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工学院、铜陵中学移交市里,市属9所初中移交三区,2019年铜陵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深层变局 悄然落地

铜陵日报 2019-09-03 07:54 大字

■ 许克锡 杨竹青

新学年开始了。9月2日一大早,市十五中教师赵凡赶到学校,愉快地和同事一起进行开学第一课各项准备工作。今年,他所在的市十五中移交区里,离他不远、同处长江路的安工学院由铜陵有色移交到了市里,全市涉及17所学校、1700多名教职工、近22000名学生的深层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悄然完成。

深层变局,管理体制理顺了

这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蹄疾步稳。今年1月,铜官区新桥小学、七〇一小学等随区划调整到了义安区,义安区四中、五松中心学校等调整到铜官区。接着5月31日,铜陵市举行安工学院移交市政府统筹管理签字仪式。7月25日,铜陵市召开市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宣布大会,并举行了签字移交仪式,市区9所初级中学(12个校区)全部移交三个区政府,铜官区接收6所学校:市二中、市四中、市九中、市十中联合体(含西湖校区)、市十二中联合体(含滨江校区)、市十五中联合体(含东校区);义安区接收市六中;郊区接收市八中、市十六中;市教体局接收铜陵中学;市区完全中学等到初中、高中分离以后,其初中学校移交区政府、高中交由市教体局管理。

初中区属,这是为了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现行教育政策。铜陵市过去市区初中学校一直归市级教育部门管理,而在本省马鞍山市,早在10年前就已经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移交区级政府。当然,铜陵市的这种移交过去也动作不断:2000年,市教育局将主管的小学、幼儿园划给区级管理;2004年开始,铜陵有色公司、铜化集团、七〇一厂等先后将中小学校剥离出来,交给市政府管理。这些改革,为铜陵市教育发展带来巨大跨越,优质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扩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跑全国。但制约铜陵市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客观因素依然存在,非继续改革不可。比如,市区初中阶段学校仍由市教育部门管理,而省政府考核的却是各区,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市直初中学校投入严重不足,初中阶段学校差异系数越来越大;高中阶段办学特色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

2019年的这场改革,把铜陵市教育管理体制真正理顺了。

心平了,三个区教起了同龄孩子

2016年铜陵市行政区划调整前,三个区教育局都只管理小学、幼儿园,铜陵县不仅管理小学、幼儿园,还要管理初中、高中学生;区划调整后,铜陵县改为义安区,新的三区同样是区,教育工作格局却大不一样。

去年3月,市委、市政府着手研究,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今年进行的这场大刀阔斧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铜陵中学从义安区的肩膀上卸下来,义安区一心一意办好九年义务教育。与此同时,铜官区、郊区从市教育部门的肩上接下初中学校,跟义安区一样,承担辖区内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这样,既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现行教育政策,又让三个区教起了同龄孩子,撸起袖子加油干!

此次调整后,铜官区学生总数增加了11567人,在岗教职工增加1033人。作为主城区,特征更加明显、教育资源更加丰富。而义安区、郊区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可通过集团化办学、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着力补齐教育短板,办好有内涵、有质量的教育,并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争先进位、齐头并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

气和了,校企分离、各归其位

安工学院今年5月31日从铜陵有色来到了市政府的教育阵营里。这是市企友好协商、同频共振的成果。这所高职院校办学40年,培养4万人才,是该公司继公安、中小学、医院移交之后的最后一家社会事业单位移交。40年的校企一家,移交仪式上双方都恋恋不舍。但各方达成了共识:移交只是新起点,市企还要通力合作,携手并进。

安工学院移交到市政府管理以后,与市中职中心、综合实践基地、市体育中心组合在一起,纳入到今年3月组建的全省首个以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职教集团——安徽大江教育集团,实现职业教育由政府主办向政府统筹、社会多元化办学方向的转变;安工学院为天井湖校区,市中职中心为西湖校区,成为新形势下铜陵市职业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新学年开学季,安工学院2019级1200名新生9月7日报到以后将整体入住安工学院西湖校区就读,而中职中心文理学院近1000名学生全部迁到天井湖校区就读。

深化推进,拥抱教育现代化

这场改革中,市企双方、教育主管部门在谋划“为什么改”“怎么改”“改得如何”这些问题上洞明通达,改革过程中实行“三个不变、四个确保”,教职工待遇、学校行政级别、内设机构及编制职数均不变。市财政局、编办等部门专门制定实施方案,保证改革有条不紊推进。

安工学院进入大江教育集团以后,将全面树立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为需求的职业教育导向,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培育新经济人才、助力大国工匠基地建设,学校跟着市场走,专业跟着企业走,学生跟着就业走,这让大江教育集团如虎添翼。

市教体局局长谷越表示,初中学校划归区政府统筹管理,市教体局作为学校发展“引路人”角色不会变,作为师生权利保障“娘家人”身份不会变,他们将加强教育督导和业务指导,做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的跟踪调研,把准方向,全时段推进、全方位协调、全过程监控。

9月2日召开的市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铜陵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铜陵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送审稿)》。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铜陵市正紧扣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全域均衡,高中教育提质创优,职业教育特色多元,特殊教育全面提升,最终是教育更好发展、学生更好成长。

新闻推荐

创新涉邪教类案件集中管辖取得实效

本报讯(通讯员易安)为了进一步促进涉邪教案件的专业化审理,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提升涉邪教类案件审理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