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类道德模范候选人
C01王二玲 女,1972年8月生,芜湖市弋
江区鲁港街道九龙村村民。
2007年丈夫突发疾病去世,留下了70多万元债务、未成年的女儿和体弱多病的公婆,王二玲没有畏惧生活的苦难,许诺“他欠下的债,我一分不少偿还”。凭借农家妇女的淳朴、善良和智慧,在孝敬公婆、培养女儿的同时,她用6年时间还清全部欠款。
王二玲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建材生意红火,自己悉心照顾公公、婆婆和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9月,丈夫突发疾病去世,并留下70多万元的欠债。悲痛欲绝的王二玲没有想过赖账,她承诺“他欠下的债,我一分不少地偿还”。为兑现诺言,王二玲将剩余建材、私家车等物件全部变卖,除去一套供公婆居住的农房外,家中再无积蓄。尽管这样还远远不够还债,她又接过丈夫遗留下的店面,靠着经营收入慢慢偿还债务,起初对于建材生意一无所知,王二玲只好将经营规模缩小,精简人手以节省开支,自己兼起几个人的活,给老客户一个个打电话,坐着公交一个人送货,深夜盘账……就这样凭着诚信和勤劳,一点点地摸索,一个个地克服困难,她经营的建材小店渐有起色。 2013年春节前,丈夫所欠债务全部还完。王二玲生活中也是个有心人,总是挤出时间关心体弱多病的公婆和缺少父爱的女儿,她筹款24万元为婆婆看心脏病,女儿也没有辜负母亲的言传身教,以优异成绩被东南大学录取。
王二玲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第三届芜湖市道德模范。
C02石宗宏 男,1941年8月生,淮北市杜
集区北山小学退休教师。
15年来,石宗宏为了兑现自己绿化荒山的承诺,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叩石垦壤挖下20000多树穴,栽下杏、石榴、核桃、柿、枣等杂果树苗12000多棵,松柏近万株,绿化面积近500亩,在他履信植树的示范下,村民纷纷走上绿化石质荒山、种植杂果树木的道路,植树大户已达50余家,绿化面积达5000亩。
石宗宏2001年退休,面对家乡满目的石质荒山,他许下承诺,要让荒山披上绿装。石宗宏这样说,同样也是这样做,他不顾家人和亲友的反对,承包了北东村200亩荒山,开始了像愚公移山一样的生活,种树成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由于山上多为裸岩,栽树必须人工开石打穴,移土填坑,背水浇树。十几年来,他硬是在石头缝里“抠”出了近两万个树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悉心呵护下,他种植的果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在石宗宏的带动和示范下,北东村村民们也纷纷承包荒山,进行植树绿化。至2003年,大部分荒山都已得到了绿化,植树大户已达20多家。随后,坚持创新发展的石宗宏又提出了山上青松山坡果、树下养鸡的模式,他在山坡上尝试饲养土鸡,一举取得了成功,带动了千只规模以上专业养殖户15户,走上立体生态养殖发展之路,全村靠杂果销售和立体生态养鸡人均增收300多元。
石宗宏获评“中国好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C03刘恩连 女,1980年6月生,全椒县六
镇镇白酒村村民。
2009年,丈夫撒手人寰,留下70多岁老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女儿,还有为看病欠下的20余万元债务,刘恩连拒绝了父母让其回到娘家的规劝,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照顾婆婆和抚育孩子的重担,一笔一笔还清丈夫留下的债务,赢得了社会的尊重,被誉为“信义媳妇”。
1997年,来自云南的刘恩连与全椒县六镇镇白酒村曹广传结为夫妻,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2007年,正在工地上干活的丈夫曹广传突发脑积水,不久又增添了白血病,两年后撒手人寰,年仅42岁。留下70多岁的老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女儿,还有20多万元的医药费欠款。面对这个苦难的家庭,很多人劝说刘恩连带着孩子改嫁,然而,她却选择了艰辛的还债生活。因为是乡里乡亲,有很多乡邻找到刘恩连,告诉她不要还钱了,刘恩连却奔波了几个晚上,向乡亲们承诺:我就是再苦再累,也一定会还清你们的辛苦钱。她四处奔波,每天打两份工,工作14个小时。白天干着繁重的体力活,晚上到家还要照看老人和孩子,夜里再缝些玩具卖,用于补贴家用。 5年辛劳,刘恩连终于还清了丈夫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债务。
刘恩连获评“中国好人”、2014年度“心动安徽·最美人物”。
C04齐岗 男,1980年4月生,界首市齐岗种
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从替爷爷还债,到后来与生意伙伴合作,再到致富后回馈乡梓,齐岗始终秉持诚信待人、诚敬干事,树立了自身良好的诚信口碑,也助力自已走出事业的低谷。
1998年,齐岗做生意的爷爷突然中风瘫痪在床,欠下了乡亲们10万元债务。当时18岁的齐岗站了出来,主动承担了替爷爷还债的责任。从阜阳农校毕业后,他开始承包土地,建了温室大棚,开始种植蘑菇。凭着肯学善研不怕吃苦的诚实劲,经过6年的打拼,齐岗终于替爷爷还清了全部欠债。 2007年,齐岗与人合作种植山药,却因歉收再次背负上沉重的债务,他将仅有的山药收入全部给了合作伙伴,自己带着机器设备、山药种子重新创业。经营稍有起色后,他成立了“齐岗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生产,改变了单一的种植结构带来的经营风险。如今,齐岗经营的粮食基地成为界首市小麦、玉米超高产示范田,成为带动周边乡亲一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雁。
齐岗获评 “中国好人”“全国种粮大户”“农村实用人才”“农业工作先进个人”“界首市道德模范”。
C05李雪英 女,1948年12月生,宿州市
埇桥区医药公司退休职工。
8年前,李雪英的儿子因为炒股欠下75万元巨款后失去联系。为替儿子还债,她将两套房子卖掉,搬到一个地下室杂物间住,一边辛苦打工赚钱还债,一边等待儿子归来。
退休后的李雪英原本打算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却不想儿子在2007年因为炒股欠下了75万元巨款后不知所踪。面对上门债主出示的一张张欠条,不少人劝李雪英老人无须去操这份心。可李雪英老人却对上门债主说:“做人要讲信用!是我儿子的欠条我都认,我一定想办法还钱! ”75万元债务,对老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为了还债,她卖了房子,最初找了一份护理植物人的工作,每隔两小时就得为病人翻一次身,这对于上了年纪的她来说非常吃力。 “晚上我也不敢睡觉,怕病人咳嗽出事,只能含着干辣椒止困。 ”之后她一直坚持白天打工,晚上穿梭于夜市卖窝窝头,直至次日凌晨两点才回到她那个清冷的地下室里。经常累得腰痛手酸、眼睛发花。如今,70多万元的债基本还完了,李雪英老人依然守着破旧的小屋,不愿离开,因为她怕听不到儿子回家的脚步声。
C06吴艳侠 女,1969年2月生,涡阳县义
门镇滕刘行政村居民。
吴艳侠在浙江舟山作餐馆服务员期间,面对就餐客人遗落的72万元巨款,生活清贫的她认为不是自己的钱就不能要,告知店主后,两人共同保管好失款等候失主认领,并婉拒失主酬谢。
2012年12月11日19时30分左右,舟山市新桥路上的新源海鲜面馆内,一男一女两位顾客走后,服务员吴艳侠发现他们餐桌椅子上放着一个绿色手提袋。 “哎,落下东西了! ”她边喊边追出门外,可两人已没了踪影。她回来一提袋子还挺重,打开发现竟是满满一袋成捆的百元大钞。两位顾客以前从未来过,手提袋里也没有任何联系方式和证明身份的材料,吴艳侠马上告知店主,并商量先保管好等候失主来认领。两人等候了一个多小时,正准备报警上交失款时,一位中年女子行色匆匆跑了进来,询问有没有看到一个绿色的手提包,说是她朋友遗落的,现在朋友已上高速去外地了,叫她过来寻找。看到不是来就餐的失主,吴艳侠多了个心眼,坚持要求失主本人来认领。晚上10时左右,一辆轿车开到了面馆门口,下来一位年轻女子。“对对,就是她,就是她!”吴艳侠见到失主才放心将钱拿出来。据失主介绍,这钱整整72万元!拿到钱后,失主拿出1000元想酬谢吴艳侠,但是她怎么也不肯收。吴艳侠家庭并不富足,丈夫和儿子都在舟山打工,她自己一个月也就1800元的工资。面对社会纷至沓来的赞誉,吴艳侠说:“不是自己挣的钱,一分也不能要,以后遇到这样事,我还会这样做。 ”
吴艳侠获评“安徽好人”、第四届亳州市道德模范、“舟山魅力”人物特别致敬奖、第二届“十佳新舟山人”。
C07吴家发 男,1950年4月生,马鞍山市
花山区霍里街道濮塘村村民。
老伴搭车途中不慎摔伤去世,悲痛万分的吴家发没有迁怒车主,而是主动签下不追究当事车主责任的书面承诺,并独自承担全部医疗费用,不让做好事的人寒心。
2014年2月21日,王桂兰上街买菜,遇到骑着三轮车的熊进智,就请他捎带一程,熊进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走到半路,王桂兰突然不慎摔下车,熊进智看到老人伤势严重,立即呼叫“120”急救车,虽经医院全力抢救,王桂兰还是在三天后不幸去世。出于好心捎带王桂兰的熊进智一直惴惴不安,在老人抢救期间,做小本生意的他凑齐仅有的2000元钱,送到医院恳请王桂兰丈夫吴家发收下。悲痛万分的吴家发得知事情经过后,认为不能让好人吃亏,毅然决定独立承担老伴的医疗费,面对处理事故的交警,他还主动签下不再追究熊进智责任的书面承诺,并请求将扣押的电动三轮车归还熊进智。备受感动的熊进智此后又多次上门送钱,希望表达一点歉意,均被吴家发婉拒:“做人要讲良心,不能让做好事的人寒心”,子女们对于老人的举动都表示赞同。邻居眼里的吴家发一直是重信守诺的实在人,一次在街上捡到1000元现金,他坚持在原地等了3个多小时,最终将这笔钱归还给了失主。
吴家发获评“安徽好人”。
C08余家军 男,1978年3月生,金寨县麻
埠镇齐山村村民。
1999年,放弃留城机会的余家军,遵从父亲临终遗愿回到库区孤岛当了一名乡村医生。顶住经济压力婉拒亲友高薪聘请, 16年来,他以船为家,不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常常冒着生命危险翻山渡河为岛上及周边村民送医问诊,累计行程超过15万公里,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作“水上120”。
1999年,为了临终父亲的遗愿,余家军放弃城里工作机会,和新婚妻子吴起娇回到了村里,在水库深处搭建起了自己的船屋,开始了自己的水上村医生涯,乡亲们看病再也不用一路颠簸几个小时了。库区群众都不富裕,余家军从不收出诊费,药费按最低价,还经常给困难乡亲免费医治,工作多年后余家军连盖房子的钱都拿不出来,一家人不得不长期以船为家,两个孩子多次从船上落水险些丧命。 2009年,看到余家军一家生活困难,在外办厂的内弟高薪聘请余家军过去帮忙。听说余家军可能外出,村民们纷纷带着自家的土特产上门挽留,余家军的眼睛湿润了,他对乡亲们承诺:“我余家军不走了,一生就在这里为大家看病。”为了帮助乡亲们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余家军自己购买新农合定点必需的设备,申报了新农合定点门诊,让乡亲们在“孤岛卫生站”就能办理新农合报销。为让乡亲们少花钱早治病,余家军上门为岛上200多户村民建立了详细的病例档案,谁有何种病史,谁病情不能耽搁,什么时候该吃药打针,什么年龄该预防什么病,他都熟记于心并随时提醒。
余家军获评 “中国好人”“最美乡村医生”“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心动安徽·最美人物”。
C01王二玲C02石宗宏C03刘恩连C04齐岗C05李雪英C06吴艳侠C07吴家发C08余家军C09陈忠C10赵五C11徐飞C12彭寿
C09陈忠 男,1972年5月生,岳西县自来水公司副经理。
陈忠在驻村扶贫工作期间,结识了特困户王四清,为一句“孩子学费我来管”的诺言,家庭并不富裕的陈忠节衣缩食十几年,无怨无悔地帮助这户特困家庭,资助两个孩子成长成才。
1998年,陈忠到温泉镇龙井村挂职,结识了村里特困户王四清一家。王四清年迈多病,妻子智力障碍,两个孩子一个读五年级,一个上初一,成绩优异,面临辍学的困境。了解情况后,陈忠对两个孩子说:“家里越是困难,越要好好读书,学费不用担心,叔叔来想办法! ”一句承诺,换来的是16年的风雨无悔。陈忠在企业上班,家里经济不宽裕,妻子没工作,孩子还上幼儿园,住房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职工宿舍。每学期开学,他忙着为两个孩子交学费;孩子上高中后,压力太大,他积极争取多方支持;放假时,陈忠接兄弟俩回家,改善伙食补充营养;兄弟俩内向,陈忠就常常与他们聊天交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带他们出去开阔眼界。两兄弟高考时,陈忠提前将他们接到自己家里,考试时,他每天和其他家长一样接送孩子,在陈忠的关心和扶持下,两个孩子分别考进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陈忠还倡议成立了“陈忠志愿者服务大队”,发挥自己在部队练就的消防专长,组织森林灭火小分队,接受全县森林灭火任务百余次,参加县外扑火任务2次。
陈忠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
C10赵五 男,1972年8月生,临泉县张营乡
人,现任北京市石景山区垃圾清运队管工班班长。
25年来,赵五在首都环卫岗位上,用诚信服务群众,用诚敬对待事业,用自己钻研的“赵五工作法”,把疏通管道的小事变成服务群众的大事,解决了居民们一件件添堵的烦心事,被首都群众称作“当代时传祥”。
1989年,18岁的赵五到北京当上了一名管道工,专职负责粪便抽运。人生第一份工作是“掏大粪”,赵五虽有心理压力,但诚实的他没有畏难退缩,每天清晨跟着师傅来到各个抽运点,主动上前让师傅指点着干。一个月下来,赵五已经把抽运技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次次做到滴水不漏,连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也对他伸出大拇指。靠着这股诚实劲,赵五一干就是26年,也有了“脏了我一人,美了大首都”的自豪。赵五认为环卫不是谋生的粗活,诚心去干也能干出精彩。面对地下管网经常堵塞和跑冒滴漏,赵五经过摸索练就了手到擒来的绝活。他仅凭一个竹坯子,靠着手感就能判断出四五米深污水井的堵塞位置,并准确判断出堵塞物的种类,从而拿出最节约开支的解决办法。面对领导的赞赏,赵五首先想到的是怎样让其他工友掌握这门技术。他把自己特有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进行梳理,配上了相关操作与实际管线示意图,印制成《赵五工作法》的小册子免费发放到工友手中。目前,“赵五工作法”已经成为北京环卫系统培训教材,许多工友从中受益成为首都的“清污专家”。赵五还把自己的这种诚实劲用在设备维护上,平时能用竹片工具疏通的就不用成本高的疏通车,当看到1万多元一根的高压疏通管每半年更换一次,赵五将局部损坏疏通管拼接起来使用,每年可以节省一根疏通管的费用。
赵五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
C11徐飞 男,1969年10月生,生前系铜陵县
水建公司职工。
骨癌晚期的徐飞,没有考虑自己的治疗与休养,而是着急手下农民工的工资没有结清。为付清100多万元的农民工工资,徐飞拖着病体长途奔波回笼资金,去世前将所有农民工工资一分不差地兑付完毕。
去年11月中旬,承包小型工程的徐飞被查出骨癌晚期。瞒着妻子和家人,最沮丧的几天过去后,徐飞首先想到的是为自己干活的农民工工资还没有结清。腊月二十六,刚做完化疗的徐飞,得知工人急需工钱回家过年时,不顾医生让他在家卧床休息叮嘱,当天就在朋友陪伴下去阜阳催要工程尾款。坐车去阜阳要六七个小时,连正常人都够呛,更不要说刚做过化疗的徐飞。当时徐飞只能在车上躺着,由于身体极度虚弱,路上几次昏迷,但他一直坚持,说自己病再重也要收回工程款付清农民工工资。腊月二十八,工程款顺利到账。腊月二十九,徐飞拖着病体来到单位,将所欠的100多万元农民工工钱一一兑付。徐飞家境并不好,妻子没有工作,儿子在市里读高一,上面还有七旬父母,化疗花费的十几万元,大多数是向亲戚朋友借的。
徐飞获评“铜陵好人”。
C12彭寿 男,1960年8月出生,蚌埠玻璃工
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彭寿坚持诚信办企业,管理上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科研开发上坚守学术诚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5000多万元增长到120亿元,实现了传统科研设计院所的完美转型。
彭寿是我国浮法玻璃工程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光电玻璃工程的开拓者之一。彭寿坚持诚信办企业,把“诚信创新、绿色和谐、健康安全”作为企业的质量方针,大力推行“做一项工程,树一面旗帜,上一个台阶”的理念,推动了我国平板玻璃工业的现代化和中国浮法技术和品牌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在日常经营管理上,彭寿把职工当作企业的主人,凡是答应职工的事情都认真兑现,要求职工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强调职工的福利待遇必须按时足额落实。诚信宽松的企业环境,吸引了一批包括国家千人计划在内的高素质人才加入自己的研发团队,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5000多万元增长到120亿元,占领了90%左右的国内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和出口玻璃市场,为国家创汇数十亿美元,并将新玻璃、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产业基地布点在安徽多个城市,实现了传统科研设计院所的完美转型。
彭寿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蚌埠市首届十大道德模范。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林春生本报通讯员 白兆丹7月22日下午,铜陵县天门镇金塔村张灯组徐大桂家里,徐老正与一位老邻居一起坐在床上“听”电视。村里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员汤福梅在灶台上帮老人拣菜,准备...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