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让志愿“暖风”吹进百姓心田
本报讯(记者张希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项项文化惠民活动、一个个文化志愿服务,走进了基层,办到了群众家门口,让文化的种子在百姓心中生根发芽。2018年临朐县“走偏远山区,送文化下乡”文化志愿惠民演出被评为全国“2017年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典型案例”,同时也被评选为“2017-2018年度山东省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在2019年度城乡居民文化生活评价结果中,临朐县位列全省第六……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临朐县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基层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临朐县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基层深入开展,积极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照亮百姓生活,提振百姓精气神,让百姓从“文化观众”变身文化创造者,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富民。
打造文化品牌,激发内生动力。成立了6支志愿服务队,在全县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节、元宵节街头民间艺术表演、文明之夏、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下基层等特色文化惠民品牌活动。据悉,临朐县每年举办各类活动400余场,惠及群众八十余万人,切实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的文化幸福感和满意度。
强化公益性文化培训,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依托县文化馆总分馆制试点建设,深入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公益性文化培训,并通过馆内培训与基层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各类相关辅导培训。其中,总馆定期开设舞蹈、戏曲等15个门类的培训活动,培训学员3000余人次,实现了公益性培训常态化、大众化。在全县14个镇(街、园、区)设立服务点,开设广场舞、戏曲、剪纸等培训活动,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实现了镇级辅导培训的全覆盖,丰富了广大文艺爱好者的艺术知识与技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在微信、抖音等平台开设“文化战疫每日一课”专栏和“看见多彩非遗”线上非遗课程,开设了葫芦丝、工笔画等75期课程,点击量破30万人次。
立足三大平台,持续抓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立足“山东戏曲编剧人才培养基地”“山东小戏创作实践基地”和“山东省艺术研究创作基地”三大平台,持续抓好文艺精品工程和戏曲振兴工程,打造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其中,小品《骆驼石》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最高奖“群星奖”;《老英雄》荣获第十一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金奖;周姑戏《报喜鸟》荣获“中华颂”第九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金奖等。这些作品,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推介作用,推动了艺术行业做优做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做好“非遗+”文章,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临朐县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的原则,开创了“非遗+展会”“非遗+扶贫”“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文化旅游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新发展,成为县域保护传承非遗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新特色、新亮点。组织举办的首届传统工艺暨非遗展览会,仅开幕式当天就展出非遗项目60余项,参与手工艺人100余人,共吸引5万余人次进行了参观体验,交易额达50万元。此外,成功审批山东华栗金良硒源食品有限公司等10处临朐县乡村振兴非遗产业化示范点(非遗就业工坊),带动了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妇女的就业,受益群众8万余人次。
新闻推荐
村史馆一角。(资料图)□本报记者石莹白露时节,五点刚过,天空收尽最后一丝霞光,临朐县五井镇绵延的群...
临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