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让农村教师安居乐业
自2007年以来,潍坊市开始实施“农村学校每校每年新进一名教师”计划,8年时间共为农村学校引进新教师7436名。这些新教师在扎根农村、为农村教育快速发展奉献青春的同时,也面临着食宿条件落后、专业发展路径不畅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潍坊市今年启动实施农村青年教师安居工程。截至目前,20处试点乡镇均完成任务,农村青年教师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局面初步形成。
年轻人
改变着农村教育现状
师资公平是城乡教育公平的基础。要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首先必须建设一支能与城里教师一样优质而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
自2007年以来,潍坊市开始实施“农村学校每校每年新进一名教师”计划,8年时间全市引进新教师11712名,其中分配到农村学校7436名,显著改善和优化了农村学校师资结构。特别是2009年农村小学新进636名英语教师,告别了农村学校“土话英语”的现状。农村教育质量得到提高,不少学校已由常态的“学生流失”变成“回流”。
寒亭区开元街道孙家杨孟小学教师冯菲霞,扎根农村营造着属于她自己的幸福:在一个被其他老师放弃的班级,她用了两年时间将其打造成全校考评得分最高的班级。
在青州市弥河初级中学教师魏晓娟的眼里,最幸福的莫过于此:每当新学期开始,很多学生都想调到她的班级;每当学期结束时,学生都会问她明年是否还教他们,希望明年继续当他们的班主任。
“临朐教改让一个刚刚毕业还略带腼腆的小姑娘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成长为一名专业型的特色教师。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习惯了当课堂上的小主人,不习惯的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临朐县龙岗镇福和希望小学教师郝志坤,时常为齐鲁名师李秀伟对自己的评价感动着。
这是一批正在改变农村教育状况的年轻人,他们的环境尽管没有灯红酒绿,没有高楼林立,但他们的小幸福、小感动更令人心动。
留得住用得好
是关键
“学校地处村子最东南端,住户很少,又只有我一个住校老师,到了深夜,寂静空旷的校园里,突然的一声鸟叫,也会把人吓个半死。宿舍很小,还要兼做厨房。一做饭,整个屋里都是油烟味。夏天这里又闷又热,冬天却能冷得把洗脸水冻住。”多年前,一位农村青年女教师这样描述自己刚到学校时的感受。
农村青年教师是教育系统的弱势群体,他们为了改变农村教育事业现状,远离城市繁华,远离家乡,长期扎根农村学校,支撑着农村教育发展。但是,工作、生活环境不完善,发展的机会少等一系列问题,却时常困扰着他们。长明灯、买衣服、吃面条,是记者从一位教育界人士那里了解到的三个小故事:
有一所农村学校,坐落在离村子有一定距离的庄稼地里,每到晚上,该校新分配的一名女教师都不敢熄灯。
一名教师,在偏远的山区小学任教,每次进城买衣服,都要先搭村里的便车到乡镇上,然后辗转到县城,再坐公交到商场,此时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购物,否则就赶不上末班车。
临朐县沂山镇一个老家是诸城的女教师,刚参加工作就到农村学校任教,自己不会做饭,曾经连续十几天吃饭全靠“下面条”。
“我们将这部分人才作为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到农村学校,如何留得住,用得好,值得深思。”潍坊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直言,对他们来讲,最关键的就是生活和学习环境。如果不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好,就可能出现招进来、留不住,即使留得住,也难以用得好。
“安居工程”
让农村教师安居乐业
今年4月份,安丘市大盛镇大盛中学教师王观山搬进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新建教师安居楼。粉刷一新的墙壁、铮亮的瓷砖地面,让他惊喜万分。地源热泵取暖可以再也不用为冬天的到来感到忧愁,宽带网在家就实现了网上备课。
在大盛镇的农村教职工中,近半数都在45岁以下。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分散居住于各村,居住条件差,房屋破旧简陋。如今,购置价格仅为附近地段同类型新房一半的教师安居楼,让30名教师享受到了实惠;镇政府出资购置新建的20套教师周转房,让青年教师安心入住;出资建设单身教师公寓,装修出温馨的氛围,15名单身教职工及城区学校交流教师有了“家”。农村青年教师安居工程,为大盛镇的农村教师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城市开发区和辛兴镇帮助教职工购买安居房84套,为教师节省购房资金1000余万元,改建、新建及配套建设周转房98套、单身宿舍38套;潍城区乐埠山发展区以成本价提供教师团购房;寒亭区固堤街道专门拿出楼盘供教师团购,优惠幅度每平方米达到400多元;昌邑市北孟镇政府规划建设了“孟苑小区”,以每平方米850元的超低价格供给教师居住;青州市邵庄镇筹措资金352万元新建了青年教师公寓,青年教师只需交纳4万元的房屋居住押金;临朐县自镇街安居工程启动以来,各镇街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安居房、周转房240套,改建、修缮集体宿舍320间,解决镇街农村教师413户546人的居住问题。目前,这个县镇街323名未婚青年教师全部住进了修缮一新的周转房或集体宿舍。
新闻推荐
在潍坊青州市邵庄镇石石羊村,82岁的石殿俊离休后义务为村民送报27载,还担任着村里的老年协会会长、红白理事会理事长。100多本厚厚的荣誉证书见证了他多年的默默奉献。今年,石殿俊又被央视评为“最...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