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准发力 决战贫困

潍坊日报 2017-04-28 10:11 大字

春风吹来了温暖,也吹来了生机;扶贫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发展;

日新月异的脱贫巨变,正在临朐上演;荡气回肠的扶贫壮歌,动人心弦;

脱贫攻坚,改变的不仅是临朐的山和水,更多的是人的观念和精气神……

临朐,作为全市唯一的沂蒙革命老区县,同时也是一个山区丘陵面积达87.3%的山区县。114个省定贫困村,贫困户7584户、16353人,省定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数量约占全市的1/3。扶贫之于临朐,是民生之首、赶超之策,更考量着发展为要、民生为重的责任担当。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和着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鼓点,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奋进的临朐,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姿态,把***、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深化改革优先统筹扶贫开发,政策实施优先倾斜贫困地区,项目摆布优先考虑脱贫需要,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志,吹响脱贫攻坚大决战的号角。

脱贫攻坚,临朐不掉队;全面小康,临朐在路上。

84.5%脱贫率如何实现的?

——论功首推“党委主体、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扶贫大格局

在1831平方公里的绿水青山间,脱贫攻坚从来没有像2016年这样进行得如火如荼,扶贫鼓点铿锵、强音频出:5000名干部向贫困集结,脱贫攻坚一线看担当、论筹谋;11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精准脱贫6192户、13810人,贫困人口脱贫率达84.5%……脱贫攻坚,犹如赶考,临朐答卷,捷报频传。究根溯源,从何而来?

抗在肩上的是政治责任,临朐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信心和决心,紧紧扭住“党委主体、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五个关键切实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脱贫攻坚合力空前凝聚,一场事关全局的脱贫攻坚战在临朐全面打响。

脱贫攻坚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作风的主战场。“作风建设年”活动提振了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县领导既挂帅又出征,既运筹帷幄又冲锋陷阵,访真贫、察实情、寻良策,足迹遍布贫困山区。领导示范、以上率下是一种无声的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层层签下“军令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领导责任体系,绘蓝图、明责任、定路径、建机制,脱贫攻坚全力推进。

“家里几口人,劳力有几个,地有几亩,房有几间,地里收多少,副业挣几何,支出有多重,一年剩多少?”带着对贫困户的牵挂,不管是县领导还是一般干部,企业老总或是行业专家,大山深处的农家,农忙季节的田间地头,总有扶贫干部与群众拉家常、话脱贫、谋发展,实打实帮贫困户脱贫,是扶贫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摘帽\’不松劲,不脱贫不‘脱钩\’!”

向贫困宣战,攻坚就得上利器。临朐“沙场点兵”,把最大优势的资源投向最贫困的村,让最有能力的干部帮联最贫困的户,116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开赴940个原建制村,与贫困户“认亲戚”、搭成发展伙伴,当好脱贫攻坚领路人、擎旗手。99个县直部门、企业组成78个县直包村工作组,与36个市直部门包村工作组对114个村开展“一对一”帮扶。调整优化“第一书记”队伍,增派34名第一书记到村扶贫,实现114个省定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以县镇村三级干部为主力,按照“有劳动能力的派上帮扶小组,无劳动能力的派上关爱小组”原则,3078名党员干部组成387个帮扶小组“结对”贫困户1441户、796个关爱小组“认亲”贫困户6143户,实现了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并压实脱贫攻坚责任,扶贫可持续、见成效是村民对扶贫干部工作的评价。

如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好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临朐抓党建带扶贫,把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驻村帮扶首位,目前已组织35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498名原建制村首席代表,在市委党校进行3天集中培训,激励党员干部在新一轮***“大考”中更加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更好地发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脱贫攻坚,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临朐整合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精准聚合。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点对点”服务、“一对一”救助、“多对一”帮扶;广泛动员“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等各方面力量,在邻里相助、先富帮后富等方面积极作为,落实救助帮扶资金364.8万元;县工商联“光彩行动”,争取全市60家明星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团县委联合“鸢都义工”,在嵩山北黄谷村启动“黄谷生机”志愿帮扶计划;县妇联举行“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为70名罹患“两癌”贫困母亲发放救助金25.4万元,有效缓解了贫困妇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教育局“雨露计划”,县女企业家协会“巾帼爱心超市”,龙山“暖家爱心超市”、东城街道脱贫基金会……从政府“单打独斗”到全社会“握拳出击”,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集全县之力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

“干部的鞋上泥巴有多少,贫困户眼中希望就多几层。”干部作风之变,来自于临朐上下苦干实干的脱贫沉淀,更离不开“作风建设年”的有效撬动,唤醒了干部群众骨子里的干劲,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脱贫攻坚浓厚氛围。

脱贫“套餐”如何定制才更合众口?

——问需配餐,看单下厨,帮到根上、扶到点上的“十种扶贫模式”脱贫攻坚再冲锋

2017年,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决胜在即。

行百里半九十。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冲刺期,如何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全面提高扶贫开发的能力和效率?“挂图作战”,脱贫攻坚才更有着力点。

挂图作战,关键要“靶向精准”,可前提得找准“靶心”。建档立卡、找准“穷根子”是前提也是手段,因人因户精准施策才是目的。临朐创新实施的“九六六三”工作法一把尺子量出谁是贫困户,一张蓝图绘到底,编制完成《县、镇、村***三年规划》,制定出“2016年60%以上贫困村摘帽、6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基本完成脱贫”目标,挂出了“作战图”,立下“军令状”、排出了“时间表”。

脱贫“套餐”如何定制才更合众口?临朐脱贫“天赋”虽谈不上得天独厚,但至少“食材”是足够的,关键看大厨如何烹调?“问需配餐”——“菜单式”扶贫,做大餐也烹小鲜。临朐整合政策、信息、项目、资金等“佐料”,贫困户先“下单”,政府再下厨因村因户因人量身订制帮扶套餐。很快,贫困户7584户、16353人都有了私人订制的脱贫良策。

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扶贫资源向攻坚难点和薄弱环节精准配置。产业扶贫“强支撑”,村村上产业、户户上项目,141个扶贫项目为富民链条装上“多轮驱动”;基础设施扶贫“补短板”,缺什么、补什么,路、电、水……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异地搬迁扶贫“挪穷窝”,让暖水河等3村搬得出更富得起;就业扶贫“拔穷根”,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旅游扶贫唱响“农家乐”,仅此一项就使黄谷等3个贫困村人均增收1500元;光伏发电101个项目所有贫困村全面铺开;***导入互联网基因,57个合作社建立网上销售平台,28个贫困村建立电商服务站,电商成脱贫攻坚“潜力股”;将贫困人口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低保救助和五保保障范围,实行动态条件下应保尽保……款款皆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的“十种扶贫模式”逐一制定出“任务书、路线图”,产业脱贫3001户、6482人,教育培训脱贫469户、1048人,政策兜底脱贫4012户、8649人,易地搬迁、生态补偿102户、174人,在扶贫源水“滴灌”下“十种扶贫模式”在青山绿水间生根、开花、结果。

曾是有名的“光棍村”,九山牛寨千数口子仅光棍就有54个,与贫困一样,青山绿水亦是这里的标签,坐拥金山银山如何脱贫,量身定制的旅游扶贫让昔日小山沟摇身变成国字号最美乡村;上有七旬母亲,下有6岁小儿,家里离不开人,全家花销还得靠他挣,一身难劈两处用咋办,产业扶贫让龙山宿同磊觅得出路,上大棚、种瓜菜……区别贫困村产业类别和贫困户脱贫能力,临朐从资源禀赋中找脱贫良策,既摘“帽子”又拔“根子”,既打牢“底子”又拓宽路子,既连片推进又精确制导,打好“组合拳”,攻坚“硬骨头”,让每个贫困村、贫困户直接受益。

扶贫的准星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临朐探索产业链上建支部,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将党组织延伸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把党员、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让贫困户聚在合作社、富在产业链,让党组织护着产业兴、党员推着产业跑、产业带着群众富,增强了村党支部影响力的同时,还带动贫困户脱贫、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合作社发展,一举多赢。

1792家合作社+107家龙头企业不甘配角当主角,脱贫攻坚再装“双引擎”,上演“1+1﹥2”优势互补助力脱贫攻坚“加速度”。对在贫困村发展一定规模基地和带动一定数量贫困户的合作社,临朐从资金帮扶、土地流转、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合作社又反哺贫困户,以联租、租赁等形式流转土地,让贫困户坐享租金的同时,或就近到合作社打工,成为按月领薪的农业工人,也可从事二三产业,收入何止倍增。目前,11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建有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90%以上,收入比入社前年增加3000元。107家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建到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贫困户撂下锄头当工人,受益3万多农户,优先安排6000多贫困户,年可增加人均收入2000多元。

只为“2017年全部脱贫”的初心!奋勇争先的临朐人,又一次按下快进键。

如何做到“决不让一个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产业既是强县之本,又是脱贫之基,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激活每一个产业细胞

贫困与富裕,其实也就一层窗户纸。

捅破这层纸的,就是***。

市党代会提出的“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扶贫搬迁、社保兜底,决不让一个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重要论述,为临朐切实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新起点,临朐聚焦富民,扶贫开发再创新、责任目标再细化、靶向施策再集成,量变蓄势谋质变。

村庄间,桃红杏白;田地里,麦子拔节;山坡上,蜜桃树排排站,四月的嵩山,“赏花游”带动花间经济,南北纵深10公里的蜜桃旅游观光带,每到周末游客500人以上。发展生态游是保护生态、盘活山区、致富百姓的有益探索,一颗蜜桃给嵩山带来的何止人气,更让果农们尝到了致富的甜头。全区蜜桃种植遍布16个村,年产量3000万公斤,户均纯收入3万元,尤其为贫困户吃上“小灶”:对销售有困难的蜜桃种植户上门收购;对家庭特殊困难的种植户,引导开展冷链代存,提高蜜桃等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

西南部山区是临朐旅游的龙头和发展所在,同样也是临朐贫困群众集中的地区,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西南部山区首当其冲,如何唤醒大山深处的沉睡资源,让绿水青山“兑现”金山银山?旅游扶贫等新兴扶贫模式落地生根,有了产业支撑,“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临朐把发展“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游作为解决扶贫村产业培育难的重要渠道,将九山牛寨、五井隐士与嵩山北黄谷一并列为全县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在乡村旅游规划、宣传营销、整村农家乐改造提升、教育培训等方面享受重点扶持。目前,临朐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6家,发展农家乐120家,带动了152户贫困户脱贫,有了产业支撑,西南部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多在“强村富民,增加贫困村级经营性收入和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上动脑子、出实招,推动产业扶贫,激活农村内生动力,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临朐把产业扶贫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141个扶贫开发项目中坚持种养结合、农旅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因地制宜选准主攻方向、主打产品、主打市场,着力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探索创新出“品牌带产业、龙头企业带基地、专业合作社带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变单纯的“输血”为既“输血”又“造血”,重在培养“造血”功能。

如何用好扶贫资金,“让好钢用在刀刃上”,是***的关键,也是临朐的重要思考。在临朐,金融成为一池活水,对贫困户精准滴灌,发挥了金融资金“四两拨千斤”杠杆效应。截至目前,共审批发放“富民农户贷”93笔400.6万元,带动92户脱贫;发放“富民生产贷”12笔1955万元,带动391人脱贫。今年2月份与农商行新开发了“富民阳光贷”业务,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光伏项目贴息贷款,实现了以小资金撬动大产业。

多方出击不如先攻重点,这既是兵家求胜之法,也是产业扶贫之道。以增加就业、促进群众增收为目的,临朐紧紧抓住就业扶贫这个“牛鼻子”,走出了“技能培训+求职招聘+创业扶持+政策帮扶+贫困户”的就业扶贫新路子,创建38个“扶贫车间”,为贫困人员家门口就业搭平台;开展“求职援助”,举办***就业专场招聘会11场,达成就业意向900人,为贫困人员实现就业“送岗下乡”,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开展“创业援助”,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0笔1.82亿元,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48人;开展“培训大篷车下乡”,培训20期1032人,开展中式面点培训8期356人,开展育婴师培训3期148人,为贫困人员培训一技之长。

如何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极为关键,除了投入钱财物,也离不开文明乡风在鼓励勤劳奋斗、提振致富信心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有道是:“富口袋,须先富脑袋”。临朐***中坚持扶贫与扶志、治标与治本并举,始终秉承“扶物资更要扶人心”理念,不仅送政策、谋出路,更送志气、送信心,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邻里相扶”“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行动,实现***与精神扶贫同频共振,扶贫工作由原来村里“被动承接”转变为“主动运作”,贫困户也从“与己无关”到“以我为主”,自主迈开脱贫致富步子。

脱贫不是终点,小康才是方向。在全面建成小康的新征程上,临朐考虑更多的是贫困户脱贫后如何致富奔小康,肩负着这个使命,临朐正与时间赛跑。

马世波刘明志董超赵军

新闻推荐

廿里堡街道崇文街社区赴临朐后疃学习“智慧社区”建设

本报讯(记者何赛)为了更好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现代化、智慧化的生活环境,4月19日,廿里堡街道崇文街社区组织“两委”成员和街道社区办负责人赴临朐县柳山镇后疃村学习“智...

临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