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智能回收箱把垃圾变为资源
平时家里的废旧纸箱、塑料瓶等废旧物品,很多人会习惯性的先堆放进地下室,等攒多了再一起卖掉。但有时东西越攒越多却迟迟卖不掉。正是发现了这一点不便,同时为了打造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可控体系,在奎文区齐鲁创智园创业的徐磊带领团队研发了一款针对可回收垃圾智能分类的回收箱,目前已在市区多个小区内进行试点,效果不错。
卖掉房子走上创业路
12月21日,记者在齐鲁创智园4号楼1楼的办公室里,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徐磊。“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研发的可回收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箱正在试点中,每天都有数据传回来,我们得分析这些数据,对回收箱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徐磊向记者说。
通过交谈,记者了解到,2016年,徐磊开始创业,当年他36岁,“创业之前,经历了一些事情,导致我基本上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我那时候就在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混日子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自己得干点事情了。”下定决心后,他做了一个当时让家里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事情,把房子卖掉,将房款用来创业。
“家里人虽然都不同意,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支持我。我把房子卖掉之后,我的老婆和孩子就跟着我住在仓库和车间里,住了一年多的时间。”回想起当年的种种,徐磊对家里人满是愧疚,“那时候也谈不上什么最后一搏,就是想着要踏踏实实做些事情。创业之初我主要是做废旧纺织品回收,后来做工程,这期间通过废旧纺织品回收产生了打造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的想法。2017年就开始拿出时间和精力来做可回收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箱的研究设计。”对于过往的经历,徐磊习惯性的一笔带过,用他的话说,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重要的是做好现在的事情。
智能回收自动称重,返还积分可在商城购物
“以前我们说资源在海洋、土地、矿山中,现在资源在城市,这些再生资源就是可回收垃圾。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徐磊说,他一直对智能化和环保方面的事业比较感兴趣。在他看来,随着社会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以后“拾荒大军”的队伍将越来越少,而智能化的垃圾回收、处理将更加有优势。
为了让垃圾分类更加便捷,居民更加方便,运营更加高效,徐磊和他的团队利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最终研发出一款智能分类回收箱以及回收体系,并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保护。他们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打造垃圾分类回收生态圈,帮助居民简单轻松地完成垃圾分类。凭借智能化设备体系,通过市场化运作、积分式引导,真正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当日记者在园区内见到了这款智能回收分类箱。从外观上看,它比普通的垃圾箱高很多,也宽很多。箱体的正面是可以打开的盖子,用于将废旧物品投入箱体中。箱体按照可再利用垃圾分类的不同,分为专门回收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织物类等不同回收箱。
“将可回收垃圾投入之前,先用手机扫描箱体上的二维码,然后将要投放的物品拍照,上传到智能回收数据系统中,再将这些可回收垃圾投入到箱体中,系统会自动称重,并且按照重量和价格,产生相应的积分返给市民,市民就可以在我们的网上商城选购物品。”徐磊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回收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箱的操作。
已在部分小区试点,市民表示支持和认可
记者将回收箱的里外观察了一番,除了体积较大外,并没有发现自动称重的地方。徐磊打开了投放口,指着回收箱内部上端的几处类似小盒子的设备说:“所有的操作秘密都在这几处设备上。通过这几处设备,不仅可以自动为市民进行废旧物品的称重,还可以与我们后台的系统相连,进行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管理。”
目前,这种可回收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箱已在奎文、潍城、高新的一些小区内进行了试点。为了让市民了解并能够更好地使用,他们每天都会派工作人员在小区内“驻守”,向小区居民介绍操作说明。很多居民在了解之后,纷纷表示认可和支持。而在公司的人员,会根据前方箱体传送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改进。“回收来的垃圾,我们会根据分类进行不同的处理,让每一份可利用的资源发挥最大功效。”徐磊说。
“我们在世上总得有点作为。”徐磊说,他现在的愿望是希望每一台回收箱都能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环保卫士”。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回收”为再生资源流向管控开展具体工作,逐步改变传统回收“小、散、差”的状况,真正实现通过智能化回收箱打造可控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以及建立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智能化生态圈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文/图本报记者窦圆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潘来奎)自从2014年潍坊市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正式建立以来,市政府法制办积极主动作为,不断创新提升政府法...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