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阅报栏成为农村群众了解政策、增长知识的新阵地,读者齐夸——“一道朴实的乡村文化风景”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4-09-19 10:21 大字

“没想到一个短信真能收到你们的礼物,太感谢了”、“贵报社赠送的阅报栏做工精细科学,非常实用”、“我将充分发挥阅报栏的作用,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提供更多服务”……连日来,喜领本报免费阅报栏的读者纷纷打来电话或发来短信,表达内心的感激,表示将以阅报栏为平台,争做党的惠农政策的传播者、农村文化传承的热心人。

潜山县黄泥镇付祠村李屋组读者李生旺在8月25日收到阅报栏后,立即组装并贴上最新的报纸,摆放在村民组文化活动室外。 “大家对报上的政策和致富信息很感兴趣,都夸报社做了一件好事,从此我组看报难问题解决了。 ”李生旺说,他是村民组长,订阅本报已经3年,听说报社要送阅报栏,他第一时间报了名,没想到报社效率这么高,很快就将阅报栏寄到他家。“我们组是美好乡村建设点,有了阅报栏以后,新村变得更美了。 ”

在村头、在商店、在农场,在银行、在企业、在敬老院,本报赠送的阅报栏一露面,便立刻引得过往群众驻足观看,成为一道朴实的乡村文化风景。砀山县朱楼镇读者朱喜廷要把“她”放到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看到;埇桥区时村镇诚孝养老院创办人张梁表示,养老院50多位老人早晚有了新去处,报上的政策、文摘、养生等内容对他们特别有用;铜陵县钟鸣镇金桥村搞生态农业的胡学进将阅报栏放在他的农家乐内,吃饭免费赠送“文化大餐”;蒙城县农商行郭集支行的宋宏全以及霍邱县长集法庭的李宜龙将阅报栏摆放在单位办事大厅内,按时更换,为前来办事的群众传递信息……

不仅如此,阅报栏还成为增进乡村和谐的宣传阵地。 71岁的钱祥甫退休后,在贵池区秋江街道普庆村当起了义务农技员。自从增添了阅报栏,店里的人气比平时更旺了。特别是近期本报关于换届选举的报道,群众很关注,有什么不懂的都来看看报上是怎么说的。钱祥甫说,村里有个候选人有拉票情节,群众依据本报刊登的政策举报他,其本人落选后也专门来查看报纸。 “你们宣传的换届纪律和政策对一些人是一种威慑,为村里顺利换届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

读者争相订制阅报栏,更多的是缘于多年来对本报的感情和认同。埇桥区朱仙庄镇卓刘村的卓学军从2003年下半年起就订阅本报,至今已有12个年头了。 “每次新报送来我就是正在吃饭都要放下碗筷先看看大标题后再吃。12年来,我和报社大部分的记者通过电话,成了村里有名的政策通;报社也帮我们村群众解决了不少问题。 ”而说起对阅报栏和本报的期许,望江县太慈镇马山村的陈时旺更是用一首小诗来表达:“报社送来阅报栏,挂上报纸村民看,党的方针心中记,富民政策人人赞。细细品味报中理,篇篇都是解民难,希望大家多学习,实现小康要实干。 ” 本报记者 程茂枝

新闻推荐

两陌生人伸援手急救农家小女孩

“感谢好心人,要没有你们的及时相救,我会后悔一辈子,太感谢你们了! ”日前,铜陵县顺安镇农民王女士紧紧握住女儿救命恩人钱胜利、徐继虎的手,道出心中迟到的深深谢意。今年9月初,王女士为了方便大女...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