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件大事候选简介

潍坊晚报 2016-10-25 17:30 大字

1、突破滨海,潍坊开启科学发展新航程

2013年,市委、市政府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和蓝黄国家战略,举全市之力突破滨海,转身向北、走向海洋。市委主要领导一线指挥,各级各部门都成立相关机构并常驻滨海,按照海陆统筹、港贸带动、产业立区、科技引领、产城一体、生态支撑的规划原则,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聚集海洋产业,加快了海洋经济新区、现代工业新城建设,有力促进和带动了全市“转调创”工作,打造了区域发展新引擎。

2、提升市区,打造高端集聚多功能中心城区

2013年,市委、市政府把“提升市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之一,进一步明确市区发展定位、着力强化市区概念,突出发展重点,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的交通枢纽、物流平台、科技研发、文化教育、医疗健康、城市商业、公共服务等功能,通过提升中心城区的产业聚集度和辐射力,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更高层次新发展。

3、开发两河,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文化示范区

2013年,市委、市政府把潍河、弥河“两河”开发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之一,制定了一年起步、三年见效、十年完成的任务目标,通过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能管理,全域保护和科学开发,努力把两河打造成生态带、经济隆起带、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示范区。

4、大力实施生态建设“三八六”工程,打造碧水蓝天宜居城市

为从根本上系统性解决潍坊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保障潍坊永续发展,201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利用三年时间,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三八六”环保攻坚行动。即:围绕三个目标、打响八大战役、强化六项保障,确保到“十二五”末实现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把潍坊建设成为全省、全国流域治理示范区和大气污染防治先行区。

5、城乡同饮一“网”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全域覆盖

2013年,潍坊市率先在全国实行平原“全县一网”、山区“一个流域一个网”的供水模式,实现了城乡同饮一“网”水。市委、市政府投入资金10.97亿元,新建、改造、管网延伸工程45处,新增规模化集中供水受益村庄1219个,受益人口87.91万人,提升改造村庄269个、19.85万人受益;新建、改造单村和联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受益村庄609个,受益人口31.94万人,全市城市建成区之外的9325个农村村庄全部实现了饮水安全,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全面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6、潍坊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同类城市(资格提名城市)第一名

2013年,潍坊市取得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同类城市(资格提名城市)第一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地级城市第二名,同类城市(提名资格城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去年以来,市区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系列活动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7、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运营

为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理念,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潍坊市高起点规划建设了市区公共自行车项目,初建规模达到700个站点、20000辆自行车,投资1.8亿元,采用BOT模式将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一体化招标采购。公共自行车系统技术先进、开放兼容、无人值守,借车卡免费办理,实行一小时内免费使用、超时低价收费的标准。目前,公共自行车已办理发行各类借车卡13万张,410万人次骑行。

8、文化惠民进万家

2013年以来,潍坊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完善服务设施网络,扩大文化惠民,构建了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城乡的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形成。全市118个镇街全部建有省三级以上标准的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提前两年建设完成,各类文艺团体每年下乡演出2000多场。潍坊市的文化惠民经验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9、实施“十百千”工程,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400亿元

全市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十百千”(十大重点工程、百个重点项目、1500个过亿元项目)工程,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400亿元,同比增长20%,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突破,潍日高速开工建设,山东国华寿光电厂环评获批,潍日铁路展开洽谈,潍坊港5万吨级航道具备开工条件。

10、潍坊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

2013年12月26日,潍坊综合保税区一期围网通过由国家海关总署牵头组成的国家10部委联合验收组验收,这标志着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潍坊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作,为潍坊扩大对外开放搭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平台,也为潍坊市深入实施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加快潍坊对外开放步伐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11、潍柴集团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

2013年潍柴集团销售收入1003.6亿元,同比增长24%,成为潍坊市首家千亿级企业。从2004年到2013年,潍柴用9年的时间,营收规模从100亿跨越到1000亿。潍柴集团确立了打造百年企业、进军世界500强的“潍柴梦”,实施从一般技术向核心技术、中国市场向全球市场、一般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投资拉动向投资与消费协同拉动等四个转型,用过硬的产品赢得市场、创造价值。

12、盛瑞传动8AT十万台生产线正式投产

2013年6月28日,盛瑞传动8AT自动变速箱十万台生产线下线投产仪式在潍坊市盛瑞传动厂区举行。盛瑞传动8AT自动变速箱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AT变速箱,其诞生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在高端自动变速器领域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盛瑞传动8AT十万台生产线投产,标志着潍坊市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新突破。

13、潍坊市被授予“中国画都”称号

2013年4月21日,在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画节·第六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开幕式上,潍坊市被中国画学会授予了“中国画都”称号。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作亲笔题词。“中国画都”称号对提升扩大潍坊市文化影响、打造文化强市品牌、推动潍坊市文化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4、潍坊市圆满完成十艺节筹办工作

2013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举办,潍坊作为重要承办城市之一,全力做好十艺节场馆改造建设、艺术创作生产、赛事承办等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吕剧《李二嫂的新故事》荣获“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填补了潍坊市“文华奖”的空白;小品《骆驼石》获戏剧类“群星奖”;6件作品入选全国美术展览;12场“文华奖”参评剧目、2场外演剧目和11场展演剧目的演出任务圆满完成。

15、文化艺术创作成果丰硕,电视剧《红高粱》开机、《大掌门》央视热播

2013年9月,由莫言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开机仪式在高密开幕,成为2013年中国电视剧领域最热话题之一。12月,由潍坊市委宣传部、寒亭区和青岛深远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合拍的29集电视连续剧《大掌门》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热播,该剧是我国首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木版年画为题材的民族文化抗战大剧,也是潍坊市第一部在央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

16、潍坊市获“中国食品谷”称号

商务部下属的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正式授予潍坊市“中国食品谷”称号,标志着潍坊市“中国食品谷”项目已得到国家级行业协会的认可,从起步实施阶段转入了全面推进的发展阶段。该项目核心区位于寒亭区,是涵盖各类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研发交易等多行业快速发展的高端食品产业硅谷。

17、2013中国(潍坊)国际品牌食品博览会举办

2013年11月,2013中国(潍坊)国际品牌食品博览会举行,近千商家参会参展。本次博览会加快推动了潍坊市农业和畜牧水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打造“中国食品谷”品牌和“名、优、特、新”高端禽肉水产品、农产品、食品等国际品牌,促进国内外相关企业的交流和合作,为把潍坊打造成国际食品采购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18、潍坊获批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市

2013年,潍坊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地市级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城市。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市将有力推动潍坊市率先构建资源节约效率高、经济增长效益好、生态环境水平优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全国共有19个地级市获得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资格。

19、33条金融创新意见加快促进产业升级、推动转型发展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金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五个重大方面制定了33条金融创新意见,力争到2017年底,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初步建成金融创新活跃、草根金融发达、特色业态鲜明的金融强市和金融名市。

20、潍坊入选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城市

2013年11月21日—23日,市政府主要领导代表潍坊与德国弗莱辛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跨国公司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项目合作对接会上作了演讲,成功宣传推介了潍坊。潍坊成为全国12个签约城市、3个在论坛上签约的地级市之一,与欧洲在创新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等方面的合作赢得先机。

21、潍坊市教育综合改革荣获全国大奖

潍坊市教育综合改革荣膺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最高奖“特别奖”,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三届都获最高奖的地市。同时,荣获全国仅有的2个“特别贡献奖”之一。省政府主要领导及省有关领导先后6次批示潍坊市教育工作,要求在全省推广。

22、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荣获全国教育行政领域唯一的“改革时代人物”

2013年12月11日,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荣获全国教育行政领域唯一的“改革时代人物”。“改革时代人物”是新华社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号召,推出的系列专题集成报道。全国共有30余位各行业、领域的改革标志性人物入选,其中山东有3人入选,全国教育界有3人入选。此前,张国华还荣获首届“明远教育奖”全国唯一最高奖——特等奖。

23、城乡就业实现“双十万”目标

潍坊市在中心城区建设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楼宇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建立了全省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设立了全省首家“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潍坊分市场”,促进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和人才服务社会化,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全市实现城乡就业24.87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2.4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38万人,城乡就业连续十年实现“双十万”目标。

24、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加14.5%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13年潍坊市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为全市25.4万符合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增加养老金223.03元,平均增幅达到14.5%,比省政府确定的增长目标多了4.5个百分点。本次调整待遇年需增加资金支出约6.8亿元,这是潍坊市连续第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有效改善了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

25、成功承办中韩自贸区第七轮谈判

2013年9月3日—5日,由中国商务部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办的中韩自贸区第七轮谈判在潍坊市成功举行,并围绕助推中韩自贸区建设,举办了“中韩自贸区官产学座谈会”、“潍坊—韩国企业对接洽谈会”、“全市中韩自贸区政策宣讲会”、“京畿道贸易会馆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为加速中韩自贸区谈判奠定坚实基础,提高了潍坊在中韩合作中的影响力。

26、潍坊市获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

2013年5月15日,潍坊市正式被美国能源部和中国住建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为全国6个试点城市之一。在此次合作项目中,美国及国内高水平专家将协助潍坊市按照低碳、生态的标准进行项目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使项目区的规划、设计水平达到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促进潍坊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建设生态美丽潍坊。

27、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项目建设,提升肉菜安全环境

2013年,潍坊市作为全国第三批、全省第一家地级市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拨付31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该项目建设,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运营管理流程进行电子化改造,在流通领域针对肉类、蔬菜建立的来源可追踪去向可查寻溯源体系,进一步提高肉类、蔬菜的流通现代化水平和质量监管水平,逐步改善肉类、蔬菜安全环境。

28、率先在全域内规划健康产业

根据市政府关于建设市健康产业区域中心的决策,2013年10月,《潍坊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及《推动健康产业突破发展行动计划(2013—2015)》等成果完成编制、印发。《规划》

(下转A13版)

内容涵盖与健康产业相关的一二三产业,范围涉及到每个县市区(开发区)。潍坊市成为全省第一家在全域内规划健康产业的地级市。

29、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顺利通过国务院评估,试点数量全省最多

潍坊市6市2县全部被列入全国首批311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试点数量全省最多。潍坊市列入试点范围的8家县级公立医院启动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形成了公立医院“一三三三”改革模式。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务院医改办的总结评估。中央和省相关领导多次来潍调研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均给予充分肯定;5次在国家、省有关会议上介绍经验做法。

30、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省领先

潍坊市2013年新增养老床位9600张,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50处、农村幸福院280处,免费为1000户居家养老困难家庭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争取726亩省级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给18家新建非营利养老机构,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年度任务,潍坊市也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城市。

31、城乡低保高于全省平均标准,农村五保工作完成任务指标

2013年,中心城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其他县市不低于410元,城市低保补助率69%,高于全省平均标准5个百分点;中心城区、诸城、寿光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700元,其他县市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农村低保补助率66.9%,高于全省平均标准4.5个百分点。全市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800元和3600元以上,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83.4%。

32、法治潍坊建设成效明显

坚持“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构建起齐抓共管的“大普法”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条块结合”,围绕9个方面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相关区域、部门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坚持分类创建、分类指导,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潍坊市推进法治建设的做法被中央政法委在全国推广,并被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33、城乡规划体系编制提速,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潍坊市加快推进规划编制,2013年基本完成和开始展开工作的规划研究、规划设计项目共21项,是前三年的总和。同时,严抓规划编制质量,在2013年度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中,共获16个奖项,其中《潍坊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获一等奖,获奖总数列全省第二。

34、奎文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城市化

奎文区稳步推进“三改、四化”,基本实现全面城市化之路。扎实推进“三改工作”,42个城中村全部实施改造,59个村全部撤村设居,大力实施集体资产改制,成立各类集体经济组织59家、量化资产29.6亿元。加强社区“四化建设”,将全区整合为61个社区网格,新增2000万元用于社区建设管理,健全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就医、托幼、养老等“八个不出社区”。

35、潍城广告创意产业园打造创意文化高地

位于潍城区的潍坊广告创意产业园,是全省三个创意类重点园区之一。2013年,举办各类论坛11次,打造了以聚集设计类企业发展的第一孵化器西街68、聚集策划类企业发展的西街99和聚集新媒体企业发展的西街88三个孵化器。目前园区聚集各类广告业户220家,专业设计人才2000余人,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

36、坊子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顺利推进

坊子区加快推进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地理信息装备制造业聚集发展基地。目前,投资2亿元完善基础设施,17万平方米的孵化配套中心已完成主体验收,已引进总投资38.1亿元的项目20个,其中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系统、航空涡轮增压器、工业机器人等5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37、省内唯一一家省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落户寒亭

寒亭区先后组建了“潍坊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省内唯一一家经省金融部门批准筹建的省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机构。该中心实行交易规则、交易鉴证、服务标准、交易监管、信息平台、诚信建设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目前已累计发布各类产权交易信息1.8万宗、标的额5.4亿元,先后促成交易8200宗、交易额3.8亿元。

38、青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现“零”突破

2013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青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市由此成为全国第123个、山东省第1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潍坊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实现了潍坊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零”的突破。

39、昌乐“干部回家”帮扶农村基层发展

昌乐县实施县直机关“干部回家”帮扶发展制度,规定凡籍贯、成长地是昌乐的在职在编县直机关干部,每月至少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中的两天时间回各自老家所在村庄帮扶发展,帮扶时间为3年。目前,已有2158名县直机关干部参与帮扶,范围覆盖每一个自然村。该制度让广大机关干部更“接地气”,更好地了解群众所想所盼,进一步提升能力、增长才干。

40、寿光建立“生态特区”,效益全面显现

寿光市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设立“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以“生态、文化、旅游”为发展定位,摒弃一切工业项目,狠抓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生态治理。目前,“双王城生态板块”品牌全面叫响,总投资58亿元的洰淀湖生态湿地、海洋湿地研发中心等30个生态旅游项目全速推进,双王城水库成功蓄水,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区。2013年“十一”期间,生态经济特区游客突破10万人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显现。

41、诸城全力推进家庭农场建设

2013年4月,诸城市出台了《诸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建设的意见》、《诸城市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建设的暂行办法》、《诸城市家庭农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等四个文件,对推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诸城市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536家。

42、安丘获“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优秀示范市”荣誉称号

安丘市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目标,狠抓组织领导、质量标准、控制管理、检测监控、查询追溯、科技服务等方面工作,严格落实农业综合标准化整体推进措施,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扩大了农产品出口,经济效益迅速提升。2013年11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表彰为优秀示范市,山东省唯有安丘获此殊荣。

43、昌邑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

昌邑市创建了“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垃圾处理“昌邑模式”,全市农村环卫托管率持续保持100%,荣获“全国环卫行业创新奖”。同时,积极倡树文明风尚,进一步提升城乡生态文明水平,创建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镇、社区16个,60%以上的村达到县级文明村标准,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

44、高密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高密市创新开发土地证书二维码系统,应用于土地证书防伪,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该市所有3350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发证率达100%,宗宅基地的发证率达97.7%,集体建设用地全部进行了基础测量和权属调查。2013年6月,高密市成为山东省第一个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和宗地统一编码工作的县级市。

45、沂山成功创为全市首家5A级景区

临朐县全面实施“旅游强县”战略,以“沂蒙山”旅游品牌为依托,启动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实施创5A“九大任务、十一项重点工程、426项整改”,全面提升沂山景区软硬件。2013年12月,沂蒙山旅游区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沂山景区成为潍坊市第一家5A级旅游景区。

46、滨海创建无费区,打造美丽幸福海洋城市

滨海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创建无费区,一次性取消了16类4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每年可让利于企业和群众两亿元。在全域范围内实行免费公交、基础教育、直饮水,把所有农民纳入城镇居民保障,实施城乡统一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群众幸福指数直线攀升。同时,推行“三制三零三全”机制,实现了小政府大服务。

47、峡山开展环湖综合整治,确保水源地安全

开展环湖综合整治,迁移坟墓3833个,拆除养殖场9个,整治饭店15家,水质保持在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峡山湖被纳入全国第二批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湖泊。完善水源地管理体制,成立环湖执法大队和保洁大队,环湖围网和视频监控工程基本完成,实现渔业资源一体化管理,确保了水源地安全。

新闻推荐

十位身边好人,是咱学习榜样

7月份潍坊好人评选揭晓,其中四人和一个团体获评“好人之星”7月25日,备受市民关注的7月份“潍坊好人”评选揭晓。经过推荐、汇总、初审、投票、评审等程序,10位好人终于亮相。其中,哪里有困...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