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馆里话小康
村史馆一角。(资料图)
□本报记者石莹
白露时节,五点刚过,天空收尽最后一丝霞光,临朐县五井镇绵延的群山里开始水汽蒙蒙。下到八岐山脚下,雨就大了起来。听到记者躲雨的请求,茹家庄村党总支书记牛立波打开了坐落在省道旁的村史馆,也打开了话匣子。
推开村史馆的老大门儿,就像推开斑驳岁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旧址还原图赫然在目。“一进门就从烽火岁月开始讲起,让娃娃们知道现在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我们村有红色基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在1938年至1940年间曾2次驻扎在临朐,司令部就设在我们茹家庄!”1939年11月3日的《大众日报》头版,曾刊发当时罕见的社论,题目是《庆祝临朐大胜利》,称誉发生在这里的五井战役“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山东抗日两年来的最模范的胜利战斗”。指着墙上的烈士名录,牛立波说:“从革命战争至抗美援朝,茹家庄有贺兴能、马洪金、王风宪等13位烈士为国捐躯。我们村有种精气神,无论打仗还是做营生,都是好样的!”
这个临朐县最大的村确实不一般。走过革命斗争史展区,64幅合影照片板板正正按照年份排列在墙上——这是茹家庄小学自1956年建校到现在的历届毕业照。在毕业照旁边,是在茹家庄小学工作过的老师的名字。牛立波说:“庄稼人实诚,感激之情不会表达。建这个村史馆的时候,老少爷们儿一商量,一定要把在我们村里教过书的老师们纪念下来。”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朴素的农耕文化价值观在这里结出繁花硕果:村里走出博士近40人,硕士68人,不仅如此,村里的孩子毕业后当老师的也多,从事教师职业的有近60人,其中高级教师17人,尊师重教成为茹家庄村的根脉。
村史馆虽小,但在移步易景间,物换星移。从明朝至民国的二十座古碑记录着茹家庄村的沧桑岁月;一件件老物件、一帧帧老照片见证茹家庄村的艰苦创业史。“我们村多山岭薄地,底子弱,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以前村民主要靠种地,玉米、小麦,一年忙到头,一亩地剩不下几百块钱,还要年年种,地不能让它荒了。”牛立波说。
苦熬不如苦干!
秉承“听党话、跟党走”传统的茹家庄村,抓党建,促发展。“就说去年,村‘两委’通过政府支持、群众自筹、村集体出资等方式,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了村里污水及粪污治理、厕所改造、自来水改造等多个民生项目,并且在建设过程中,组织村民成立4支施工队,不仅解决了200多人就业,还缓解了资金紧张”,牛立波边走边介绍:“大家的事儿大家一起干,人心齐干劲儿也上来了,一举多赢!”
“党建引领奔小康”,说起来好像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在茹家庄村,就是关键时刻喊出来的一句话,发展关头拧成的一股绳。
与村容村貌和民生工程一起“提档升级”的还有致富产业。“‘全面小康’,这在我们村是具象的。”指着村史馆内的大照片“柿柿如意”,牛立波骄傲地说,我们五井镇有“柿乡”美誉,这里的柿子个大饱满,制成柿饼底红霜细,糖分高、口感好,借着乡村旅游东风,我们村的柿饼打出了名气,供不应求。村里王元波干着柿饼加工的营生,去年卖了二十二三万斤,收入超过三十万元,到了最忙的时候跟着他干的有五六十口人,大多数人一天赚三五百元。”
走出村史馆,已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站在通衢大道旁回望茹家庄村,村庄睡在群山的手心里,灯火亮在深深浅浅的犬吠处,房前屋后,柿树浓荫覆苍瓦,好日子挂满了枝头。
新闻推荐
8月27日,本报A13版《这四种情况不可拒交物业费》一文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不少市民提出疑问:“有没有可以拒交物业费...
临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临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