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打打16年,400佛像现真身
青州艺人孙鼎万琢磨出仿古佛像雕刻技术,盼后继有人
在青州市邵庄镇陈家车马村有一位年近五十的雕刻艺人,他名叫孙鼎万,无论冬夏,他家的院子里每天都传出各种敲打声,家门口都是成条码放在墙角的青石和满地的白色粉末。12月1日,记者专访这位雕刻艺人了解到,他由于家贫上完小学后就辍学了,为补贴家用做过木工。1997年开始专注于雕刻佛像,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雕刻出400多个精美绝伦的仿古佛像。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多收几个徒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十岁时萌生雕刻想法
12月1日,记者来到了青州市邵庄镇陈家车马村孙鼎万的家,一名约50岁的中年人迎了出来,他就是孙鼎万,见记者便问道是否来学佛像雕刻的,记者表明来意后,他便热情地把记者带进了他的工作室。孙鼎万告诉记者,他正在修一座佛像的耳垂,记者便坐在旁边观察了起来。大约5分钟后,他修完佛像耳垂,与记者交谈了起来。
据孙鼎万介绍,他1967年出生,小时候家里很穷,别说是电视机了,就连收音机也没有,他每天只能和村里的小伙伴玩扔石子、推铁环之类的游戏。现在回忆起来,那段日子就像是早期电影的默片,只有影像没有声音。“那段日子唯一让我有印象的就是跟着祖父看他干活。我祖父从事石料加工雕刻工作,做石磨和喂牲口用的槽头。虽然只是石料的粗加工,但每天也需要用锤子和刻钉敲石头。那时我就想或许有一天我也能和石头打交道。”孙鼎万告诉记者。
“祖父的职业只是给我种下了念想,以后的日子还是以学习为主。”孙鼎万告诉记者。一直到10岁上三年级那年,父亲带他和堂哥去驼山玩,爬到山顶附近时发现石窟里有菩萨像,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虽然落满了尘土,但还是栩栩如生,他足足看了十多分钟,直到父亲催他继续爬山时才离开,那时孙鼎万内心深处便萌生了雕刻菩萨像的想法。
由于家贫很早辍学,迫于生计学做木工
当同龄的孩子都在专心读书的时候,孙鼎万却在小学毕业后选择了辍学。据孙鼎万介绍,当时的他品学兼优,但由于父亲身体不好,便辍学回家务农了。最初只是在家里打下手,后来父亲的身体恶化后他开始承担家里的全部农活,栽黄烟、种地瓜,基本上所有的农活他都干过。16岁那年,为了补贴家用,孙鼎万开始在农闲时节学习做木工。
“当时主要是学做板凳和八仙桌,我还记得第一次上街叫卖时,是去临淄呢。“孙鼎万告诉记者,当时由于刚学木工,他做出的八仙桌质量并不好,市场价45-60元一张的八仙桌他只买了35元,虽说当时的35元并不少,但除去木料成本后,也就大约能收支相抵,跟自己的付出是不成正比的。
几年以后,孙鼎万的木工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外出做木工活的奔波和前景的不明朗使孙鼎万开始考虑是否该换个行业试试。孙鼎万说,虽然他做的东西都能卖出去,但经济来源十分不稳定。那时他是骑着自行车串村子找活的,一天至少要走七八十里地,三四天没活很正常,最少的时候一个月只有2笔生意,加之当时的青州并没有木雕、嵌银厂等细致的木工工厂,所以他感觉木工的发展前景并不大,就计划着找个稳定些的行业试试。
龙兴寺佛像出土后,孙鼎万踏上复刻路
1992年底,孙鼎万去了青州石雕工艺厂学习雕刻,当时厂里还请来了莒南县的一位师傅教学员们制作切割方圆、制造石桌石碑等基本技术。
孙鼎万告诉记者,1996年10月,青州龙兴寺窖藏石佛造像出土,这批造像的年代跨越北魏一直到北宋,佛像雕刻之精美、贴金彩绘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还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彼时,孙鼎万潜意识中的雕刻佛像想法也被激发了出来。
“1997年,那批佛像被移到青州市博物馆收藏,年底开始对外展出,那一段时间我几乎是天天蹲在博物馆里。”孙鼎万告诉记者。他至今还记得当时佛像被放置在博物馆东展厅的二楼。第一次见到那些佛像时,他就深深被佛像雕刻者的精湛技艺所震撼,足足在佛像前站了一个小时才离去。
之后,孙鼎万便开始致力于佛像雕刻,由于博物馆不允许拍照,他没法比着照片做佛像,只能凭着印象雕刻,雕刻过程中一遇到拿不准的地方,就骑着自行车去博物馆看,有时候因为眉毛、眼睛、耳垂的雕刻细节,他在博物馆里一呆就是一上午。一个多月后,他的第一个佛头雕刻成功了。
静心雕佛盼手艺延续
孙鼎万告诉记者,我国的佛教造像在北魏至唐代时到达顶峰,从宋代开始逐渐衰弱,后来就断了线。他和几个朋友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仿古雕刻制品,把断了近千年的“线”重新连接了起来。
据介绍,该仿制工艺相当复杂。选取的石料是与出土的佛像相一致的青州特产“十三层白”,为防止石料在现代化开采时被震出“惊纹”,开采时必须完全靠手工。雕刻一件作品需十多道工序,仅佛像的面部就要花去雕刻师20多天的时间。为使佛像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彩绘选用的是矿物颜料,贴金部分则是纯金制成。
采访过程中,孙鼎也向记者表达了他的心愿。他说,很多朋友都劝他去城里开店做机械化生产的生意,但他觉得一旦将佛像放进商业运作,就要考虑店铺的盈利和亏损,也就很难再通过雕刻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雕佛艺术中去了,所以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家中安静的研究雕佛,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运用雕佛来赚钱。
孙鼎万还告诉记者,技艺的传承也是他最担心的一个问题。以前有很多人前来学艺,但只有一个留到现在的。雕佛工作又脏又累,且终日对着冰冷的石头,十分枯燥,所以很多人干了几天就放弃了。因此,孙鼎万希望能多收几个徒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文/图本报记者王慧
新闻推荐
1、突破滨海,潍坊开启科学发展新航程2013年,市委、市政府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和蓝黄国家战略,举全市之力突破滨海,转身向北、走向海洋。市委主要领导一线指挥,各级各部门都成立相关机构并常...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