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区劳动仲裁成功调解一起工伤赔偿案

铜都晨刊 2019-09-02 10:45 大字

本报讯(袁苑 记者 吴彬)8月29日,义安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工伤赔偿案件,此案在仲裁员的耐心劝导下,经庭前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据了解,胡某于2018年9月份进入某建设公司从事瓦工工作,2018年12月29日在工作过程中受伤。胡某于2019年3月13日经铜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2019年7月3日经铜陵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为九级。胡某与该公司就工伤赔偿事宜多次协商无果,故胡某申请仲裁,诉求该公司支付其工伤赔偿。

据仲裁员介绍,依据工伤职工伤残等级的不同,《工伤保险条例》、《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法律法规中,均对赔付主体和赔付标准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而言,工伤类型的案件对赔偿金额的争议点较少,关键在于明确企业方的责任,化解企业方的抵触情绪。由于企业方已为胡某购买过工伤保险,剔除工伤保险基金需担负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工伤待遇,企业方还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双方就企业支付的工伤赔偿金额达成调解意见,最终握手言和。

仲裁员提醒,有的用人单位缺乏风险管控意识,为了节省用人成本和实现短期目的,不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一旦劳动者发生工伤,所有的工伤保险待遇的赔偿将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基金不会支付任何费用。此时,对于用人单位而言,绝对是得不偿失。相较于未为员工缴纳过工伤保险的企业而言,那些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的企业,在面对职工工伤赔付事宜时,就给员工和企业方吃了一颗“定心丸”。

新闻推荐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召开 赵振华等出席

本报讯(记者汪伟)8月27日上午,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在铜陵国家农业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召开。市委副书记赵振华出席...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