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工业发展区:打造潍水风筝小镇助推乡村振兴
“天上风筝飞,天下潍坊美”。潍水风筝小镇位于潍坊市坊子区坊子工业发展区“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现代风筝产业基地”王家庄子社区,辖王家庄子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四个行政村,共1379户,4620口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建设风筝创意创业园区、核心居住区、旅游开发区、滨水休闲区、现代农业区五大板块,着力打造潍河岸边集风筝文化展示、技艺传承、放飞体验、乡野采摘及农家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风筝小镇,助力全市“四个城市”建设。
“世界风筝在潍坊,风筝扎制在王家庄子”。潍水风筝小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据考证,早在明朝,王家庄子村的村民就利用农闲时节用木片做架扎制风筝,到了清代中期以后,王家庄子村成立了鹞子业会(当地将风筝俗称鹞子)。业会到安徽承包竹山,学习竹匠营生,利用竹子的韧性强且耐用的长处,扎制风筝骨架,从而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王家庄子村鹞子业会在潍县城坝子崖设立风筝店,在寒亭杨家埠设立点画店(为风筝上色),在周村(今淄博)孝河畔设立风筝推销店和试飞场,从而拓宽了风筝的销路。清末,又在坊子镇安丘路增设风筝批发店,自此王家庄子风筝深受德国人喜爱,从而让王家庄子风筝走出国门。清末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驻坊子后张村)赞助王家庄子风筝在潍县擂鼓山广场举办风筝会,进一步扩大影响,助推王家庄子风筝畅销南洋(今东盟南部)。民国时期,王家庄子人王志教任山东议员和教育厅秘书,热心宣传助销王家庄子风筝。改革开放以来,2013年以前,王家庄子风筝产业以王四村发展最快,已达到年产1000万只的生产能力,年产值3000多万元。
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今天,勤劳智慧的王家庄子人,秉承先辈的生活理念和文化传统,勤于耕播,精于手艺,不仅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而且将世以为继的潍坊风筝扎制的更精更美,放飞得更远更高,把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村庄变成了闻名遐迩的“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现代风筝产业基地”。2013年,王家庄子四村被评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2015年,被国际风联授予“中国现代风筝产业基地”,以此为名片,努力实现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一是现代风筝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7年王家庄子规模以上风筝企业60余家,从业人员近2200余人,年生产能力8000万支,年产值2.6亿元,主要销往温州、义乌、广州等地及欧美等国家,占潍坊风筝总销量80%以上,年产销量居全国首位,力争2018年产值突破3亿元。二是现代风筝产业链条规范健全。风筝产业链不断向纵向延伸,促进上下游风筝轮、风筝骨架、风筝线、风筝印刷等企业发展,实现风筝生产规模化、集中化、产业化、效益化。同时,王家庄子竹编企业发展到20余家,加工扎制风筝竹木企业10余家,印刷风筝纸张企业3家,周边特色餐饮饭店10余家。三是现代风筝产业文化旅游业崛起。借助“现代风筝产业基地”落户王家庄子和王家庄子四村被评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风筝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唤醒“指尖上的记忆”,留住“我们的乡愁”,将王家庄子风筝产业打造成世界风筝都的又一亮丽名片。
聚焦产业兴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设计风筝创意创业园区、核心居住区、旅游开发区、滨水休闲区、现代农业区五大板块。风筝创意创业园区着力打造风筝文化展示、文化传承、产业创意和风筝产销区;核心居住区着力打造居民花园洋房、联排别墅、幼儿园、养老、商业等宜居区;旅游开发区着力打造风筝民俗商埠、文化步行街、民俗客栈、扎制体验区;滨水休闲区着力打造休闲垂钓、游船码头、房车露营、放飞体验区;现代农业区着力打造农业观光、乡野采摘、休闲娱乐区。现已建成了风筝文化馆、山东省特色旅游红色标志性大门、潍坊风筝创意创业园竹艺大门、风筝主题文化广场;搭建了风筝销售交易平台,注册了“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网站;农业板块已完成了鸢洲田园大门、紫藤长廊建设,引进了华潍盈苑现代农业园区项目,适时启动王一村棚改工程,为潍水风筝小镇建设提供发展空间。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放飞的情结在2000多年前便初见端倪,如今漫天飞舞的潍坊风筝已成为这座城市放飞梦想的文化标志。希望通过对风筝历史和风筝文化的展示与解读,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潍坊、了解潍坊风筝、了解现代风筝产业基地的王家庄子。通过宣传、推介、招商以风筝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吸引更多的目光,注入新的活力。更希望通过彼此的文化认同,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让韧长的风筝线联通五湖四海,让潍坊风筝带着我们飞得更高,让未来的潍水风筝小镇景色更美,让王家庄子人民生活更富裕。
本版文字统筹:坊子区新闻中心
新闻推荐
□记者张蓓报道本报潍坊讯5月13日,“公益书画中国行潍坊站开幕暨孝修堂共享养老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潍坊市社...
潍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潍坊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