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庙山抵功拳

潍坊日报 2017-07-07 00:00 大字

抵功拳武术活动在临朐县内源远流长。自汉朝始,就有众多的习武者及武术活动,历代沿袭相传。民国时期,县里设国术馆,培养武术人才。建国后,县政府多次号召挖掘整理传统武术项目,并组织武术表演、武术比赛等,推动了武术活动的发展。临朐庙山抵功拳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拳种。

(一)

抵功拳是著名的少林寺内家拳,属南派范畴,始于明朝,至清朝乾隆年间,沧州知府窦景燕(临朐县窦家洼村人)的侍卫张崔(青州市郑母镇人),把此拳传入临朐柳山庙山村,历经张氏族人五代缜密传承,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

在临朐县柳山镇庙山村张氏家族五代传承历程中,不仅认真学习了抵功拳术,而且吸收了其他武术门派的拳法精华,不断丰富,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拳术文化,人们习惯称之为“临朐庙山抵功拳”。

临朐庙山抵功拳,分拳术类和器械类两大系列项目。拳术系列有撑功等6套拳法,器械系列项目有大刀等十套技法。

临朐庙山抵功拳,具有套路短精、招数利落、攻防兼备、击技性强等特点,配以简明形象的拳术口诀。须经拳术师傅传授技法秘诀,坚持刻苦练习,方能熟练掌握其拳法要领,深谙拳术真谛,成为名符其实的抵功拳人。

临朐庙山抵功拳历经庙山村张氏族人五代慎密传承,除保留古南少林内家拳术的基本要素外,又学习吸收了其他门派拳术精华,其项目内容与内涵外延不断丰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拳法技艺。他是临朐武术事业中的瑰宝,更是临朐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挖掘保护临朐庙山抵功拳,对于保护传承我国特色传统武术拳种,弘扬我国传统拳德,研究中华传统拳术技艺,推动临朐民间拳技体育发展,振兴中华武术,具有重要意义。

(二)

临朐庙山抵功拳,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柳山社志》载:“庙山拳近二、三百年的历史,祖师爷张崔,是青州府孝悌乡(今青州市郑母镇)人。清乾隆年间,曾为窦知府保镖两坐沧州府。”他拳力过人,有“神拳张崔”之称。嘉庆十七年,抵功拳传人张崔给临朐县窦家洼人任沧州知府的窦景燕作侍卫。沧州自古多出武林高手,是有名的“民多好武而流于冠”的地方。窦知府倡导正义,严惩邪恶,治理有方,群众安居乐业,环邑无不诚服。其中张崔有着汗马功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窦知府因年高辞官归里,张崔便赋闲在家。同年,其母患了眼疾,双目失明。此时,庙山村有一个眼科医生叫张化露,医术高超,远近闻名。张崔(当年39岁)陪母亲来庙山村寻医救治。张医生给其母看病后,开了秘方,从与其言谈中得知张崔武艺高强,当即求张崔教授拳艺。张崔经过调查,了解到庙山村自古就有崇德尚武之风尚,眼科医生张化露一家原本就是武术世家。由张化露辈始上推五代就有武举一名(张居常),武庠8名,文举一名(张柱),贡生二名,庠生二十三名。其家族以德传世,颇有声望。张崔了解此情后,便向张化露明确表态,承诺把抵功拳术传教给张氏族人。张崔母亲的眼睛经医治复明后,张崔继续留在庙山村传授拳术一年多,直到把全部拳技套路传授完后方才回家去。事后,庙山张家为感其恩,逢年过节必约族人到张崔家看望,结为世交。从此,抵功拳术与庙山张氏族人结下了深厚情谊,到目前已传承五代,每代都有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学练拳术。其中涌现出很多德艺双馨的佼佼者。

临朐庙山抵功拳的代表人物有:第一代庙山人张印川(1775年—1855年),第二代张安田(1835年—1914年),第三代张龙池(1886年—1980年),第四代张天圣(1942年—2013年),第五代张程淳出生于1965年,现为临朐庙山抵功拳协会会长。他们一代代酷爱拳艺,发扬光大,传承不止。

(三)

临朐庙山抵功拳世代相传,名手辈出,涌现出很多动人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民国初年,庙山抵功拳师张道山善使铁鞭。有一天,张出门探亲,路遇歹徒,想劫张的包裹。张道山觉察后,佯装不知,照样前行。忽听“哗啦”一声响,歹徒用铁鞭向张道山打来。张道山顺势接鞭在手,并趁势向前一带,歹徒被拖到跟前。张道山说:“你的鞭功夫还差得远呢,看我的吧!”说着从肩上的褡裢中取出自己的铁鞭施展开来。但见铁鞭上下飞舞,如龙戏水,如虎穿林,不闻一丝响声。歹徒目睹后,非常敬佩,当即跪地求饶,愿意改恶从善,并拜他为师。

清末某年,抵功拳第三代传人张龙池和同村人一起去昌乐县集市卖枣。刚摆下货摊,就有一地头蛇向同村人索要地铺钱。当时同村人手中无钱可付。其地头蛇自恃当地人,蛮不讲理,两人发生口角。不一会儿,地头蛇召来同伙十多人,群起助威,意欲殴打。张龙池怕同村人吃亏,据理力劝。但地头蛇一伙视张龙池身材矮小,甚为侮辱,有的竟出手推打。张龙池忍无可忍,当即还击,一连击倒数人。地头蛇及其同伙蜂拥而上,张龙池俯拾扁担抡打起来。霎时十余人倒在地上,后再无敢向前者。被打倒的人虽身已倒地,但均无筋骨之伤。地头蛇见状,老老实实地认了错,并上前赔礼道歉。

庙山抵功拳特别强调武德。要求“德”字挂帅,学拳先修德,用拳要行德。代代拳师一脉相承,各有千秋。第一代传人秉承师训:“不遇名师莫枉参,不遇知音莫枉传。”就是说对其人知根知底。第二代传人的师训是:“不逞之徒不可教。”所谓“不逞之徒”就是心怀不轨而胡作非为之人。这样的人学拳后,容易惹祸端,影响抵功拳声誉。第三代传人的师训是:“不行不礼不义之武。”就是强调礼义当先,坚持正义,绝不为非作歹。第四代传人的训令是:“崇德尚武,德艺双馨”。第五代传人的训令是:“以德统武,扶正祛邪。”代代传人始终秉持武德至上这一拳术信条,周围乡里广为称赞,庙山抵功拳正气广传,声名鹊起。

本报记者贺德良

通讯员时会来

新闻推荐

中心村社区合作社“三位一体”新模式共促发展

□本报记者张秋德通讯员张化德今年“五一”期间,临朐县淹子岭村支书国成勤在微信群里发了一组家乡的视频照片,村里常年在外的人员顿时“炸开了锅”。他们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为家乡而感到如...

临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庙山抵功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