作员6人,评选2015年度、2016年度“青州市十佳农民画画家”,带起了全市学农民画、画农民画的“农民画热”。
青州农民画产业如今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销链条。在农民画从业者中挑选出优秀作者600名,与其签署三方协议,由农民画画院统一派发作品命题或样稿,由签约作者在家中绘制完成,之后交给画院统一审稿,审定通过的作品通过各乡镇画廊、农民画画院、农民画博物馆等销售平台进行统一销售。农民画专业合作社在青州共有10家,以会员合作形式,推动农民画产业发展。另外,借助“互联网+”模式,青州农民画产业从网络寻找突破口,目前全市已开设农民画网店30余家,微店200多家。
截至目前,青州全市年创作农民画已达50万幅,年交易额6000多万元,具有中等创作水平的青州农民画画家年人均增收2万元。
文/图本报记者周晓晴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与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6月29日,青州市园林局组织全体党员赴革命圣地孟良崮开展...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