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乡音不息
□本报记者石莹文/图
10月27日,大型现代周姑戏《淌水崖》在市委党校演出。女石匠跑圆场亮相、整齐划一地打造石料,总指挥搭起了“窝棚”指挥部……观众不仅被层层深入的剧情所吸引,还被演员独具乡音的感人唱段所感动。当唱到“号声阵阵山河动”“九山姑娘斗志强”的高潮时,台下掌声雷动。
临朐周姑戏,这个风靡一时的剧种,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偃旗息鼓”,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缘何如今又焕发了新生机,唤回了曾经失去的乡音?
临朐周姑几经沉浮
临朐县文化馆的专业研究人员冯奎业对周姑戏的历史有独到的看法:“它是流行于临朐、青州等地的肘鼓子腔,在传承中共有三路,我们临朐这支是东路,又叫东肘鼓子。”
肘鼓子声腔,是在民间花鼓秧歌的基础上,以姑娘腔为主要腔调形成的戏曲声腔。在流布区域上,还有本肘鼓子(柳、茂腔)、西路肘鼓子(五音戏)、北路肘鼓子(扽腔)等。“临朐的东路肘鼓子后来被叫做周姑戏,有历史原因。”冯奎业介绍,传说先前有周姓父女卖艺,唱优美动听的民歌,后衍生为戏曲,叫“周姑子戏”。但在他看来更重要的依据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当地在发掘这一濒临失传的剧种时,重新冠名“临朐周姑”的缘故。
至今,临朐广泛流传的《盼情郎》曲调,和东路肘鼓子的正调仍十分相似。根据肘鼓子的流布时间推算,临朐一带的该剧种至少有200年历史,其剧目曾有《宝莲灯》《站花墙》等百余出。其中,许多剧目是肘鼓子的共有剧目,在西路、北路中都有,还有一定数量的武戏,这在由民间说唱形成的剧种中并不多见。但遗憾的是,传统戏大部分已经失传。
据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周姑戏兴盛时期,当时临朐境内有专业和季节性班社十几个,演出范围扩展到青州、寿光、安丘、临沂等地。每逢春秋两季“牛羊盛会”,全县各戏班云集县城,搭台唱戏,竞相赛演,各显其技。
周姑戏最红火的时期是上世纪50年代,当时周姑戏在临朐的发源地寺头镇土门村,村里会演戏的有30多人,演出剧目达30多种,像《北平府》《西门》《梁祝下山》等。从1963年到1978年的16年间,周姑戏因破四旧、文革等各种运动被迫停演。上世纪80年代初,周姑戏再次开演后又红火了一段时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周姑戏再次衰退下来。
挖掘抢救刻不容缓
作为区域文化的一部分,周姑戏与临朐地域文化生息与共,二百余年传衍,脉传谱系十分复杂。在土门村,有一个周姑戏剧团,台前台后,无论是敲锣的还是打鼓的,无论是演旦角的还是小生的,都是清一色的老年人。63岁的张继祥老人是周姑戏剧团里最年轻的成员。面对采访,他珍重的从箱子中捧出一件大红色的尚书服,这件做于1947年的戏服,现在依然完好整洁。张继祥边把尚书服小心翼翼地披在身上向大家展示,边连连说了三遍“这是一件七八十年前的戏服啊”。不仅老戏服珍贵,目前土门村还能演周姑戏的只有五六人,加上伴奏的,组成了十几人的老年戏团。
“急急走不稍停,二堂不远面前迎……”敲起手锣、定好调门,一段夹杂着山歌味道的肘鼓腔喷薄而出。当地老艺人介绍,周姑戏原系清唱,无弦乐伴奏,但有自己的锣鼓点。因对嗓音有特殊要求,剧中人物一般由男演员饰演。村里人说,过去还有两个女演员,但结婚后便不再出来演戏了,这几年,青年人都到外地打工,只剩一帮老人还痴迷于演戏。
周姑戏历史上有几次重要的发展。一个是1976年临朐县城关业余剧团第一次加入了文场乐队伴奏;另一个是赵光宝、尹文良等大胆改革了声腔音乐,派生了周姑戏女腔。在冯奎业看来,周姑戏应注意对老腔老调的继承,但传承非一成不变。近年来,临朐县文化馆克服专业人才不足等局限,相继创作了《珍贵礼物》《好亲家》《考女婿》等周姑戏小戏,并在“首届山东地方戏新创作小戏展演”等比赛中获奖,地方小戏再放光彩。
“1985年潍坊市戏曲研究室组织过对周姑戏的调研、记谱,近来我们又对老艺人的史料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临朐县文化馆馆长李咏梅介绍,历史上,临朐境内的专业和季节性周姑戏班社有10余家,后来受新剧种及新娱乐形式的影响日趋式微,一直未形成专业剧团,而民间知悉剧种来龙去脉的老艺人也逐渐故去。“再不保护和记录,真的晚了。”李咏梅感慨。
创新思路传承发展
临朐曾有一民谣:“周姑戏,女人的事儿,男人不屑听,老婆抹上蜜儿。”这是由于周姑戏易学易唱,内容大都是反映百姓乡里的民间凡事,因而深受农村大众欢迎。特别是戏中的是非恩怨、家长里短,备受农村妇女欢迎。近几年,临朐精准发力,促进传统民间剧种良性发展,让周姑戏开始登上更大的舞台。
作为“小戏之乡”的临朐县创新思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文明宣传相结合。“配合县委‘学先进、找差距、转作风、抓落实\’主题教育活动,我们想到以周姑戏这个非遗剧种,来诠释、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让其成为新时代可以触摸到的思想财富。借助‘以馆带团、以戏带练\’的形式,让周姑戏再度回归大众视野。”李咏梅说。
如何将一个传统老剧目演出荡气回肠的“淌水崖精神”,的确是个不小的难题。作为周姑戏传习所骨干的冯太平,率先加入创作,在《淌水崖》中扮演了“右派”分子辛长明一角,而另外5名演员也担纲了不同戏份,并由县文化馆支付一定的演出补贴。文化馆的26名业务人员也被抽调到该剧创排中,有的担任角色指导,有的管理服装、音响。双方合力,既能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又能带动传承热情,促进剧种传播。
马玉顺是一位高中教师,他说:“看完现代周姑戏《淌水崖》汇演,在欣赏周姑戏这个老戏种优美唱腔和朴实表演之余,更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发现许多学生对“周姑戏”不了解,根据自己学习掌握的资料,在各个平台上向学生们略作介绍,算是力所能及的做一下周姑戏知识普及工作。”
地方戏种是不息的乡音。一出戏,一个故事,所承载的,是经过长期沉淀而凝聚成的一种文化精髓,体现着民间的智慧和创造,是文化发展的土壤。以地方戏种自身的更新改进为契机,同时在创新中传承、繁荣与发展,古老的周姑戏召唤回新观众,正在焕发出新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贺德良通讯员董超寒冬的午后,在临朐县东朱封村社区服务大楼前,村民围着印满卧室床铺照片的宣传栏指指点点。记者走近一看,原来全是老人和儿子媳妇的床铺被窝对比照...
临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