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人为本推进***,我市以人为本推进***
[摘要]精准识别 综合施策 精准帮扶
□记者 报道
***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扶贫工作精确性、有效性、持续性,帮助困难群众拔掉穷根的民生工程。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以项目建设为平台,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因户施策,精准帮扶。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重点,加速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帮扶困难群众真正脱贫致富。
精准识别是***工作的前提,我市通过精准掌握标准、把握范围、运用程序,严格筛选、审核、把关,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的原则,对全市所有行政村的贫困户进行识别。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省定 “年度人均收入3372元”为贫困标准,识别出全市现有贫困户11902户,共计26414人。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通过规模分解,自愿申请,公示公告的工作步骤共识别出25个省定贫困村,其中王坟镇10个,庙子镇10个,邵庄镇5个,省定贫困村贫困户1431户,共计3818人。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我市实行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帮扶责任人,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对贫困村、户进行精准帮扶。2015年我市减贫计划为4200户(8910人),已分配到了镇(街道、开发区)。省定贫困村贫困户由“第一书记”负总责,制定脱贫计划;其余贫困户由镇(街道、开发区)负总责,一部分贫困户通过市级领导、市直部门包靠贫困户示范带动脱贫。市级领导每年包靠2户;市直部门根据单位职能和大小,分别每年包靠1-5户;其余贫困户由各镇(街道、开发区)负责,对每个扶贫对象,都有明确帮扶责任人,针对不同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列出帮扶清单,达到“一户一策”的工作要求,保证***工作质量。
在我市25个省定贫困村中12个村潍坊派驻了 “第一书记”,13个村青州市派驻了“第一书记”。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派驻我市王坟镇上白洋村的"第一书记"田国华,自驻村帮扶以来,带领村民挖掘特色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成立柿子沟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抢注“青州柿子沟”品牌,完善基础设施,打造集乡村旅游、农家餐饮、绿色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充分帮助村庄脱贫致富。
实施财政扶贫开发项目,确保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2015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7.1万元 (其中中央资金20万元,省级资金217.1万元,潍坊市专项扶贫资金190万元),项目分布在25个省定贫困村。目前,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了项目所在镇政府和扶贫办审核,通过了扶贫办的批复。项目批复后,各村按实施方案要求,对生产道路、水利、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建设,大部分村已完成。
编制了***三年规划。为扎实抓好今后三年***帮扶工作,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我市制定了***三年规划。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等措施,结合我市实际情况,2016-2018年按每年30%、30%、40%的比例完成贫困户脱贫致富目标,到2018年底,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得到保障,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具体措施落实上,将继续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围绕脱贫成效可持续、不返贫的要求,因户制宜,精准施策,帮扶措施因户制宜,切实可行、持久生效;综合施策、组合帮扶,做到一户一套帮扶办法,把资金和具体帮扶措施精准“滴灌”到贫困户身上;加大行业扶贫力度,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结合我市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等项目建设,对贫困村发展旅游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大力发展农家乐形式的和采摘体验类的旅游业态,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扶贫先扶智,改善教育环境,实现到2017年,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新闻推荐
庙子:做强集体经济 增强发展后劲,庙子:做强集体经济 增强发展后劲
□通讯员李元文丁红靖报道“多亏了村党支部采取多种措施发展集体经济,村里有了钱,为百姓整修了下水道、搞了绿化、安装了路灯,俺们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近日,在庙子镇唐北峪村的文体活动广场上...
青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