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墨”哗众取宠还是书法艺术? 当事人:50年后才能被公众认可
邵岩进行“射墨”创作
因为一段短视频,邵岩火了。视频中,他黑衣白髯,手拿4个注射器进行“射墨”,身旁还不时传出叫好声。7月6日晚,红星新闻记者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九山镇南牛寨村见到了邵岩,他称网上流传的视频是去年在山东泰安拍的。面对网上的争议,他坦言,对自己一点影响都没有。
7月6日,邵岩还在村里一处农家院内完成了80余幅“射墨”。次日,他来到沂山风景区进行了两场“射墨”表演。“水、山、瀑布、岩石,道法自然的东西都会在我瞬间的射墨中串联起来,这是艺术家创作,不是随便射的。”当天用注射器开始“射墨”前,邵岩向随行人员说道。“我必须在中国书法史上写一笔,现在需要沉下心来创造大量作品,在死之前要有大量作品留下来。”他说。
尝试射墨:它有着毛笔无法比拟的优势
上世纪80年代初,邵岩从山东莱阳师范学校美术专业毕业后,来到山东荣成一所中学当了三年美术老师。而后他返回老家文登,1989年进入山东文登书画院工作,开启了职业艺术生涯。不久后,他获知中央美院进修班招生的消息,便果断报了名。1990年,邵岩顺利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结业,后回到老家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和朋友合伙开起了印刷厂。1999年,他卖掉产业来到北京安家,之后相继在宋庄、林萃桥建立工作室。
邵岩坦言,之所以“射墨”有些机缘巧合,因为当时在书法创作上遇到了瓶颈。“书法有线条、结构、章法三要素,我先从线条下手,企图创造一种不一样的线条质量。”2008年初,他在住院时,对注射器产生了兴趣。他想,“注射器射出的墨线或许毛笔做不出来,比如说一泻千里,激情四射,百般缠绵……”身体康复后,邵岩开始尝试用注射器进行创作,发现注射器有着毛笔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一次能用很长的距离,而毛笔得反复蘸墨。一蘸墨,气不就断了嘛。”为了练就“射墨”之技,探索书法之道,邵岩在过去十年间几乎没间断过练习。他称,他的这些研究与尝试是为了与日本现代书法一较高下。在他眼中,“射墨”便是超越日本现代书法的突破口之一。
直面争议:没人意识到它的好,它太超前了
随着“射墨”视频的流传,网上掀起了对邵岩这一行为到底算艺术还是哗众取宠的讨论,大多数网友对“射墨”表示难以理解。有网友认为,这是对中国书法的糟蹋。而邵岩将自己的“射墨”定义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具有汉字的字意和笔意,另外一部分是纯抽象书写。他肯定地说,“射墨”不是一个江湖式的杂耍,自己也没有想要标新立异。“中国的艺术家都实践过,也成功过。比如说民国时期岭南画派、海派的国画里就有不用笔的。”对于网上的争议,邵岩直言,“射墨”50年后才能被公众认可,“它太超越时代,曲高和寡了”。
7月4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一则声明,再次将邵岩推向风口浪尖。声明称:清华大学没有当代艺术专业,邵岩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无任何关系。对于其冒用学院教师名义的行为以及对学院和学校声誉造成的不良影响,学院将保留通过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邵岩回应称,自己2012-2014年在清华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创作高级研修班授课,并且有聘书,是该院当代艺术创作高级研修班书法方向的外聘导师。但他承认简历中的“清华大学当代艺术专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外聘教授”存在不准确之处。“当时可能是谁从网上找的我的简历,然后问我,我不好意思说导师,写了个专家。”邵岩说,“证(聘)书在北京,我现在人在外地,月底回去找,找到找不到,事实总归有答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如果有聘书的话,可以让他发来,我们不会随便说这些话。”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新闻推荐
32个专题百余场活动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 临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本报记者谭佃贵本报通讯员刘传党谭立国“三连连长率1个排冲进敌人阵地,击毙了日军机枪手……下午5点,...
临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