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庄:生态大棚里瞧稀罕

潍坊日报 2020-12-06 09:08 大字

工作人员在大棚内精心打理已坐果的草莓。

□潍报全媒体记者窦浩智

通讯员蔡善训文/图

在一座大棚里,前面部分是温度高一点的阳棚,后面部分是温度低一点的阴棚,大棚的主体部分除了传统的蔬菜种植,大棚的一头还有养殖猪舍和沼气池。12月3日,在高密市醴泉街道康庄未来智慧农业孵化园,几座生态温室大棚颠覆了记者对蔬菜大棚的认知。

从外观看,除了没有土基部分,其实也看不出与传统大棚有什么区别,不过走进大棚里面,可是实在不一样。

大棚内,一条作业施工小道将大棚划分为两个部分,中间一道独特的双层隔离设计,将阳棚区域与阴棚区域划分为两个功能区。阳棚区是西红柿,阴棚区是蒜苗,满目葱茏,生机盎然。

“传统温室大棚会有一块土墙,基本闲置,这种生态温室大棚充分利用背光区,种植喜阴作物,大大提高了棚内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种植效益。”

“这是铝箔反光膜,可以将太阳的热量反射到地面,促进地面充分吸引热能。”

那到了中午温度过高怎么办?大棚内一个温度仪表上的二维码引起了记者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一个大棚控制APP,棚内温度、放风等,都可以通过手机轻轻一点,大棚便可以自动启用放风口。

在大棚的另一端,竟然是猪舍。“在猪舍的中间部位有一块区域,可以收集猪粪等,底下是沼气池,在下面发酵产生沼气后通过管道进入大棚。这些沼气可用于烧水、提温,沼液可用于杀虫,沼渣可用作肥料。”

“我们已建成三座这样的大棚,采用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王京平教授免墙式‘五位一体’种养结合循环生态温室专利技术,所谓‘五位一体’就是指阳棚、阴棚、沼气池、蓄水池和畜舍五种形态的和谐统一,巧妙地将种植业、养殖业、能源综合利用有机地融合在一座大棚里。”省派高密乡村振兴服务队成员殷钰崃告诉记者。

对于刚刚投用的生态温室大棚,作为管理方负责人,康庄二村党支部书记钟连杰也对第一茬果蔬充满了期待。虽说外面寒气逼人,但在大棚内,高高矮矮的西红柿颗苗满目翠绿,大小不一的西红柿果实错落点缀于颗苗之间,收获可期。钟连杰告诉记者,这些西红柿在元旦前后就能采摘上市,预计每个大棚的收益可达40—50万元。

在康庄未来智慧农业孵化园,除了三座“五位一体”生态温室大棚,还有按不同标准打造的温室大棚。高架立体栽培、大棚物联网等标准化、数字化技术使传统意义上的温室大棚在这里更具智能化。

据悉,康庄未来智慧农业孵化园是省派高密乡村振兴服务队主导规划建设、醴泉街道以工业化理念为引领共同实施的农旅融合项目,目前已建设或投用高中低各类温室大棚近30个。

醴泉街道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康庄未来智慧农业孵化园项目可以有效带动周边17个村、4100户群众增收致富。在这里,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劲头,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将在这里逐步变成生动的现实图景。

新闻推荐

规范卫星电视传播高密进行专项整治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赵春晖)11月27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为进一步规范卫星电视传播秩序,高密市开展了卫星电视传播...

高密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密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