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患病农民大义捐献遗体

潍坊晚报 2016-10-25 17:22 大字

窦喜中成为2014年安丘市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的第一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是十分高尚而有意义的行为,但真正能够做到签署遗体捐献协议、捐献遗体的人却少之又少。春节刚过,家住安丘市兴安街道小黑埠村年仅46岁的窦喜中便联系了安丘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希望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等他去世后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安丘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表示,窦喜中是2014年本市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的第一人。

珍爱生命,却决定捐献遗体

2月8日,安丘市兴安街道小黑埠村村民窦喜中来到安丘市红十字会,签了遗体捐献协议。安丘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窦喜中是2014年第一个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的人。

2月21日,记者来到兴安街道小黑埠村,见到窦喜中正拿着铁锨给屋后的一小块儿地松土。“等天暖和了,种点儿菜吃。”窦喜中告诉记者,虽然他现在的身体大不如前,但翻土、种菜等简单的农活对他来说还是“小菜一碟”。记者看到在菜地旁边还有一个用砖垒起来的空地,原来他打算在里面养兔子赚点儿钱。从窦喜中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中,记者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珍惜。

在窦喜中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他的家。这是一间约20平方米的房间,摆设十分简单,一台老式电视机便是他最值钱的财产。窦喜中说,他早先通过媒体报道得知日照莒县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后,深受感动,于是决定签署遗体捐献协议捐献遗体。

“活着没有为社会做什么贡献,等死后把遗体捐献出来做科学研究,这样也算是为社会做贡献吧。”窦喜中面带笑容地说道,此时的他就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情,对遗体捐献没有丝毫的思想负担。

命运多舛,父母双亡身患病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窦喜中从小命运坎坷,4岁丧母,19岁丧父。因为家境贫寒,窦喜中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回家干活挣钱,长大后,也一直没有结婚,至今单身。

“原先家里穷,娶不起媳妇,现在我身体又不好了,所以不敢结婚,不能拖累别人。”他告诉记者,他也想娶妻生子,但他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干不了重活,只能干些轻松的活,勉强维持生计。

在与记者交谈了约半个小时后,窦喜中就说嘴里发苦发涩,不得不先停下喝点水。他指着自己每天必吃的20多种药告诉记者,他现在一天三次都要按时吃药,一不吃药就会憋气胸闷,十分难受。一天光吃药的费用差不多就得15元钱,这也是他最主要的经济负担。

“眼睛玻璃体混浊,不戴眼镜根本看不到东西。”窦喜中告诉记者,现在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小腿也一直浮肿,干活时间长了,就全身乏力。据了解,就在不久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因为冠心病发作6次住进医院。就是因为受尽了疾病的折磨,所以窦喜中才有了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的举动,好让更多的人摆脱病痛。

爱好绘画,自立自强不自弃

虽然家境贫寒,身体患有多种疾病,但这并没有让窦喜中放弃画画的爱好。他从小喜欢画画,即使辍学回家,他也没丢下画笔。没有老师,就自己看书学习,一次画不好,就重新画,反反复复,一直画到自己满意为止。

窦喜中指着挂在小屋墙上的作品《关公》说,这幅画虽然不是很完美,但却是他最满意的一幅作品,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画出自己的风格来。

“我现在也在慢慢地养身体,希望尽可能活得好一些。”他笑着告诉记者,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不管以后生活如何,他都不会后悔自己捐献遗体的决定。

在采访的最后,窦喜中说,他捐献遗体只是想为社会做点事情,不希望有任何的人或者单位因为捐献遗体而“救济”他,他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活出自己的风采与志气。

文/图本报记者刘国敏

新闻推荐

藁街王“两世宪臣”

据《藁街王氏族谱》记载,藁街王氏始祖王伯农,原籍江南淮安府山阳县西湖嘴上人,元朝末年为避战乱携妻儿迁至安丘,后入军籍守卫山西大同,立功后回安丘,因在藁街定居(今兴安街道),史称藁街王。...

安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