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八旬老人写50多部剧本

潍坊晚报 2017-06-02 09:46 大字

汪炳忠老人醉心戏剧几十年,盼望作品能搬上舞台

家住潍坊地毯厂宿舍82岁的汪炳忠老人出生在文化繁茂的苏州,从小受戏剧文艺的熏陶,热爱戏剧。后来退伍转业来到潍坊,成为了潍坊地毯厂的一名工人,他自学研究戏剧,退休后开启了长达20多年戏剧创作之路。几十年间,他创作出了《不吃草的牛》《走投无路》以及具有潍坊特色的《白浪河之蝶》等舞台剧、话剧剧本50多部。6月1日,汪炳忠老人表示,希望自己投入心血的作品能够搬上舞台,让更多人喜欢和热爱戏剧。

中学时在老师带领下排演戏剧,从此爱上

“太阳生命永恒,爱情是世界的光明……一个人善于从迟疑消极烦闷之中举拔而来,而进入激励奋发者环境,这种环境是无价之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是汪炳忠老人在居室墙上写下的一段话,也是他的座右铭。

6月1日下午,走过一条长长的红砖墙巷子,记者来到潍坊地毯厂宿舍汪炳忠老人家中。这是一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居民楼,房子空间有些紧促,采光也不是很好,屋内的摆设都是几十年前的旧家具,却很整洁,条理不乱。汪炳忠老人就在这间简陋的居室里每日伏案,徜徉在他的戏剧天地里。

汪炳忠老人今年82岁,祖籍是苏州,年轻时跟随部队来到山东青岛,退伍转业在潍坊地毯厂从事设计花纹图案工作,直至1996年退休。

汪炳忠年少时在江苏昆山中学上学,当时学校的文化氛围极其浓厚,戏剧、歌舞等小团体百花齐放。汪炳忠和他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演戏剧,乐此不疲。时值建国之初,万象更新,抗美援朝,举国沸腾,这也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时隔六十多年,老人依然记得当时排演话剧《怒火里的青川江》时的场景。

业余时间学习戏剧知识,退休后潜心创作

记者发现,老人家里的书刊颇多,尤其以戏剧、文化类的居多,不少是曹禺、莎翁的戏剧原作。谈起戏剧,老人便滔滔不绝起来。“这是曹禺的,这是莎翁的……”汪炳忠向记者展示他收藏的书籍,他最爱曹禺与莎翁,将这中外两人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为了更深入吃透戏剧,1985年,他还考取了中国戏剧电视剧创作中心的戏剧班学习了编剧,曹禺老师曾亲临指导,这样的交集让他终生难忘。

此后,汪炳忠的业余生活就更加和戏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再也不能分开。由于工作原因,汪炳忠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戏剧知识。直到退休之后,他才能真正静下心来创作戏剧。

“每一个剧本都来源于我生活的积累,构思剧本、体验生活、潜心写作几易其稿……”汪炳忠说,每一部剧本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为了戏剧,他付出了很多心血,无数个夜晚,当别人在纵情休闲时,他在伏案创作;无数个清晨,当别人尚在睡梦之中时,他在改稿。“水平不行,就勤里凑吧。”他笑言,因为热爱,他并不觉得苦累。

虽然二十来岁就来到了潍坊,几十年了,汪炳忠的口音里仍不改吴语的软糯精致,掺杂些潍坊的味道,极为动听。

“北方语言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达,相比南方语言,丰富许多。”汪炳忠老人说,除了说话还有一些南方口音,他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潍坊人了。

几十年间创作出舞台剧、话剧剧本50多部

“剧作的魅力就在于其不朽,在时光另一头仍能窥探那些古老年代里激昂的情感。曹禺、莎士比亚对人性了解之深刻,对场面的精确把控,对张力的完美体现,是我一辈子学习的榜样。”汪炳忠说。

几十年的心血凝聚成一迭迭素白的稿子,摊在桌面上,《不吃草的牛》《走投无路》《换眼睛》《殉情》《黛玉葬花》《雨夜》《一双高跟鞋》《复活之光》《桃妹》《春嫂》……还有专门为潍坊创作的《白浪河之蝶》,林林总总、长长短短的舞台剧、话剧剧本50多部。

汪炳忠告诉记者,他创作的所有戏剧剧本都是手写出来,然后再找打字部的人一字一字敲出来。这些戏剧作品,有的绘声绘色激情澎湃,有的扣人心弦突发奇想,有的针砭时弊教人向善,有的直指人性发人深省……

“近些年来,戏剧不太受重视,排演的资金、人才、场所是大问题,我的这些戏剧也便只能在心里、在这间斗室里默默地走幕过场,无缘面世。”汪炳忠老人说,他的最终梦想,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在舞台上呈现,让更多人接触戏剧,喜欢戏剧,让戏剧进入人们的生活。

文/图本报记者隋炜凤

新闻推荐

俩老板“踢皮球”俺的工资难要 王女士等几人均被拖欠工资,律师称可找法定代表人要

◥王女士曾工作的地点(富华新村别墅楼)大门紧闭。6月1日,家住潍城区富通花园小区的王女士向本报反映,她之前在高新区潍坊玛雅网络有限公司上班,该公司拖欠她一个半月4000多元的工资,至今...

潍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潍坊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