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有评估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结果有应用 高密发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攻坚

大众日报 2020-11-12 18:48 大字

□ 本 报 记 者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李 健

眼下,投资金额为1.6亿元的高密火车站客运设施改造施工如火如荼。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最终确定的投资金额比概算投资节省了0.8亿元。为何项目尚未开工就能节省0.8亿元?这要从高密市去年开始试点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说起。

按照惯例,预算评审、绩效评价、财政监督三者独立运行。以往常预算管理为例,是事后才进行绩效评价,高密市的改革则将事前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业务融合。以高密火车站客运设施改造项目为例,高密市财政局聘请专家和第三方中介机构对该项目进行现场勘察,经过优化设计方案,依据市场合理确定价格,去除不合理因素和预算编制中的水分,最大程度地节约财政资金。

“加大对新出台的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和预算评审,重点论证立项必要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将事前绩效评估作为申请预算的必要条件。”高密市财政局局长邱昌禹说,他们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财政与预算部门单位、财务与业务,形成权责明晰、协调配合、责任共担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为确保改革顺利进行,高密市明确了财政、项目实施单位及审计、纪监等各方职责。同时,高密市财政局将绩效评价、财政监督等科室、单位合署办公,保证有人干事。他们通过实施财政业务“一柜通”综合服务改革,实现流程再造,压缩业务科室日常工作人员,并将压缩人员经岗位培训后,全部充实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

高密市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体制创新的核心,就是“事前有评估、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结果有应用”。对此,高密市财政局构建了“三融合”闭环管理体系。其中,将事前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业务融合,保障项目立项必要可行;将事中绩效监控与财政监督业务融合,保障绩效运行不偏离绩效目标;将事后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业务融合,保障资金使用高效合理。

在事中监控中,高密市对部门预算执行中绩效目标进行跟踪监控管理,及时调整低绩效、无绩效项目的预算资金,推进绩效跟踪与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今年7月,该市对可能存在政策偏离问题的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政府付费价格进行了事中监控,委托第三方对该厂前三年收入、运营成本、利润等情况进行了监控,发现该厂利润率过高,远远超出保本微利的政策目标。高密市财政局组成专班,根据特许经营协议要求,与企业会商将付费价格降到合理区间。

“通过此次事中运行监控,充分发挥绩效运行监控‘纠偏’作用,提升监控实效,为财政节约大量资金。”邱昌禹说,事后绩效评价方面,该市要求各部门、单位对其支出的所有项目、政策资金进行绩效自评,财政部门根据自评结果,选取重点项目进行再评价。他们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和问责制度及考核结果通报制度,对绩效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给予表彰,并适当调增下年度预算;对绩效管理工作推行不力的部门进行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并适当削减下年度预算。

今年以来,高密市实施绩效评价项目197个,节约财政资金近3亿元,有效发挥了财政支出管理技术支撑职能,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新闻推荐

高密吹响重点项目建设攻坚冲锋号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窦浩智通讯员王翔)乘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的东风,10月31日上午,高密市举行20...

高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密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